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化工生產事故類型

2007-09-1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化工生產過程中使用、接觸的化學危險物質種類繁多,生產工藝復雜,事故原因千變萬化,很難加以分類概括,這里僅列舉部分火災、爆炸事故,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1.裝置內產生新的易燃物、爆炸物
  
  某些反應裝置和貯罐在正常情況下是安全的,如果在反應和儲存過程中混進或滲入某些物質而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易燃物或爆炸物,在條件成熟時就可能發生事故。
  如粗煤油中硫化氫、硫醇含量較高,就可能引起油罐腐蝕,使構件上粘附著銹垢,其成分是硫化鐵、硫酸鐵、氧化鐵,有時還會有結晶硫磺等。由于天氣突變、氣溫驟降,油罐的部分構件因急劇收縮和由于風壓的改變而引起油罐晃動,造成構件脫落并引起沖擊或摩擦產生火種導致油罐起火。
  濃硫酸和碳素鋼在一般情況下不發生置換反應,但若貯罐內混入水變成稀硫酸,稀硫酸就會和鋼罐反應放出氫氣,其反應式如下:
  H2SO4+Fe=FeSO4+H2↑
  這時在貯罐上部空間就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在罐壁上動火,就會發生爆炸事故。
  
  2.某種新的易燃物在工藝系統積聚
  
  某氯堿廠使用相鄰合成氨廠的廢堿液精制鹽水。因廢堿液中含氨量高,在加鹽酸中和時,產生大量氯化銨隨鹽水進入電解槽,生成三氯化氮夾雜在氯氣中。氯氣中的三氯化氮經冷卻塔、干燥塔雖有部分被分解,但是大部分未被分解隨氯氣一起進入液化槽,再進入熱交換器內的管間與冷凝器來的液氯混合。由于液氯的不斷氣化,使三氯化氮逐漸積累下來(液氯氣化溫度為-34℃,而三氯化氮氣化溫度為-71℃)。后來因倒換熱交換器,積存有三氯化氮的熱交換器停止使用,但是,溫度較高的氣體氯仍從熱交換器管中經過,使熱交換器管間的殘余液氯進一步蒸發,最后留下的基本上都是三氯化氮。因氯氣溫度及其他雜質反應發熱的影響,最終引起了三氯化氮的爆炸。
  
  3.高溫下物質氣化分解
  
  許多物質在高溫下能自行分解,產生高壓而引起爆炸。
  用聯苯醚作載體的加熱過程中,由于管道被結焦物堵塞,局部溫度升高,加上控制儀表失靈未能及時發現,致使聯苯醚氣化分解(在390℃下聯苯醚能分解出氫、氧、苯等)產生高壓,引起管道爆裂,使高溫可燃氣體沖出,遇空氣燃燒。如果聯苯醚加熱系統混進某些低沸物,例如水,也會因其急劇氣化發生爆炸。某廠水解釜用聯苯醚加熱,由于夾套內聯苯醚回流管設計不合理,高出夾套底部15毫米,在聯苯爐進行水壓試驗后水不能放凈,夾套底部積水約20公斤左右。當水解釜開車運行時,積水遇高溫聯苯醚回流液溫度逐漸上升,約經過一小時左右,積水突然氣化,夾套超壓爆炸。
  
  熱不穩定物由于某種原因溫度升高且又不能及時移走熱量,就可能引起爆炸。例如用苯和丙烯做原料生產丙酮、苯酚,中間產物過氧化氫異丙苯儲存溫度不能過高。某廠在生產裝置檢修后,由于誤操作,致使從蒸餾塔進入貯罐的過氧化氫異丙苯沒有經過冷卻直接進入貯罐,罐內物料溫度升高,加上設計不合理,貯罐又沒有降溫措施和防爆泄壓裝置,造成罐內壓力急劇上升,發生爆炸和燃燒。
  某烷基化生產廠,為提高循環酸濃度,準備從新鮮酸罐向酸-烴分離罐內補充酸,開泵時因上料不穩,酸-烴分離罐的烴類(壓力5公斤/厘米2)倒竄入新鮮酸罐,烴類遇酸反應激烈,溫度升高急劇氣化,從檢測口噴出產生靜電起火。
  有一臺槽車在注入溫度稍高于100℃的熱瀝青時,泵壞了。槽車不得不開到另一注入口繼續灌裝,此時因槽內溫度下降瀝青表面被水蒸汽冷凝液覆蓋,當熱瀝青用泵注入時,水即氣化將瀝青噴出槽外。
  在油加熱(用蛇管加熱器)除水的過程中,開始忘開攪拌,加熱一段時間之后,比重較油大的水沉在容器的底部,因處在加熱蛇管下面,仍然是冷的,而油在上面被加熱超過100℃。當開動攪拌時,水與熱油接觸而氣化,使大量的油從開著的人孔沖出(即使操作人員不開動攪拌也能發生上述事故,因為一部分水到時候也會通過熱傳導被加熱到沸點,沸騰過程中引起激烈混合可導致同樣的結果)。
  
  同樣,當貯罐裝滿蠟油發生全罐凍結時,如采用下部加熱辦法,會造成下部蠟油首先熔化,而上部蠟油仍然是凍凝狀態,這樣在罐內形成了密封層。當油溫繼續上升,壓力逐漸增大,結果會使罐體爆裂。遇到這種情況就必須采取上部通蒸氣加熱的辦法。
  
  4.高熱物料噴出自燃
  
  生產過程中有些反應物料的溫度超過了自燃點,一旦噴出與空氣接觸就著火燃燒。造成物料噴出的原因很多,如設備損壞、管線泄漏、操作失誤等。
  例如在催化裂化裝置熱油泵房的泵口取樣時,由于取樣管堵塞(被油凝住),將取樣閥打開用蒸汽加熱,當凝油熔化后,400℃左右的熱油噴出立即起火。環氧氯丙烷生產中,經過預熱,丙烯在300℃左右進行氯化反應,由于反應放熱,最終溫度可達500℃左右。因測溫熱電偶套管損壞,高溫氯丙烯、丙烯等混合氣體從反應器中噴出,立即起火燃燒。
  
  5.物料泄漏遇高溫表面或明火
  
  由于放空管位置安裝不當,放空時油噴落到附近250℃高溫的閥體上引起燃燒。又加熱渣油帶水,可產生突沸現象,渣油從罐頂噴出,粘污了設備及管線,用汽油進行洗刷時被汽油溶解后滲淌到下面的高溫管線上引起自燃。
  1974年英國尼普洛公司己內酰胺工廠的一臨時管線破裂,造成大量己內酰胺泄漏,在廠區上空形成大量可燃氣體蒸氣云,遇明火發生大爆炸,全廠毀滅。
  1973年日本信越化學工業公司氯乙烯生產裝置,由于閥門擰斷,氯乙烯貯罐內6公斤/厘米2壓力約4噸重的液體,在兩分鐘內全部噴出,擴散面積達12000米2,氯乙稀蒸氣從催化劑的進氣口進入到催化劑室內,由于繼電器動作打火,引起爆炸,接著全系統發生爆炸。
  
  6.反應熱驟增
  
  參加反應的物料,如果配比、投料速度和加料順序控制不當,會造成反應劇烈,產生大量的熱,而熱量又不能及時導出,就會引起超壓爆炸。
  苯與濃硫酸混合進行磺化反應,物料進入后由于攪拌遲開,反應熱驟增,超過了反應器的冷卻能力,器內未反應的苯很快氣化,導致塑料排氣管破裂,可燃蒸氣排入廠房內燃燒。
  對生產聯大茴香胺鹽酸鹽的鄰硝基苯甲醚還原過程中,使用鋅粉和液堿反應作還原劑。由于鋅粉粒度大、反應慢,操作人員則將鋅粉加得過量,從而引起劇烈反應,產生大量熱,先使不穩定的中間體一氧化偶氮苯醚自燃(自燃點150℃),接著又使氫氣爆炸起火。
  烷基苯生產中,投料后發現反應溫度低(原料是苯、三氯化鋁和二烯烴),沒有采取通蒸汽補熱的方法,而繼續投完全部原料后再去補熱,結果釜內反應激烈,造成跑料,遇明火著火爆炸。
  
  7.雜質含量過高
  
  有許多化學反應過程,對雜質含量要求是很嚴格的。有的雜質在反應過程,可以生成危險的副反應產物。
  乙炔和氯化氫的合成反應,氯化氫中游離氯的含量不能過高(一般控制在0.005%以下),這是由于過量的游離氯存在,氯與乙炔反應會立即燃燒爆炸生成四氯乙烷。某廠因操作失誤使氯化氫中游離氯高達30.2%,造成氯乙烯合成器及混合脫水系統燃燒爆炸。
  在乙炔生產中,電石中磷化鈣含量是嚴格控制的。磷化鈣遇水反應生成磷化氫,而磷化氫在空氣中可自燃。如某廠在清理乙炔發生器上部貯斗被電磁閥卡住的電石時,用水沖洗。結果電石中磷化鈣遇水生成磷化氫,遇空氣燃燒,并導致乙炔氣和空氣混合氣的爆炸。
  1,4-丁炔二醇脫水精制加工的蒸鎦釜內,物料中含有雜質使分解溫度降低(沸點為235℃,分解點為246℃)。在蒸鎦過程中,由于分解溫度低于沸點,1,4-丁炔二醇在沸點以下就開始分解,造成釜內壓力升高,發生超壓爆炸。
  
  8.生產運行系統和檢修中的系統串通
  
  在正常情況下,易燃物的生產系統不允許有明火作業。某一區域、設備、裝置或管線如果停產進行動火檢修,必須采取可靠的措施,使生產系統和檢修系統隔絕,否則極易發生事故。
  某合成氨廠氨水罐停產檢修,動火管線和生產系統間未加盲板,僅用閥門隔開,由于閥門不嚴,又未進行動火分析,結果氨氣漏入貯罐,動火時貯罐發生爆炸。某廠油罐檢修,經過處理后達到動火要求。事隔數天后,相鄰的另一油罐開始裝油,兩罐之間聯通閥門沒有加盲板隔開。由于閥門不嚴,滿罐油的靜壓力使閥門泄漏更加嚴重,造成檢修罐內充滿了油蒸氣和空氣的混合物,再次動火前又沒有進行檢查,結果油罐發生爆炸。
  
  9.裝置內可燃物與生產用空氣混合
  
  生產用空氣主要有工藝用壓縮空氣和儀表用壓縮空氣,如果進入生產系統和易燃物混合或生產系統易燃物料混入壓縮空氣系統,遇明火都可能導致燃燒爆炸事故。
  某合成氨裝置,由于天然氣混入儀表氣源管線,逸出后遇明火發生爆炸,原因是這個生產裝置的天然氣(原料)管線與儀表用空氣管線之間有一個連通管,由閥門隔開。天然氣壓力為27公斤/厘米2,空氣壓力為7公斤/厘米2。在一次停車檢修后,有人誤將此閥打開,使天然氣通過連通管進入儀表空氣管線,再由儀表的排氣管逸出,遇明火引起整個控制室爆炸。
  
  易燃物料嚴禁用壓縮空氣輸送,這是因為易燃物料和空氣接觸以后,在容器內便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高熱或靜電火花就會發生爆炸。某廠聚氯乙烯生產車間用壓縮空氣送聚合釜內的物料,當時由于冷卻水中斷,軸封溫度升高冒煙,造成聚合釜爆炸。
  
  正常情況下合成氨原料中,氧含量控制在0.2%以下,系統是安全的。某合成氨廠重油氣化爐加氧制氣,配氮裝置的閥門沒有關(充氮管道和氧氣管道通過三通連接由兩道閥門控制,但沒有明顯的開關標志和警報裝置),135℃的氧氣經氮氣總管(氧氣壓力大于氮氣壓力)竄入壓縮機然后進入原料氣體精制系統,形成氫氣和氧氣的爆炸性混合氣體,遇點火源系統發生爆炸。
  
  10.系統形成負壓
  
  泵房由于設備缺陷和操作錯誤,啟動備用泵時形成空轉,引起油泵輸油溫度驟降(由180℃下降到150℃),管道上法蘭墊片和螺栓處造成應力,油泵出口壓力較高,故在逆止閥的法蘭處漏油、泵出口法蘭處冒煙;同時由于泵軸因溫度下降收縮,在軸封處漏油,滴到320℃的高溫泵體上而著火。
  某一帶有攪拌裝置的二硫化碳容器,用泵將二硫化碳抽空后充入氮氣,將人孔蓋移去用刮棒清除攪拌器上的固體殘留物。由于溫度下降,器內殘留二硫化碳蒸氣凝結,體積縮小,形成負壓,空氣便從人孔進入容器內,與二硫化碳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清除殘留物過程中,刮棒和攪拌器撞擊產生火花,引起爆炸。發酵罐通入大量蒸氣后,若又將大量的冷液迅速加入罐內,則冷的液體使蒸氣很快凝結,罐內形成負壓,發酵罐被吸癟。
  某油頁巖干鎦裝置多次發生爆炸火災事故,原因是干鎦氣體(煤氣)內含大量水蒸氣,停產后溫度下降,水蒸氣冷凝,設備內產生負壓,從不嚴密處漏入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積存于管道及設備內,再開車時爐火竄入引起爆炸。
  
  11.選用傳熱介質和加熱方法不當
  
  傳熱介質選用不當極易發生事故。選擇傳熱介質時必須事先了解被加熱物的性質,除滿足工藝要求之外,還要掌握傳熱介質是否會和被加熱物料發生危險性的反應。選擇加熱方法時如果沒有充分估計物料性質,裝置特點等也易發生事故。
  例如某廠為了清洗廢甲醇貯罐,用3公斤/厘米2蒸氣將罐內甲醇蒸出,經廢甲醇尾氣冷凝器冷凝回收。由于罐的上部被無規物和聚合物結成硬物堵塞,甲醇氣體不能進入冷凝器,造成貯罐壓力上升,導致甲醇罐頂部與罐體崩開,大量甲醇氣體外冒,遇明火燃燒。如用通蒸氣的辦法處理類似廢甲醇貯罐內部積存的聚合物時易產生故障,應改用攪拌,使罐中積聚物成漿液,然后用氣提法使溶劑和聚合物分開。
  某丁二烯裝置在檢修壓縮機時,為了縮短停車時間,采用部分裝置停車,造成丁二烯中的雜質乙烯基乙炔在精制塔積聚。精制塔底部的再沸器用157℃的蒸氣加熱,而乙烯基乙炔溫度高于135℃時在丁二烯中發生放熱反應,結果從再沸器內開始引爆,爆炸波把底層的塔板抬起,向塔頂部沖擊,又造成第二次大爆炸。
  
  12.系統壓力變化造成事故
  
  系統壓力的變化,可以造成物料倒料或者負壓系統變成正壓從而造成事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龙州县| 冷水江市| 太仆寺旗| 东山县| 上杭县| 乐业县| 绥德县| 新巴尔虎左旗| 当阳市| 南溪县| 潞西市| 临城县| 东丽区| 新河县| 金塔县| 宁蒗| 佛坪县| 乃东县| 会泽县| 岑巩县| 蒙自县| 镇康县| 南城县| 舒兰市| 河东区| 青铜峡市| 长武县| 都江堰市| 武穴市| 阿拉善左旗| 义乌市| 新源县| 罗定市| 遂昌县| 晋宁县| 集安市| 垫江县| 镶黄旗| 莎车县|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