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石化行業的重大工業事故預防

2006-04-2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2005年11月13日發生在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雙苯廠的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3人受傷,并對松花江水構成了嚴重污染。國內外類似的事故還可以列舉很多,比如,1984年12月3日發生在印度博帕爾市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農藥廠毒氣泄漏事故,造成2500多人死亡,20萬人受到影響,2004年4月15日重慶天原化工廠氯氣泄漏和爆炸事故造成9,人在事故中失蹤死亡,3人受傷,15萬群眾緊急疏散。
    這些事故的共同特點都是與危險物質有關、突然發生的重大泄漏、火災、爆炸,事故的后果不但給企業員工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而且也會對周圍公眾和環境構成嚴重威脅。其根源是設施或系統中儲存或使用了一定量的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質。事實表明,重大工業事故的后果既與危險物質的固有性質有關,又與設施中實際存在的危險物質的數量有關。
    作為國際組織中專門從事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國際勞工組織,開始關注重大工業事故的預防始于印度博帕爾事故后的1985年。1985年6月國際勞工大會通過一項有關因使用危險物質所帶來風險和事故的預防措施的決議;1985年10月召開預防重大危險方法的三方專家會議;1988年出版重大危險控制手冊;1990通過了重大工業事故預防實用規程。更重要的是于1993通過了第174號預防重大工業事故公約。
    174號公約的目的是預防重大事故發生和減輕重大事故后果。“重大事故”是指發生在重大危害源(設施)內的突發性事故,諸如嚴重泄漏、火災或爆炸,涉及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危害物質,并造成對工人、公眾或環境即刻的或日后的嚴重危險。“重大危險設施”是指長期或臨時的加工、生產、處置、搬運、使用或儲存數量超過臨界量的一種或多種危險物質的設施(不包括核設施,軍事設施以及設施現場之外的非管道的運輸)。“臨界量”由國家法規標準規定的關于特定條件下某種或某類危險物質的規定數量,若超過該數量,則列為重大危害源。
    公約要求國際勞工組織成員國須制定、實施并定期審查有關保護工人、公眾和環境免于重大事故風險的一貫國家政策,并須通過為重大危害源制定預防和保護措施來實施這一政策,并酌情促進使用最佳安全技術。公約的主要內容包括重大危險源的辨識、重大危險源的評價、重大危‘險源的管理、重大危險源安全報告、應急計劃、工廠選址和土地使用規劃、重大危險源的監察。
    按照公約的規定,雇主須根據國家建立的重大危險源管理規定,辨識其管轄的任何重大危害源,并將已識別的所有重大危害源向主管部門通報。企業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對已辨識和評價的重大危險源向政府主管部門提交安全報告。如屬新建的重大危險源,則應在其投入運轉之前提交安全報告。安全報告應詳細說明重大危險源的情況,可能引發事故的危險因素以及前提條件、安全操作和預防失誤的控制措施、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現場應急計劃等。安全報告應根據重大危險源的變化以及新知識和技術進展的情況進行修改和增補,并接受政府主管部門經常進行檢查和評審。企業在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和評價后,應對每一個重大危險源制定出一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過技術措施和組織管理措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
    公約要求政府主管部門在考慮雇主提供的信息的基礎上,應確保制定應急計劃和程序,明確保護每一重大危害設施現場周圍的公眾和環境的條款,并定期加以修改和保持同有關部門和機構的協調。同時,主管部門須保證將發生重大事故時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正確做法的有關資料,主動向可能受到重大事故影響的公眾散發:一旦發生重大事故,盡快發出警報:當重大事故可能產生跨國界的影響時,須向有關國家提供上述相關資料,并給予合作和協調。
    政府主管部門須制定綜合性的工廠選址和土地使用政策,確保重大危險源與居民區和其他工作場所、機場、水庫、其他危險源和公共設施安全距離。政府主管部門必須派出經過培訓的、考核合格的技術人員定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監察、調查、評估和咨詢。
    公約明確了工人及其代表的權利和義務。為確保工作安全,雇主須通過適當的合作機制,同工人及其代表進行協商。尤其是,工人及其代表須充分和適當地獲知重大危害源有關的各種危害及其可能發生的后果:知情主管部門發布的所有規定、文件和建議;參與安全報告、應急計劃和程序、事故報告的準備和協商:就預防重大事故、控制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發生的事態發展的做法和程序,以及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時應遵循的應急程序,定期地得到指導和培訓;在其工作范圍內和不會受到不公正對待的情況下,工人根據已接受的培訓和其經驗而有正當理山認為重大事故迫在眉睫時,應采取糾正行動,并在必要時中斷活動,并酌情在采取此種行動之前或之后,立即通知其直接上級或發出警報。
    此外,歐共體在1982年6月頒布了《工業活動中重大事故危險法令》  (EECDirective 82/501,簡稱《塞韋索法令》),并在此基礎上,于1996年頒布了《塞韋索法令》Ⅱ。《塞韋索法令》Ⅱ給出了所列危險物質的高、低兩個極限值,并對滿足高限要求的重大危險源采取更為嚴格的要求,如在提交的安全報告中,應明確描述所采用的安全管理體系和風險評價方法;制定廠區內、外的應急預案和響應計劃以及向公眾通報有關信息。值得特別指出的是,為了更好地實施和改進立法,歐盟要求成員國向歐盟重大事故災害局報告所發生的重大事故,并進行統計、分析,以不斷改善立法和監管,比如,2003年歐盟又對《塞韋索法令》Ⅱ進行了修訂,擴大了其實施范圍,進一步強化了安全距離、應急預案、人員培訓等方面的要求。
    國際勞工組織在十年前就與中國政府開始了該領域的合作。雙方就此召開了研討會:組織到英國和荷蘭的考察:在北京等城市開展重大危險源的調查和監控試點,并就國家立法和監管制度的建立開展咨詢。雖然中國尚未批準國際勞工組織第174號公約,但在其相關立法和標準中,充分地借鑒了國際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三條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并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為不讓松花江事件悲劇重演,最近國家環保局開展了針對全國127個分布在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區、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附近的,總投資約4500億元的重點化工石化類項目進行環境風險排查。這127個重點排查的項目涉及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布設在江河湖海沿岸的87個,占68.5%;布設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區的60個,占總數的42.7%;布設于生活(產)水源取水口、自然保護區、重要漁業水域和珍稀水生物棲息地的37個,占29.1%。在環保總局直接抽查的78家化工石化企業中,有30家規劃布局不合理;甚至一些高污染、高危險的建設項目布設在人口集中居住區域、江河湖海沿岸的飲用水水源地上游,一旦發生突發性污染事故,后果將非常嚴重。
    除了從環保角度加大隱患的治理力度和加強制定事故應急預案和響應方案的同時,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加強對重大工業事故的預防和監控工作。首先,應供鑒國際經驗和做法,加強預防控制重大工業事故的立法和標準的制訂,并建立相應的監管制度;其次,應盡快培養和配備專門的專業人員從事重大工業事故的預防和監管;最后,應加強相關部門的政策協調、工作配合和聯合行動,特別是在立法、制訂標準和石化、化工項目的立項、選址及其安全和環境風險評價等方面。有理由相信,隨著石化工業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和中國可持續發展、安全發展觀的深入人心和不斷落實,重大工業事故的預防將會越來截止受到政府、企業、工會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普兰店市| 蒙自县| 思南县| 汝州市| 星子县| 济宁市| 阜康市| 塘沽区| 利川市| 四子王旗| 河曲县| 宁海县| 曲阳县| 普宁市| 华池县| 凤台县| 那坡县| 平陆县| 光泽县| 夹江县| 尼木县| 贵溪市| 新营市| 卓尼县| 德阳市| 天长市| 大余县| 逊克县| 左权县| 延川县| 枣庄市| 内黄县| 隆尧县| 漠河县| 丰镇市| 石台县| 洛浦县| 梧州市| 辽宁省|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