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現場是由人,物和環境所構成的一個生產場所它實際上也是一個“人工環境”。在這個人工環境里,有生產用的各種設備裝置,原材物料,各類工具和其他雜物,還有作為設備動力源的蒸汽,電,燃油等,以及操作人員。班組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也就是從這三個因素著手,即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管理,對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及對作業環境條件的調節和治理。
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管理
發生事故前人的心理狀態
人在操作中為什么會出現失誤?他的操作動作為什么會出現錯誤,存在缺陷?研究證明,操作人員在發生事故前進行操作時往往存在以下幾種心理狀態:
1)認為有經驗,認為絕對安全而進行作業。
2)然感到有一些危險,但認為不要緊而繼續進行作業。
3)實際有危險,但當時沒有感到危險的存在而進行作業。
4)意識到有危險,或者沒有估計到有危險而進行作業。
5)作業太簡單,無所謂,所以只憑過去的經驗進行作業。
6)觀認為自己操作方法是正確的,事故是由于第三者及其他方面的錯誤所引起的。
(2)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類型
1)操作失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具體表現為:未經允許開動,關停,移動機器;開動,關停機器時未給信號;開關未鎖緊,造成意外轉動,通電或泄漏等;在機器運轉時進行加油,修理,檢查,調整,焊接,清掃等工作;忘記關閉設備,任意開動查封或非本工種的設備;操作失誤;超限使用設備,酒后作業;作業時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禁火區擅自動用明火或抽煙;非特種作業者從事特種作業等。
2 )用手代替工具進行操作;
具體表現為:作手代替手動工具操作;用手消除切削;用手拿住工件進行機加工,而不用夾具進行固定。
3 )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冒險進入防空洞,地坑,受壓容器及半封閉場所;接近無安全措施的漏料處;未經安全監察人員允許進入油罐,氣柜或井中;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在絞車道,行車道上行走;非崗位人員任意在危險,要害區內逗留。
4)攀,坐不安全位置;
主要是指攀,坐平臺護欄,汽車檔板,吊車吊鉤等不安全位置。
5)未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具體表現為:該穿的不穿,如電工作業不穿絕緣鞋,電焊作業不穿白色帆布工人作服;該戴的不戴,如高處作業不戴安全帶,安全帽,在有顆粒飛濺的場合不戴防護鏡,使用電動工具不戴絕緣手套。
6)存放不當,特別是對易燃,易爆危險品和有毒物品處理不當。
(3)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1)制定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規范其安全行為
1要結合本班組的具體情況和操作實際;
2要針對容易發生事故的重點部位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
3要從本企業及同行的事故中吸取教訓;
4要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2)發動全體班組成員共同制訂規章制度的操作規程。
上一篇:某公司2011年安全管理方案
下一篇:安全裝置與防護器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