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惡性環境污染事故頻發 考問中國環保法治體系

2010-09-1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環境事故頻發,被刑責者寥寥

  “我曾經專門做過統計,1998年到2002年這5年,中國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了387起,有25起被追究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犯罪。2003年到2007年我國發生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90多起,被追究違法犯罪的僅12起。”這是北京大學環境法學教授汪勁的統計數據。

  而環境保護部環監局李錚的數據更不樂觀。據她介紹,2004年環保部直接處理的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有14起,但是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只有四川沱江水污染事件1起;2006年,能查到的被追究了刑事責任的案件有3起;2008年,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有5起,其中最轟動的案件是云南陽宗海污染事件;2009年有兩起案件被追究刑事責任。

  李錚認為,盡管近年來刑事制裁手段的運用有所增加,但是整體來看仍然不足。“在環保部參與處理的這些污染案件當中可以看到,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數量數都數得過來。”李錚認為,其中就有忽視了運用刑罰手段的問題。

  她認為,目前,在中國以罰代刑的現象還是存在的。據李錚介紹,在我國,近年來行政處罰案件每年都在10萬起左右,但是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卻并不多。“目前,大量的環境違法行為還基本上是依靠行政手段來解決。”李錚認為,事實上,行政手段解決的效果遠不如追究刑事責任。

  “我們有一個報喜不報憂的傳統,同時也有一個要把壞事變成好事的宣傳模式。”汪勁表示,當發生了很多重特大污染事件以后,“我們不會對這個事件作更多的報道,而會對事件進展過程當中出現的先進群體和先進人物進行表彰。”他以2005年松花江特大污染事故為例說,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發生以后,“我們沒有看到地方上如何追究責任,我們看到的是各個地方都在開表彰會,宣傳在污染事故當中他們怎么樣克服困難,怎么樣舍小家顧大家。”

  今年7月3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銅礦濕法廠發生銅酸水滲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污水順著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導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網箱養魚死亡。

  7月16日晚間18時左右,大連新港附近中石油一條輸油管道起火爆炸。經過2000多名消防官兵徹夜奮斗,截至17日上午,火勢已基本撲滅。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大連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

  兩起事件均對當地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但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礦業在事故發生后進行了50多天的應急整改,于8月25日迎來福建省專家組的整改驗收。盡管污水無害化處理已在8月中旬處理完成,但國家有關部門目前尚未公布調查結果與紫金礦業未來的賠償方案。

  同樣的,大連石油管道爆炸事件問責雖然已經提上了議程,但相關事故的賠償方案一樣尚未公布,這也成了社會各界最盼揭曉的焦點。紫金礦業、大連漏油等污染事件的損害賠償問題,更是成了水污染防治法甚至是我國環保法治的一道嚴峻考題。

  漁業污染損失慘重,索賠不易

  對于紫金礦業發生的滲漏事故的原由,紫金礦業方面發布公告表示,滲漏事故原因主要是前階段持續強降雨,致使溶液池區域內地下水位迅速抬升,超過污水池底部標高,造成上下壓力不平衡,形成剪切作用,致使污水池底墊多處開裂,從而造成污水池滲漏。而紫金礦業副總裁劉榮春進一步解釋說,由于下大雨導致地下水抬高,地下水的壓力擠破污水池的底墊,污水順勢流了出去。他進一步強調,此次滲漏主要與自然災害有關,不可預料。

  對此,專家初步分析認為,銅礦濕法廠位于汀江古河道上,前期連續的降雨使現河床與舊河床間出現壓力差,造成廠區溶液池區底部黏土層被掏空,致使污水池防滲膜多處開裂,滲漏事故由此發生。

  事故發生9天后,也就是7月12日下午,福建省環保廳官方網站通報稱,紫金礦業集團公司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現死魚。

  白花花的魚成片成片地漂浮在水面上,看著讓人心痛,永定縣洪山鄉碼頭多達二三十人的打撈隊正將打撈上來的死魚統一過秤后裝入麻袋,用車輛運往填埋場填埋。據此前媒體報道,污染事件已導致當地汀江流域和位于永定縣境內的棉花灘庫區出現了大面積的死魚和魚中毒浮起現象,據初步統計,僅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就達378萬斤之多。

  上杭縣政府以挖坑深埋的方式,對大量死魚作無害化處理。處理點就設在岸邊,養殖戶們將撈起的死魚用編織袋裝好,政府部門調來的挖土機就將成堆的尸骸運進用于掩埋的深坑中。由于需要處理的魚類數量過于龐大,一些魚類等不及處理,就只剩下殘骸。

  在場村民介紹說,為了加快處理腐敗越來越嚴重的魚尸,當地政府部門已在汀江沿岸開辟了十多個掩埋點,目前看到的魚類尸骸數量已是處理十天后的景象。豪康村養殖戶薛世芬告訴記者,該村270多戶村民中就有80多戶從事養殖業,而目前幾近絕收,村民只能接受現實。

  為了補償群眾損失,縣政府對網箱養魚按每斤6元,對魚苗按每斤12元,全部進行收購。對部分死魚快速打撈、填埋,進行無害化處理,活魚放回汀江,并與養殖戶簽訂協議,所需的資金由政府先行墊付。

  盡管如此,在紫金礦業發生滲漏污染汀江事件發生月余后,身處漩渦中的上杭縣漁民們不免有些失落。原因是,他們期待的漁業污染賠償并沒有因個人的爭取和努力得到政府部門的積極回應。

  上杭縣璜溪村某養殖戶如此概括介紹目前的賠償方案,他說:“政府現在按照每平方米網箱43斤魚的標準賠償我們,并且以每平方米40元的補償價要求我們拆除網箱,逐漸轉產。”

  另一名豪康村養殖戶則抗議說:“永定縣的賠償標準是每平方米網箱120多斤魚,我們才43斤!差距太大了。”

  盡管紫金礦業發生滲漏事件世人皆知,但上杭縣漁民仍然難以獲得滿意的賠償,漁業污染索賠之難再次顯露。對此,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主任、資深律師王燦發教授表示:“漁業污染索賠其實不難,一旦發現污染跡象,就應立刻報告當地漁業環境監測站,請他們評估;同時啟動法律程序,被告如果不承認,就需要舉證表明死魚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而事實上,被告方一般很難提出有力證據。”

  大連港爆炸事件后,幾乎所有的焦點都放到了“爆炸事故及封港處理對大連成品油市場的影響”上。然而,大連新港油罐爆炸引發的大火因為原油泄漏和燃燒造成的次生災害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發生爆炸事故附近的一處海灣內,海面已經被厚厚的浮油覆蓋,沙灘包括停泊的船只已經被油層污染。有附近漁民說,已經在這里打了10多年魚,以前每天能打100多斤,隨著環境惡化,最好時每天也才打50多斤魚,現在又遇上石油污染,這讓他很擔心。

  有附近村民就說,雖然在現場的時間不長,但爆炸燃燒產生的廢氣已經讓他們感覺不舒服。而出事附近海域還有一些貝類等海鮮養殖場,當地村民估計,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對養殖影響不樂觀。此外,由于水域被石油污染,大連一些水域旅游景點遭受打擊。

  在此前大連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海洋漁業部門的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他們已經在對海洋的污染進行取樣檢測,同時會同其他的治污部門,統計包括原油泄漏量、預計金額損失在內等等一系列數據。盡管爆炸事件相關問責很快便提上日程,但目前有關調查組仍未正式發布結論和相關賠償方案,受事故影響的養殖戶和浴場經營者索賠困難。

  短期損失尚能補,長期隱憂誰擔責?

  “漁業養殖戶以及浴場經營者的利益受損都是環境污染的直接表現。”一位環保人士稱,“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直接的體現,那些傷害最終要是人類自己承擔的。譬如,酮酸水的滲漏會對當地的水質造成污染,進一步影響人體的健康以及當地的生態環境。至于石油污染,則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油氣揮發污染大氣環境,表現為油氣揮發物與其他有害氣體被太陽紫外線照射后,發生物理化學反應,產生致癌物和溫室效應,破壞臭氧層等。二是地下油罐和輸油管線腐蝕滲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導致土壤破壞和廢毀,其有毒物能通過農作物尤其是地下水進入食物鏈系統,最終直接危害人類。”

  據介紹,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擴散形成油膜,可通過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進行遷移、轉化。油類可沾附在魚鰓上,使魚窒息,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破壞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產品質量。此外,中國科學院調查和有關檢測結果顯示,當前我國城市地下水中,石化產品類污染物已廣泛存在,如天津部分加油站附近的大部分地下水樣品,總石油烴檢出率高達85%,強致癌物多環芳烴的檢出率為79%,部分樣品中還檢出揮發性有機物苯、甲苯、二甲苯等。

  這位環保人士稱,養殖戶和經營者的損害是可以直接索賠的,但是生態環境的破壞和代價,誰來進行索賠和承擔呢?

  紫金礦業、大連漏油等污染事件的損害賠償問題,成了水污染防治法的一道嚴峻考題。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汪勁表示,修訂后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水污染防治法當初所謂的“亮點”是失敗的。他說:“還有最后一關沒有經過考驗,那就是損害賠償問題。”眼下時逢紫金礦業等污染事件停在這里如何處理還未知,“如果這些污染事件處理結果不妥的話,那我可以說,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訂,是全盤失敗的。”

  對于紫金礦業等污染事件,汪勁表示,現在有很多媒體在報道中說為什么不給賠償,“實事求是地講,因為這個數字還沒有計算出來。”污染損失的數字到底有多大,或者相對而言,科學些的數據有多大?看見這個數字,或許會有很多人準備提起賠償的訴訟。

  他接著表示,實際上紫金礦業和大連漏油的污染問題都不難解決,相關證據、監測數據,包括企業的違法過失等,“證據是顯在的,關鍵的問題是損害賠償的范圍怎么認定。”

  “我不認為我們國家環保法治是成功的”

  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發生后,汪勁等6位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及研究生曾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國內第一起以自然物作為共同原告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然而,此訴訟并未被受理。

  對此,汪勁表示,今天再回頭看時,如果當初松花江訴訟能夠成功,哪怕判決的數額較少的話,對企業也是一個刺激,同時也能暴露出司法環節存在著什么樣的問題。汪勁認為,最低的損害賠償額不管是多少,其實司法是可以判的。他表示:“我們的制度可以不斷地健全、完善和改善。但不積極處理的話,這些問題永遠不會暴露到我們面前。”

  在綠家園記者沙龍上,汪勁更是列舉了當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頒布時所謂的“亮點”和“突破”的現狀:

  其一,關于生態補償制度的確立。作為生態補償條例的三名法律專家之一的汪勁說:“實際上真正的生態補償問題,還沒有正式的開始實施。”據他介紹,國家層面的生態補償條例由發改委牽頭,目前調研階段已結束,條例正在起草過程中。

  其二,關于將政府的環境保護責任,作為法律確定下來。“這一點到現在還沒有看出來。這次紫金礦業或大連的污染事件是否能夠體現出來,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從我看到的報道情況看,這一條起碼在水污染防治領域,還是一句空話。”汪勁說。

  其三,關于改超標收費制度為達標收費、超標處罰。汪勁表示,據他們去年對6個省的環保局和環境監察部門進行的調查,發現此制度在現實執法中遠非如此,企業超標排污的現象仍大量存在。

  其四,關于加大了企業違法的處罰力度。比如將原來的1萬-10萬元的處罰,改為應繳排污費的1-3倍或2-5倍的處罰,同時規定對造成重大和特大環境污染事件的,最高可處以不大于其違法損失30%的處罰。汪勁將其分成兩個亮點,并認為:“第一個亮點從實踐來看是失敗的。”而后一條,“目前正在考驗政府的智慧,還要拭目以待。”比如紫金礦業污染損失究竟有多大“要看直接經濟損失的大小,再來計算其30%。”

  目前我國也在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汪勁表示:“如果水污染防治法修改真正全盤失敗的話,我們又能對大氣污染防治法指望什么呢?”在談到我國環境法治30年時,他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我不認為我們國家環保法治是成功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北区| 昔阳县| 阿城市| 右玉县| 阿勒泰市| 广州市| 山丹县| 怀安县| 揭东县| 海兴县| 永嘉县| 齐河县| 封开县| 嘉峪关市| 漾濞| 乌鲁木齐市| 洛阳市| 资源县| 仁化县| 蓝山县| 绵阳市| 垦利县| 萍乡市| 朔州市| 甘谷县| 县级市| 榆社县| 庆城县| 罗江县| 罗田县| 巢湖市| 容城县| 永善县| 钟祥市| 嫩江县| 陇西县| 含山县| 申扎县| 新干县| 盐池县|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