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社會全面發展與進步的世紀。特別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背景下,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得到全面、自由的發展空間。同時現代管理學發展越來越要求管理要以人為本,實現人性化管理,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已經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首要條件。
作為安全工作者都知道,安全事故的發生多數直接或間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為,而人的行為又受到生理、心理以及勞動技能等諸多方面因素影響,傳統企業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制定各種法律法規以及操作規范來約束和限制人的行為,實現程序化、標準化、制度化管理,以達到降低事故發生率的目的。長期以來,這種模式在企業安全管理實踐中取得了明顯效果,但其不足是忽略了人的個性特征。從人性化原理看,這種模式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方法不可能實現本質安全,這也是目前安全事故還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基于以上考慮,本文將對企業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進行探討。
1 企業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
高新科技發展在不斷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企業管理模式也在隨之不斷變化,作為安全管理也要順應這種潮流,積極引入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關注個性差異,體現人文關懷,實現情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和自我管理,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有利于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它是一種積極的、前瞻性的安全管理模式,能夠從根本上實現安全管理目的。企業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實施過程首先需要了解人的個性特征。
1.1人的個性差異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是一個復雜的實體,特別是其心理活動更是錯綜復雜。人的個性差異分類方法很多,常見的分類方法是根據性別、年齡、學歷、氣質、性格來分類。
性別不同在安全事故中存在差異,而且事故率也是不平衡的。事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工作經驗知識的不斷豐富,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但隨著年齡增長到一定程度,生理功能(視覺、聽覺、反應時間、協調能力等)日趨減退,事故率則會有所上升。
學歷層次的不同對安全事故的意義顯而易見,氣質也不例外。其中,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的相對穩定而又可變的心理特征,是個性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許多學者已經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證明了性格與安全事故存在明顯的聯系,因此認為性格能夠較好地體現個性差異。本文以性格作為個性差異的主要衡量指標,可以根據不同的工作性質和不同的員工群體采用不同的分類方法。目前普遍采用《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測驗量表》來測查性格差異,其測查的16個個性特點為樂群性、智慧性、穩定性、持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性、敏感性、憂郁性、懷疑性、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根據個性差異的測試
結果,可作為企業用人安排崗位的重要參考依據。
1.2企業崗位分類設計
企業崗位分類是將各崗位按其工作性質、責任輕重、難易程度及所需資格條件分為不同類別和等級,為考核錄用、評審、聘任、培訓、獎懲和工資待遇等各項管理提供依據。崗位分類設置的一般原則:①專業屬性原則;②自下而上的原則;③分級管理的原則;④動態管理原則。此外,崗位分類設置還要運用人機工程學原理進行人機合理分工,滿足人機匹配最優原則。由此建議的崗位分類設置程序與步驟如圖1所示,各操作步驟如下。
(1)崗位調查。通過對全體工作人員的個性差異(包括性別比例、學歷層次、性格差異等方面)調查,運用人機工程學原理進行人機分工設計,確定那些工作由人來完成,那些由機器來完成,以便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崗位分類。
(2)崗位分析。主要是對崗位的工作性質、繁簡難易、責任輕重及所需資格進行分析,包括工作范圍、工作復雜程度、所需能力、職權使用的范圍及影響、所需資格條件等方面,為進一步的崗位分類提供理論依據。
(3)在崗位分析的基礎上做好崗位分類工作。崗位分類與設置不應該一成不變,有些崗位會出現,有些崗位會取消,有些崗位會合并,有些崗位檔次會上升,有些崗位檔次會下降。要與工作人員的個性差異緊密結合,以適應發展和變化的需要。
1.3 管理方案設計
企業管理方案設計要以人為本,實現人性化管理,將人作為管理的核心和組織最重要的資源。
(1)要把人作為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因素加以考慮,安全管理設計、規章制度的制定、組織結構、管理方式等一切活動都應該圍繞著如何選人、用人和育人來展開,所有其它資源的配置都應該圍繞如何充分發揮人的潛力、服務于人的要求來展開。
(2)改變傳統的由上而下的控制管理模式,實行雙向互動的民主管理。實現全員參與安全管理,使每位員工都是安全的執行者和管理者,能夠在很大范圍內參與安全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和對策。
(3)建構完備的安全激勵機制、安全責任機制、安全評價考核機制來調動每個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責任感,積極地、負責任地投入到安全工作中來,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位員工的潛能。同時,增加安全投資,開發和完善安全人才培訓機制,實施終身安全教育、不斷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4)建立和重塑企業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特別是操作人員對安全的態度和方法的總和。企業安全文化的核心問題是“以人為本”抓安全,通過安全文化的建設,逐步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的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和良好的生產作業環境,保證企業安全、高效、快速地發展。
(5)企業管理者要尊重每個員工的差異,在人員安排與崗位設置時既要看到每個員工的優點,又要看到他們的弱點;要發揮其優勢,彌補其不足。通過這種針對不同的員工和不同的崗位采用有差異的管理模式的方法,實現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2 方案的實施與調整
本文建議的企業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實施流程如圖2所示。首先將安全管理的對象人根據其個性差異進行分析與分類,確定其性格類型。接著參照個性差異進行崗位分類設計,在進行崗位分類設計過程中應將兩者結合起來考慮。根據上述兩個步驟的結果,選擇、設計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應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了解員工個性差異,實施崗位分類與管理方案設計完成的基礎上,應用系統的思想進行分析、組合,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調整和優化。
3 結語
本文建議的企業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1)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強調人在安全管理中的主體地注重發揮每個人的優勢,以全面提高人的綜合安全意識與水平為目標,能夠實現人事相宜、人稱其職、人盡其才。
(2)在充分考慮人的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將崗位設計與管理模式設計進行有機結合,運用系統的觀點進行安全管理設計,對于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3)將人機工程學原理運用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擺脫以往那種要求人去適應各種安全管理制度的情況,提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要處處考慮人的特點與要求,積極發揮人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本文提出的模式和實施方法對于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人員招聘、任用與考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孔繁文.淺談企業的“人性化管理”.中國工程咨詢.2003,(3):51—52
2. 王金生.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要素.工業安全與防塵.1991,(9):33—34
3. 符文琛.事故原因中人的因素心理學分析.鐵道勞動安全衛生與環保.1990,(2):77-79
4. 孫家君.企業專業技術崗位分類設置的基本思路.華東科技管理.1991(4):39—40
5. 遲成勇.略論人本管理.現代管理科學.2003,(2):57-58
(摘自:《工業安全與環保》2004.5第30卷)
上一篇:送變電施工企業項目部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