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工作要依據人們的思想活動規律開展,而人們的思想活動受制于心理活動規律。運用心理學知識,研究人們心理活動的規律和特點是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強的特點。心理學是研究人們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它側重于從心理活動的一般規律和生理機制方面來研究人。運用心理學知識,留心觀察人們思想的細微變化,潛心探索內在規律,真正把握員工思想脈搏,才能實現“以人為本”抓安全的目標。
要了解和掌握員工的心理,就要通過平時細心觀察人的一言一行,及時分析員工的心理狀態和心理特點,抓住教育對象的思想苗頭,把握其思想動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員工一些不正確的思想潛意識實施正確的引導,把工作做到前頭。
首先是掌握員工個體心理狀態的差異,因人施教,開展針對性的工作。當前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一種現象,就是喜歡“一鍋端”針對性不強,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實際安全管理中,員工個體差異很大,作為基層單位的管理者惟有準確掌握每個員工心理特征,導之以行,突出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運用心理引導、心理趨同等方法,解除員工思想“疙瘩”。
其次是掌握個別動態,努力消除逆反心理。時代的變遷,工作環境的改變,員工家庭生活的影響,使安全管理工作面臨許多新的矛盾和挑戰。這些矛盾和挑戰給安全管理帶來諸多的不適應,方法不對溝通不及時,容易使基層員工產生逆反心理,現實中有的單位對“三違”人員只是罰款,反而屢罰屢犯就是一些員工逆反心理的表現。管理者感情不到位、道理不服人、言行不一致、義利不統一,會使人從心底反感。現在的員工更喜愛平等地進行探討,不再把正面的安全教育引導看成是神圣的東西。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員必須面對現實,設法突破逆反心理的束縛,在堅持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情”、“理”相宜,提高自己工作水平和處事方法,才能做好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安全生產。
再次是掌握員工的模仿心理。基層管理者要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樹正形象在感染中礪“行”,增強自身人格魅力,人都有正常模仿其他人的從眾心理,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反映其在群眾中的位置,影響做工作的效果,所以管理者必須帶頭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真正作出表率作用,靠自身良好的行為素質和人格魅力影響和教育人。
上一篇:安全管理應重點抓好“四前”意識
下一篇:車間安全生產管理如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