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武漢,今年將如何做好“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文章?昨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初步通過《2009年武漢市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計劃》。
根據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制訂的這份《計劃》,確定了武漢市今年將著重開展的十項重點工程,其中部分亮點工程如下。
消除冒黑煙公交車
制定“冒黑煙”公交車處罰辦法和督查制度,建成6個社會化機動車尾氣檢測站。完成1000輛公交車更新。加快出租車“油改氣”,新增壓縮天然氣加氣站8-10座。
中心城區38個湖泊全部截污
每個城區選取一個湖泊集中進行治理,力爭有條件的區有1個湖泊水質類別上升一級,確保水質好轉。2009年完成尚未截污的93個排污口,實現中心城區38個湖泊全部截污,投資1.25億元。
治理巡司河
完成主城區34條主要明渠保護與治理規劃,啟動巡司河治理、江岸二七明渠、青山港冶金大道段明渠、沙湖港等整治工程。
城市污水九成處理
今年力爭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中心城區完工落步嘴污水處理廠、二郎廟污水處理廠(二期)等工程,實現每個遠城區均有一座污水處理廠。用3年時間,完成主城區及中心鎮污水管網建設與雨污分離改造。
進入垃圾焚燒時代
完成總投資5.4億元的漢陽鍋頂山、總投資3.7億元的江夏長山口、總投資4.5億元的洪山群力村等3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
上半年開工建設東西湖新溝、黃陂灄口2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確保2010年6月以前5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部投入運營。
全面啟動垃圾分類試點
2009年在中心城區全面啟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全市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15%。2009年建成環保型垃圾中轉站28個。
建筑垃圾將有歸處
興建餐廚垃圾處理場2座,實現全市大中型餐飲企業餐廚垃圾全部集中處理。興建建筑垃圾處理場2座,實現建筑垃圾源頭分類和綜合循環利用。
新增3條無軌電車線路
在2年內實現公交線網城市全覆蓋,2009年,2-3個遠城區引入城市公交。新辟、調整公交線路各10條,新增無軌電車線路3條,增加線網的覆蓋率,保障市民出門步行5至8分鐘時間能坐上公交。
兩萬輛免費自行車上街
建設自行車免費租賃服務點,在中心城區設置800個租車點和提供20000輛自行車為市民服務,初步建成自行車免費租賃公共服務網。
1.2億元改造路燈
3年時間,逐步改造全市老化照明設備,2009年改造路燈8000盞,投資改造資金1.2億元。
開建青山江灘
實施漢陽江灘二期環境綜合整治(楊泗港上游至白沙洲大橋上游),投資1.5億元;開工建設青山江灘一期(天興洲大橋兩側31.5萬平方米)、漢江江灘二期(硚口岸荊漢船廠至東風段長500米)環境綜合整治,投資6000萬元;準備啟動漢口江灘四期(濱江苑至后湖船廠)工程。
城市四成面積是綠色
創國家森林城市,新增綠地300萬平方米,植樹50萬株,爭取使武漢市園林綠化率提高到40%。
打造九大產業
重點實施太陽能、電動汽車、LRD與光伏構件、水污染治理與水設備、建筑節能等九條重點產業鏈。
建設漢口沿江示范區
在長江一橋、二橋之間的漢口江灘及附近區域,建設兩型社會集中展示區。
2009年完成漢口江灘綠色照明示范工程(一期),設置4個太陽能采集點,完成照明燈和設備改造。分批對沿江線建筑進行綠色改造,沿線路燈實施綠色照明,建設使用公交電子站牌、歐IV排放標準公交車的公交示范路線。
老社區“八個改造”
老社區創建實行“八個改造”——改造使用節能燈、節水龍頭、節水馬桶、黑樓道節能照明、社區照明采用新光源、設立獨立油煙道、改造水箱和垃圾分類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