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安置入園企業的消防安全現狀及對策
2007-07-1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一、拆遷安置企業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
拆遷安置工業園建設總體來看,點多面廣,大多數都沒有統一規劃,往往會因為地塊建設拆遷急需搬遷老企業,經過村或者鎮自己規劃定了一塊工業園后將搬遷企業安置進園,只考慮廠房的生產建設而忽視園區的公共消防基礎配套建設。而拆遷安置入園企業多數為工業私企,它們的發展大多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艱苦創業過程,甚至幾起幾落,業主多數是自我成長、自我發展起來的,文化素養參差不齊、安全理念層次不高,重效益、輕安全。主要表現在:
。ㄒ唬┕I園的規劃、審批、建設不規范,造成消防漏審漏批多。大多數企業是由當地政府作出初期搬遷規劃,劃出地塊由企業自己建設,或者由政府建造標準廠房,造好后直接讓搬遷企業進入。既沒有考慮不同生產性質企業的建筑耐火等級的要求,也不考慮不同類別生產企業的外部防火間距要求。在程序上沒有經過統一的規劃設計,沒有消防部門審核批準,或者是先建后批,或者是邊批邊建,在工程源頭上留下了隱患。因而,在對整體規劃中的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易燃易爆等危險性大的工業項目建設等方面可能出現的嚴重火災隱患問題將給以后的整改帶來相當大的困難。
。ǘ┕I園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致使公共消防設施嚴重滯后。在工業園基礎建設中,雖然盡力做到“三通、一平”(水通、路通、電通、地平),但總體投入有限,作為公共消防設施的消防站、消防碼頭、公共消火栓的建設往往被列入緩建或不建的項目。而且多數工業園都設置在城鎮邊緣地區,距城市消防站點遠、消防水源不足成為普遍性的問題。以無錫市錫山區安鎮查橋工業園為例,整個園區規劃面積達5000多畝,進駐園區企業110多家,未整改前供水管網還沒鋪設到位,許多企業連生產用水都是打井,消防用水就根本談不上,更不用說兩路供水。許多企業水量和水壓都得不到保障,不得不自行設置消防水池和設消防水泵,浪費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類似的這些消防安全問題在大多數拆遷工業園區普遍存在。
。ㄈ┎疬w安置企業擅自降低消防建設標準,留下“先天隱患”。一些企業在建廠時沒有經過消防部門的審核、驗收,也沒有建設配套的消防設施,造成建筑的耐火等級低、防火間距不足、消防設施和器材配備不到位等火災隱患。有的新建廠房雖然辦理了建筑防火設計審核手續,但在施工過程中,業主為了節省資金,擅自降低消防建設標準,隨意取消一些消防安全設施建設,遺留下許多消防安全隱患。
。ㄋ模┢髽I業主出租廠房謀利,造成工業“三合一”隱患。不少業主廠房建成后便租給多個生產商使用,由于多數生產商還處于資本積累過程,資金不足,只能作最基本的生產投資,在租用一幢生產廠房后既作生產車間,還作辦公、宿舍、倉庫和食堂等用,導致工業“三合一”、“多合一”現象大量存在,給消防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也造成了大量的火災隱患的存在。
(五)大量標準廠房在實際使用中不符合原設計功能。工業區內先行建設的大量標準廠房在后期拆遷企業進入后其生產的性質超越了一般按丙類生產性質設計的標準廠房的要求,部分甲乙類生產的企業也進入,其建筑結構、耐火等級、防火間距、消防設施、安全疏散、防火防爆等一系列的問題都隨之出現。例如無錫市錫山區有一油漆生產企業未經消防審批,拆遷后被安置的三條高壓線圍成的區域內已經在建成投產,由于無法搬移高壓線無奈停產。
二、解決對策
積極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對國家、對社會、對企業持續、穩定地發展極為重要,平安也是一種投資環境。因此,做好拆遷安置企業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安全責任制,切實加強火災防范措施是各級政府部門的當務之急。筆者認為,應積極主動的做好以下工作:
。ㄒ唬┨崆敖槿耄押迷搭^,為政府當好安全參謀。消防部門對當地政府建立工業園區要有大局意識,服務與監督并舉,主動介入,與政府各主管部門積極聯系,了解工業園區的規劃、設施、進駐企業的生產性質,將消防規劃與園區規劃同步,并督促落實。對進駐工業園區的企業,都必須把好消防安全的“三關”:一是審核、驗收關,把一切隱患杜絕于建設和投產之前;二是監督檢查關,通過監督檢查,宣傳消防常識,整改火災隱患,督促企業全面落實消防安全職責,提高企業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三是跟蹤服務關。有些企業由于對消防許可程序不了解,先“上車”后“買票”,很容易造成沒辦消防手續即開始建設或生產的既成事實。對此消防部門要做到宣傳到位、服務到位,急事急辦、現場協辦,采取多種服務手段,使企業的建設合法化。
。ǘ⿵娀I園消防安全規范管理,促使園區的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與其它建設同步。工業園管理委員會應起主導作用,強化統一管理,根據企業的生產危險性確定目標,實施重點管理。對還未建消防站的工業園,要積極參與前期規劃,對消防規劃內容要督促有關部門進行落實。在做好消防安全總體布局的基礎上,對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暫時有困難的,要有預留位置,制定實施計劃,協調各方利益,不能形成積重難返的局面。在園區內對生產類別進行分類安置,不同區域安置不同危險等級的企業,生產危險性相同或相似的集中區域安置。由園區統盤考慮公共消防設施,實現消防資源共享,以免重復投資。
。ㄈ﹪栏褚婪ūO督,加大工業“三合一”查處力度。政府各職能部門充分發揮執法和行政管理手段,綜合執法,形成執法合力,嚴厲查處“三合一”現象,按照“四不放過”原則,依法對企業和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罰,增強執法的震懾力。同時,要充分發揮基層公安派出所的監督作用,堅決遏制“三合一”苗頭的孳生。對發現的“三合一”苗頭,迅速督促其整改,并設立公開舉報電話,發動群眾進行監督。這樣既可及時制止“三合一”現象的產生,又減少了工作難度和工作量。另一方面在園區規劃中一并設計建設園區生活區,從根源上消除“多合一”的存在。
(四)加強拆遷安置企業內部管理,強化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企業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要定期對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及時發現“火災苗頭”,不斷規范企業內部安全管理,幫扶完善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和滅火疏散應急預案,組織企業員工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熟知基本的滅火、逃生常識,切實增強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同時,要立足于企業的消防安全文化建設,建立健全消防安全長效管理機制。
(五)加強園區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的監管,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消防部門要通過舉辦多種形式消防隊伍業務競賽、消防運動會、組織開展滅火演練和事故應急疏散演習等多種形式,推動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的發展,切實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真正做到拉得出、打得響,為園區企業增加消防安全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