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山東省魚臺縣、金鄉縣的部分村民打進本報熱線電話稱,從28日早上開始,他們養殖在小蘇河里的魚,在一陣黑水過后開始大面積死亡,涉及4個村莊的 60余戶村民,造成損失30余萬元。
29日上午,記者趕到小蘇河魚臺李閣鎮段。在楊莊村段的小蘇河岸邊,就聞到一股惡臭味,記者在河兩岸發現大片的死魚,有的已經被村民裝成袋準備掩埋,河道內也漂著大片的死魚,讓人觸目驚心。村民王增啟告訴記者,28日8點多,發現河道內出現大量的黑水,在隨后的一個多小時內,魚開始大量死亡。王增啟告訴記者,他和另外6戶村民在350余米長的河道內放養了4萬元的魚苗,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上市了,現在一下子就死掉2萬多公斤,實在讓人心疼。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像王增啟這樣遭遇的村民涉及魚臺縣李閣鎮的楊莊村、王莊村、李集村以及金鄉縣化雨鄉的前白村4個村莊,共有 60余戶養殖戶。初步統計,此次共造成死魚7萬多公斤,養殖戶共計損失30余萬元。
29 日下午,記者來到金鄉縣環保局。該局一位姓葛的工作人員表示,當日他們也接到村民的投訴,并且已經派人趕到現場進行了察看。根據水質檢測得出初步結論,死魚的原因是小蘇河的水質受到上游東魚河河水的污染造成的,具體的報告要等24小時后才能出來。但是東魚河金鄉司馬至化雨段并沒有污染源,因此此次污染是由東魚河上游傳來的。目前,金鄉縣環保局已經將情況上報至濟寧市環保局。
隨后,記者從濟寧市水利、漁政等部門獲悉,小蘇河屬于泄洪河道,原則上并不提倡村民在泄洪河道內搞養殖,但是也沒有明文規定禁止養殖,是管理上的一個盲點。至于養殖戶的損失,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補償問題還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