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基地——古交市,坐落在黃河支流汾河東流段的一個狹長河谷中。千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著近百個大小煤礦,其中包括上市公司“西山煤電集團”所屬的五大國有統配礦,全市煤炭年產量近3000萬噸。
“古交市原本山清水秀”,4月21日上午,61歲的古交西曲煤礦退休職工成履賢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后來污染得不敢穿白衣服、一年四季戴口罩;現在環境又好轉了,古交精神又回來啦。”
古交精神的誕生
霍月蘭,古交西曲煤礦環保科技術負責人。1984年夏天,霍畢業于大同煤校,分配到該礦工作,“我就是古交精神誕生的全程見證人”。
“古交精神”,就是嚴格執行環保法規,堅持環保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即“三同時”。1984年12月竣工的西曲煤礦,正是我國重大建設項目中第一次做到環保“三同時”的項目。
現在看來,這最正常的環保程序,在改革開放前卻極少耳聞。
1979年,古交礦區開工興建。該礦區是“文革”后,我國第一次利用國外貸款建設的大型工業項目,目標是為寶鋼配套一個年產1650萬噸的焦煤基地,整個礦區包括5個大型煤礦和5個配套洗煤廠,總投資60億。
新中國的環保工作,也是和改革開放同時起步的:197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頒布實施;但號稱“古交第一礦”的西曲煤礦卻是1979年8月1日開工建設,其設計方案并未考慮礦井廢水、生活污水治理、矸石集中堆放等環保工程。
針對洗煤水如何處理的問題,太原市政府組織指揮部進行了專題研究,最后憋出了中國洗煤工業史上的首個“閉路循環”思路。
1984年9月初,山西省有關領導拍板:西曲礦必須嚴格執行環保法,做到“三同時”,如果做不到,礦井要推遲投產;第二天,煤炭部部長高揚文致電王森浩,明確支持山西的意見。
“那時距剪彩已不到3個月”,西曲礦的環保設施建設只能全面展開,土建施工和設備采購齊頭并進。到11月底,該礦的環保設施全部完工。
1985年10月13日,全國城市環保工作會在洛陽召開。會上,當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聽了匯報,對古交礦區大加贊譽。他總結說:“這是一個中外合資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由于不執行‘三同時’,他們就堅持不同意開工,不管有沒有外國人投資,不怕有人用‘國際影響’的帽子唬人,堅持按國家規定辦事,直到把‘三同時’的環境保護項目補上為止。我提議把古交這件事命名為‘古交精神’,大家同意不同意?”會場響起了熱烈掌聲。
小煤窯大行其道
在“GDP為王”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其流行一時,名氣大大壓過了“古交精神”。
郭建光,古交民營局運行科科長,1985年郭建光畢業上班時,當時正好是古交民營經濟的起飛期。郭認為,古交的5大國有統配礦雖然先進,但對地方的財政沒有什么貢獻。古交只有大力發展地方工業,財政收入才能突飛猛進,聚財快的煤焦產業成為首選。于是,小煤窯開始大行其道。
小煤窯是指年產量45萬噸以下的煤礦,其中多為年產9萬或15萬噸,采用民營方式。
這幾年,小煤窯可謂聲名狼藉,“挖一噸丟9噸”、“三天兩頭死人”、“煤老板買別墅悍馬”。不僅如此,小煤窯的污染問題更為嚴重:煤場露天堆放,導致揚塵;井下污水不經處理直排河道;矸石亂堆,毀壞耕地不說,還經常發生自燃,嚴重污染空氣;原煤很少洗選,大量通過超載汽車運輸,毀壞公路,沿途拋灑……
這些小煤窯,正是“有水快流”的產物。這是當年國家面對能源短缺的一個應急政策,其含義是:有煤快挖,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放手發展小煤窯。
除了小煤窯,焦煤的后續產業小煉焦、小煉鐵也在古交蓬勃發展。從此,古交人居環境開始急劇惡化,滾滾煙塵淹沒了“古交精神”。
2003年古交市的二級天氣僅有45天。當年,山西的環保執法單位和地方媒體都收到過一封來自梭峪的上訪信。信中說,村里的焦化廠離村民家很近,近年一些村民先后發生了胸悶、氣喘等現象,醫院診治發現,這種病是由焦化廠排出的含有強致癌物苯并芘的煤荒氣及煙塵、二氧化硫等大量有害氣體所致。
嚴格執行環保法規
一邊是暴富的煤焦老板、連年增長的GDP和地方財政收入,一邊是礦難、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
古交最后終于自嘗苦酒。2003年春天,西曲礦210多名退休職工聯名上書古交市委、市政府,“我們是古交精神的見證人。如今古交遮天蔽日,我們臉上無光……”
2003年,古交市開展了“我們還要不要古交精神”的大討論。隨后就是連續數年的、號稱“壯士斷腕”的環境大整治。龍山焦化廠兩組27萬噸焦爐和市營焦化廠10萬噸焦爐被炸掉,打響了治污第一槍。2003年到2006年,小煤窯每年都有關停。
2007年,巨海煤焦公司、寶峰焦化廠等12個小機焦項目被緊急關停,8座污染嚴重的煉鐵小高爐也壽終正寢。有人統計,2007年,古交關停焦化產能243萬噸,煉鐵產能達45萬噸,相當于砍掉了全市經濟的“半壁江山”,財政收入因此減少了3.5億!
大多數百姓熱烈擁護政府的行動。2007年,古交市二級以上天氣達到215天,比山西省政府下達的任務多出65天,“這樣才像個人住的地方”。古交人說這是“古交精神的回歸”,“古交精神的本質就是嚴格執行環保法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