1 職業病防護設施
項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等國家有關職業衛生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要求,擬采取各項防止職業危害的技術措施,以確保投產后符合職業衛生的要求,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職業健康。
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出,為使項目設計的各種技術措施、各種防范設施得以實施,在施工中要確保工程質量,保證職業安全和衛生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三同時”制度。投產運行后采取綜合措施,改善工人工作的勞動衛生條件,做到有針對性、經濟性和實用性,保證項目在職業衛生方面達到良好的效果。
1.1 粉塵防護措施
1.1.1擬采取的設施
項目可能存在和產生的粉塵較多,主要存在1#鑄造車間的5個工部:造型工部的造型、落砂、廢砂輸送時產生的型砂塵(即為矽塵);砂處理工部原材料、輔助材料的投料、運輸、砂冷卻、混砂等產生的覆膜砂塵(即為矽塵)、膨潤土塵、煤粉塵、廢型砂塵;制芯工部熱芯盒制芯時產生的覆膜砂塵、芯砂塵(即為矽塵);清理工部粗加工時產生的型砂塵、芯砂塵,鑄件手工精整時產生的金屬粉塵、砂輪磨塵,補焊操作時產生的電焊煙塵;熔化工部熔煉、澆注時產生的金屬煙塵。
項目防塵采用綜合防治措施,按現行的《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等有關規定設計。主要擬采取以下措施:
(1)對6t中頻電爐產生高溫含塵煙氣,設有袋式除塵系統,采用濾袋除塵設施凈化后排入大氣,除塵器濾料采用耐高溫濾袋,同時在除塵器入口設壓力檢測和野風閥,確保電爐除塵系統風機的風量恒定。
(2)造型工部冷卻段按進出鑄件開口處風速1.2m/s計算所需通風量,以排除該段產生的煙氣,保證冷卻通廊內煙氣不向車間內逸散,其煙氣經活性炭吸附處理裝置凈化后排入大氣。
(3)對落砂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采用密閉式排風罩收集。除進出鑄件等必要部位開口外,連同機械手一起密封,形成一個大的密閉空間,以確保含塵氣體不向車間逸散。含塵廢氣經除塵器凈化后排入大氣。
(4)對造型地溝內皮帶機各轉卸點及受料點產生的含塵氣體,均設置密閉排風罩除塵器,經除塵器凈化后排放。
(5)靜壓造型線的造型地溝及懸鏈地溝,采用地溝內設置全面排風,風機采用離心風機。
(6)精細六角篩、皮帶機裝卸點及受料點、斗提機頭部及受料點等在生產過程中均可產生含塵氣體,在以上產塵點均設置密閉排風罩除塵器,含塵廢氣經除塵器凈化后排入大氣。
(7)雙盤冷卻器、混砂機等均可產生大量粉塵,在該處均設置密閉排風罩除塵器,含塵廢氣經除塵器凈化后排入大氣。雙盤冷卻器、混砂機等設備產生的高溫高濕含塵氣體,采用電加熱方式,降低含塵氣體相對濕度,同時對排風管道采取保溫措施,并采用防水濾料。
(8)在熔化工部、砂處理工部、清理工部的屋面設屋頂通風機進行全室換氣。
(9)砂處理工部采用密閉化、機械化設施。
(10)砂處理工部設置集中電控室,全部操作和控制都在該室內完成,各主要設備處設置手動操作按鈕,以備調試和檢修用。
(11)砂芯輸送地溝,內設置全面排風設施,風機采用離心風機。
(12)新砂庫氣力輸送系統的受料點可有大量粉塵產生,設置密閉罩收集除塵器施,含塵氣體經除塵器凈化后排入大氣。
(13)懸鏈輸送拋丸機、機械手式拋丸機、鑄件防銹處理段的吹灰室等均配置除塵器,含塵氣體經凈化后高空排放。
(14)振動落芯機、舊砂地溝內各個轉卸點產生的粉塵,均設置密閉排風罩除塵器。
(15)鱗板輸送機打澆、冒口段,人工打磨輥道輸送系統,人工打磨段產生的粉塵,均沿操作工位設置上吸式側吸罩收集設施,含塵氣體經除塵器凈化后排入大氣。
(16)在鑄件粗清跨、防銹處理區屋頂設置屋頂通風機進行全室換氣設施。
(17)造型工部、砂處理工部、制芯工部和清理工部等崗位均設置工業壁扇。
1.1.2 分析
鑄造防塵工程中常采用的防塵設備措施有防塵密閉原則、設備運動部位的密閉、其他部位的密閉,防塵的其他措施主要有濕法作業與真空清掃等。從項目擬采取的粉塵防護設施上看,項目采用綜合防治措施涉及除塵、抑塵、密閉塵源等多方面,對于主要產生粉塵的造型工部振動落砂區、冷卻段、造型地溝內皮帶機各轉卸點及受料點、砂處理工部的投料、雙盤冷卻器和混砂機以及清理工部的人工清理段等產塵點均提出了針對性的防塵措施,其防塵設計總體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和《鑄造防塵技術規程》(GB 6859-2007)等規定要求。
根據類比對象現場檢測結果和調查以及項目所采取的防塵措施分析,可知:
⑴ 由于項目產品鑄件經振動落砂后不需人手工轉運,而是通過機械手搬運和地下皮帶輸送到清理車間,項目在振動落砂區的工藝比類比對象自動化程度較高,這可極大的減少接觸粉塵的作業工人數,降低振動落砂區的粉塵接觸造成的健康危害。
⑵ 項目在清理工部粗加工工段的鱗板輸送機打澆、冒口段,人工打磨輥道輸送系統,人工打磨段均沿操作工位擬設置上吸式側吸罩收集設施,含塵氣體經除塵器凈化后排入大氣,這比類比對象與項目相似的粗加工崗位,即新鑄3車間的打磨鉆孔清理操作崗位,設置的工業風扇在防塵效果上要更為科學、有效,可以預測項目在全面落實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防塵措施的基礎上,清理工部粗加工工段的防塵效果較類比對象的好。但還需在下一步具體設計時增加側吸罩罩口的大小、形狀和崗位風速等相關內容。
⑶ 類比對象拋丸機由于密閉不嚴,導致拋丸機旁作業工人接觸的粉塵濃度超標,項目的拋丸機擬配置除塵器,在設備嚴格密閉,加強防塵設施的日常維護管理,拋丸機旁作業區域的粉塵危害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沒有對地面清掃、管道清理、除塵設施的除灰塵方式以及補焊操作崗位的防護設施進行說明。干式除灰、清掃往往比濕式除灰、清掃產生較大的粉塵,補焊時有可能產生較大的電焊煙塵,項目對此應予以重視,在初步設計中應進一步補充。
1.2 防化學有害因素
1.2.1擬采取的設施
項目可能存在和產生的化學性有毒物質繁多,主要存在1#鑄造車間的3個工部:造型工部因型內噴涂作業可能產生的有毒氣體;制芯工部因添加的輔助材料在制芯時受熱分解產生的有毒氣體;清理工部因涂裝作業使用的各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和其蒸發產生的有毒氣體,防銹處理操作時使用的酸性物質,補焊崗位焊接作業時產生的有毒氣體。
項目防毒、防化學傷害按現行的《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等有關標準規定設計。主要擬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自動澆注機進行澆注,澆注工人主要在密閉的控制室內進行操作,室內設置有送冷風通風換氣裝置。
(2)澆注段采用上吸式側吸罩沿澆注段密布,罩面風速V=2.0m/s,以排除澆注過程中產生的煙塵,其煙塵經活性炭吸附處理裝置凈化后排入大氣。
(3)在爐前、澆注等高溫工位設置噴霧崗位風扇。
(4)在中頻電爐爐口設置傘形罩,將收集的煙氣凈化后經室外高空排放,以防止爐內熱煙氣外逸,可降低爐內有毒有害煙氣對工作場所的影響。
(5)靜壓造型線的型內噴涂、點火表干段按進出鑄件開口處設置抽風設施,保證冷卻通廊內煙氣不向車間內逸散,其煙氣經活性炭吸附處理裝置凈化后排入大氣。
(6)液壓泵房等地下房間均設置機械送排風設施,新風經凈化過濾后從地溝送入室內。
(7)熱芯盒制芯機可能產生大量有害氣體擬采用在取芯操作工位設置傘形罩、加熱工位設置密閉排風罩排風等措施。
(8)鑄件防銹處理線的排煙管由工藝設備自帶風機,如采用噴漆則在噴漆點加抽風設施,在烘干加抽風設施,并加廢氣催化燃燒處理裝置;如用靜電噴塑則在噴點加通風除塵設施。
(9)清理車間鑄件噴漆采用水簾式噴漆工藝,噴漆時產生漆霧和有機廢氣經水簾與水充分接觸后被出去,凈化效率為95%以上,含苯廢氣由風機高空排放,噴漆烘干室產生的含苯有機廢氣,采用直接燃燒或催化燃燒裝置處理后排入大氣,凈化效率可達98%。
(10)造型工部、制芯工部和清理工部等崗位均設置工業壁扇。
1.2.2 分析
項目針對型內噴涂、澆注操作、制芯操作、防銹處理、噴漆時產生和存在的氣態或蒸汽態毒物,通過選用先進的生產工藝設備,實現生產過程的連續化、密閉化,有利于防止有毒物質泄漏和外逸。其中造型工部、熔化工部、制芯工部、清理工部均分別或同時使用全面通風換氣、局部排風、局部送風三種機械通風排毒方法,這都是防止毒物外逸或泄露,減少工人接觸毒物的機會等較為有效的措施。
項目部分操作(如砂處理、熔化工部中頻感應電爐、澆注操作、落砂機操作)是在集中控制室或電控室內完成,但大部分操作是設在工作場所崗位上的,接觸化學性有害因素的時間比較長,受毒物危害的程度相對較重。
根據類比對象現場檢測結果和調查以及項目所采取的防毒措施分析,可知:
⑴ 項目中頻感應電爐爐料的添加、鐵水的倒出、爐渣的處理操作均在相對封閉的設置有空調設施的電爐控制室內進行,爐前操作工人的主要工作是將從電爐鐵水槽內鐵水倒進鐵水包經由叉車運至自動澆注機上,這相對與類比對象的爐前操作工人在沖天爐旁的操作方式自動化程度較高,且項目在中頻電爐爐口擬設置傘形罩以及在爐前、澆注等高溫工位擬設置噴霧崗位風扇,可以預測項目對電爐操作崗位有毒有害氣體(如錳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金屬煙氣等)的控制效果較類比對象的可行、有效,爐前操作工人接觸的有毒有害氣體有可能低于類比對象。項目在實際建設中應積極落實,并確保其正常運行。但還應在下一步具體設計中補充傘形罩罩口的大小、風速等相關內容,使其能捕集到盡可能多的煙氣。
⑵ 由于類比對象發動機一廠通機車間水簾式噴漆房內通風不良,造成噴漆工人接觸空氣甲苯(TWA)濃度和(STEL)濃度均超標;項目擬采取的防護措施與類比對象基本相同,雖然考慮在噴漆房加抽風設施,但未考慮噴漆室內通風換氣次數及其風速的具體設計,下一步具體設計時應補充完善。
⑶ 項目考慮了在熱芯盒制芯機取芯操作工位設置傘形罩、加熱工位設置密閉排風罩排風等措施,且還增設崗位工業風扇,可以預測項目在全面落實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防護措施的基礎上,制芯機取芯操作崗位的防毒效果較類比對象的好。但還需在下一步具體設計時增加排風罩口的大小、形狀和崗位風速的內容。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未見關于清理工部的補焊操作崗位防護設施的相關設計內容。項目的補焊工作量是根據產品鑄件的不合格率有關,當有缺陷需補焊的產品鑄件較多時,焊接操作工人的電焊作業時間就會較長,且補焊作業為固定崗位操作。在通風不良的狀態下進行長時間電焊作業時,焊接過程產生的錳及其化合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有可能偏高,很有可能對電焊工人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項目應加以重視,在下一步的具體設計中補充電焊操作崗位的防護設施設計內容,且加強個人防護。
1.3 防噪聲、振動
1.3.1 擬采取的措施
(1)空壓機選用先進的箱式螺桿壓縮機,機組噪聲<82dB(A),空壓機設備主體采用全罩型機箱,箱內壁襯吸聲材料,并在排氣口裝排氣消聲器,且單獨設置在空壓機房內。在空壓站設置有職工操作室。空壓機操作工平常主要是對空壓機的作業方式為巡檢。
(2)造型線落砂區設置在冷卻通廊內,且與造型、澆注區分開設置,用彩板封閉,盡可能降低噪聲對周圍的影響。
(3)高噪聲風機安裝消聲器。
(4)冷卻循環水選用低噪聲冷卻塔。
(5)廠區內的辦公樓及各車間均有密閉門窗等隔音裝置,電控室、值班室和休息室采用隔音性能好的門窗及有較好吸聲性能的墻面材料。
(6)在設計總平面布置時,合理規劃,盡量利用綠化物、建筑物阻隔作用等,以減輕噪聲作業場所對非噪聲作業場所的影響。
(7)各主設備及輔助設備選型時,要求制造廠家提供符合國家規定振動標準的設備。
(8)盡量用液壓夾具代替氣動夾具,對產生振動的設備,如水泵等設置減震器。
(9)靜壓造型線的造型機設備采取減振措施。
(10)熔化工部集中電控室、澆注控制室、振動落砂操作室及電子計算機室等的通風管道與圍護結構的連接,采取減振措施。
(11)空壓機、空調制冷設備、引風機、水泵等底座采用減振墊。空壓機、空調制冷設備設在專用機械室內,房間使用隔音門窗。
1.3.2 分析
降低噪聲首先應當選用低噪聲設備著手,即減低噪聲源的噪聲級。然后,再從建筑布置上,在建筑物構造處理上采取必要的措施。
從項目擬采取的措施看,項目在設備采購時將設備出廠噪聲納入重要選擇指標,制造廠家提供符合國家規定噪聲標準的設備。項目考慮到在電控室,值班室和休息室使用有較好吸聲性能的墻面材料;給高噪聲設備安裝消聲器、減振
上一篇: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一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