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運輸生產中,蘊藏著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果不認真研究防范,及時化解,很有可能忙中生亂,釀發事故,并因此影響企業搶抓機遇和快速發展目標的實現。所以在好的運輸形勢下冷靜思考不安全因素,主動研究防范,有利于減少事故,確保安全局面穩定。筆者認為繁忙運輸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集中表現在生產人員、船舶設備和航行條件等三個方面。
生產人員的不安全因素與應對措施
生產人員的不安全因素在于生產人員的數量、質量和待遇與市場需求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船舶關鍵性技術船干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上線船舶需求量。
二、主要技術船干嚴重短缺,導致大多數大字號以上船干長期得不到休假,疲勞上崗,容易產生消極懈怠情緒。
三、火爆的航運市場需要大量的運力,同時也需要大量的技術船員。而我司主要技術船干包括外聘船員的工資收入低于市場價格的現實,也使得部分船員在等待觀望中伺機跳槽,惑亂人心,影響職工隊伍穩定。
四、依法駕船的安全意識在多次宣貫中尚未真正深入人心。
五、雖然“三違”行為有怕減少,但習慣性違章的頑疾仍未得到根本消除,而且生產越是繁忙,違章現象甚至越是普遍。
應對生產人員的不安全因素,應當認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營造人才輩出的成才環境,在人才的培養上,不能論資排輩,應早實施培養計劃,盡快緩解船干緊缺的局面。
二、對于主要船干疲勞上崗,長期得不到休假的問題,企業應當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償和精神鼓勵。
三、企業要加大人才資本投入,盡量縮小職工收入與勞動力市場價格的差距,穩定職工隊伍,增強企業對人才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同時企業應適量吸納新生力量,優化船員的年齡和文化結構,解決技術人才的斷層問題。
四、在繁忙的運輸形勢下,尤其是應當把增強法規意識和反違章活動作為經常性的工作長期不懈地開展。同時要層層落實責任和加大處罰力度,讓依法駕船的意識深入人心,讓反違章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盡量適應不斷規范的航運管理要求。
船舶和設備的不安全因素與應對措施
運力緊缺,船舶連續運轉與成本控制、修理滯后的矛盾所產生的不安全因素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由于生產繁忙,任務重,拖帶量大,船舶長期處于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狀態,機器設備壓力大,磨損嚴重。
二、船舶為提高船效,確保周期,停泊檢修時間越來越少甚至沒有檢修時間,機器設備壓力大,磨損嚴重。
三、船舶修理間隔期增長,修期相對縮短,一些重要的塢修項目也經常被省去,無法保證船舶修理質量。
四、為控制成本,壓縮物料費用,一些重要配件和物料不能及時足額領換,部分船舶設備老化年久失修,也成為船舶的安全隱患之一。
五、為了減少燃油成本,長期大量摻燒劣質油也為船舶主機造成蝕耗壓力。
解決船舶設備的不安全因素,應當注意落實以下措施:
1、船舶合理配載,拖帶量應當與船舶主機實際能夠發揮的功率相匹配,并且要與水位大小和航道情況相結合,以科學合理的拖帶標準符合實際地發揮船舶效率。
2、合理安排船舶檢修和下線修理,采用激勵機制激發輪機人員擴大自修,落實責任確保日常檢修養護到位,精細輪機管理,保證船舶設備工況良好。
3、合理確定船舶修理間隔,充分考慮設備工況,船舶修期與工程量相適應,涉及船舶安全的重要項目要保證修理質量。
4、修理費和物料費的使用上應當節儉而不吝嗇,不得低于保證安全的最低限度,必要時,應當適當補充修費和物料費,確保船舶配件和日常物料能夠及時足額領取,船舶的鋼絲、靠把等消耗品應當及時予以補充或換新,從設備細節上保證安全。
5、認真研究,不斷創新摻燒劣質油的工藝,辯證處理好降低燃耗與保護設備的關系,切忌顧此失彼。
航行條件的不安全因素與應對措施
航行條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航行秩序混亂、航道條件惡化和岸基支持滯后,概述如下:
一、航運市場需求旺盛,火爆,地方船舶大量發展,個體營運船舶數量劇增,多種運輸方式混雜并存,船型和操縱特性千差萬別,通航密度急劇加大,大型化深吃水船型不斷涌現,其駕引人員對航道和航行法規一知半解,技術素質低下,應急反應混亂,為我司船舶尤其是船隊的操作帶來諸多困難。
二、采砂開禁,占據航道采砂的違章砂船隨處可見,危及船舶航行安全。
三、進川營運船舶急劇增長,葛洲壩和三峽船閘通航能力有限,數量不菲的滯留船舶導致過閘秩序混亂,影響船舶安全。
四、船舶航行點多線長,船岸信息不暢,安全管理部門對船舶的監管鞭長莫及。公司的安全管理體系文件送達到船舶往往滯后,安全預防措施不能有效及時地落實。
五、實行定線制的江蘇段航道和三峽庫區,其通航秩序尚未實現根本好轉,違章搶航、橫越的船舶仍舊屢見不鮮。
六、長江下游慈姥河口至漢口段即將進行的航路改革,其運行初期可能形成的混亂局面,將對船舶航行安全帶來新的挑戰。
應對航行條件的不安全因素,應當切實落實以下措施:
一、密切關注航行條件和航行秩序的變化情況,進一步收集總結地方船舶的分布運行規律,船型特點,操縱特性,習慣航法,在引航避碰中做到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二、加強與主管機關和航道部門的聯系溝通,以積極的建議主動影響主管機關對改善航行秩序的監管作用。
三、加強船與船,船與岸之間航務信息的溝通互動,暢通彼此間的信息傳遞途徑,為船舶提供足夠的岸基支持,建議為船舶配備電腦,建立安全信息網頁,通過船舶間,船岸間互訪,共享安全信息,保證船舶能及時獲取并落實安全管理部門的季節性安全措施,從而實現船舶互動,船岸互動,共同搞好安全生產。
四、進一步發揮指導人員、專家治航治船的積極作用,對季節性的狹窄、關鍵航段,及時組織專家進行技術攻關,形成重點航段的關鍵性操作預案,迅速將安全預案送達船舶,指導船舶安全航行。建立船舶通過重點航段匯報制度,隨時全面掌握重點航道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修訂完善操作方案。
五、強化依法駕船的意識,嚴格遵守江蘇段、三峽庫存區定線制有關規定,開展在崗培訓、脫產培訓,盡快適應長江下游慈姥河口至漢口段即將進行的航路改革。對實行新航路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主動研究防范。
上一篇:制香廠防火須知
下一篇:船舶航行中的環境分析與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