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社會對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問題的日益關注,犧牲員工利益和社會環境而生產出來的產品在進入國際市場時必然會遇到技術壁壘的障礙,失去競爭力,因此,推進管理體系勢在必行。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是一個系統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體系,它強調預防為主,遵守國家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注重全過程控制,有針對性地改善企業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行為,以達到對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績效的持續改進。
不同企業由于規模、類型、產品及安全環保管理兩頭等方面的差異,建立體系的過程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但總體來說,建立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要經過體系的策劃與準備、體系文件的編制、體系試運行、內部審核與管理評審四個基本步驟。本文結合我公司深入開展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貫標認證工作,談一點企業建立兩個體系的主要做法及體會。
一、體系的策劃與準備
體系的策劃與準備階段主要是做好建立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的各項前期工作,如:擬定貫標認證計劃、開展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審核規范的教育培訓、評價企業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兩頭即初始狀態評審、體系設計等等。
企業在建立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時,首先應根據審核標準,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擬定一個詳細的貫標認證工作計劃,計劃可以采用倒排時間表的方法進行,但要把握好時間節點,以便控制進度。
計劃制定后就要分層次(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分階段、循序漸進地開展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審核標準的教育培訓,而且必須是全員培訓。
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展初始狀態評審,這是建立和實施體系的一項基礎工作,通過初始評審可以了解企業現有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現狀,為體系建立提供依據。環境因素和危險源辨識、評價是初始狀態評審階段的一項重要工作,它是體系的核心要素,是體系運行中的重要環節,關系到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方針、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的制定、運行控制以及監視測量等要素的實施和運行,因素,環境因素和危險源的辨識工作應花大力氣,扎扎實實自下而上展開,做到全員參與,在辨識環境因素和危險源時要考慮三種時態、三種狀態和七種類型以及企業的常規和非常規活動、所有的設備設施和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的活動等等。
最后根據初始評審的結果,制定方針、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并補充、完善、明確企業的組織機構與職責以及體系的職能分配。
二、體系文件的編制
體系文件是企業建立并保持體系有效運行的基礎和綱領,也是進行審核的重要依據之一。企業建立體系的過程,主要體現在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的制定、執行、評價和持續改進上。所以,正確地進行體系文件的編制,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基礎工作。
編寫體系文件時要切記“寫你要做的、做你所寫的、記你所做的!币簿褪钦f,審核規范要求的要寫到,文件寫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證據而且要有效。在進行文件編寫時,應按照審核規范條款的要求編寫,審核規范要求的,在體系文件中要體現出來,同時要密切結合企業活動、產品和服務的特點,充分反映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兩頭,要與企業原有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協調,避免相互矛盾。
一般來說,體系文件結構分成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文件三個層次。管理手冊是綱領性文件,通常是對管理體系審核規范中的全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進行描述;程序文件是管理手冊的支持性文件,以手冊為依據,并從體系的整體出發,進行統籌策劃、系統編寫,按照審核規范的要求,有11個要求應建立并保持程序;作業文件是程序中某些條款的細化或補充,以使各項活動更具可操作性。由此可見,在文件編寫時要處理好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文件之間的接口,做到接口明確、結構合理、協調有序,避免不協調或職責不清。
三、體系試運行
體系文件編寫完成后,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就進入試運行階段。體系試運行就是體系的磨合期,試運行的目的是要在實踐中體驗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通過實施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文件,充分發揮體系本身的各項功能,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的根源,采取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糾正各種不符合,達到體系持續改進的目的。
試運行階段,企業第一件要做的工作就是體系文件的培訓,要按照培訓程序的要求對全體員工實施培訓。通過培訓,要使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掌握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的原理、原則、功能及控制的方法;中層管理人員掌握手冊、程序文件等體系文件的工作內容;一般員工掌握各自崗位的操作程序、標準和規定。
按照程序規定,企業要對體系文件的適用性和執行情況、環境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況、職責的履行情況、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測量是否按規定執行、重要環境因素和危險源的控制情況、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符合性等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有不符合,應及時分析產生的原因和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各崗位不僅應了解和掌握尖急處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知道發現問題或事故的報告途徑,必要時,按文件規定進行應急程序的試驗和演習。
體系的運行涉及企業從多部門,各項活動難免地會發生偏離審核規范的現象,針對這些問題,企業要利用信息管理系統對異常信息反饋和處理,對體系運行進行動態臨近,及時對出現的問題加以協調、改進,完善并保證體系的持續正常運行。
四、內部審核與管理評審
企業在建立體系進行運行過程中,會面臨文件化的體系能否正確實施,實施的效果如何,是否能達到方針目標要求的問題,這就需要企業建立自我發現問題、自我完善和自我改進的機制。
內部審核是企業按照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審核規范、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體系文件等對所建立的體系是否符合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的標準要求而進行的檢查和驗證。通過內審可以對建立的體系有一個公正的評價,可以對體系的不符合或不完善的地方及時開出不符合項進行糾正,以促使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內審的結果是管理評審的輸入內容之一。
管理評審是由最高管理者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依據內審的結果、方針、目標的實現程度,以及針對企業客觀環境的不斷變化對體系的整體狀態作出全面地評價,目的是確保體系的持續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新的要求方向,以實現體系的持續改進。
五、體系貫標認證的幾點體會:
1 領導重視是關鍵
貫標認證工作是對傳統管理的挑戰,必然會與傳統的習慣方式產生矛盾,只有領導統一思想認識,親自掛帥,才以保證貫標認證工作的順利開展。
2 加強培訓是根本
體系管理是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這就要求企業根據每個層次和職能所需進行層層培訓和全員培訓,通過反復培訓提高職工的環境和安全意識以及具備完成任務的能力。
3 運行控制是保障
運行控制是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實際的運作過程,也是逐步實現方針、目標的過程。運行控制主要內容是控制、檢查、不符合與糾正措施,只要重視了各個過程環節的動態管理,就能確保體系的正常運行,就能取得安全和環境績效。
總之,企業建立體系取得認證證書不應該是最終目的,而是應該通過認證,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不斷推動企業管理的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