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具有成熟的市場經濟制度,最近幾年經濟一直保持連續遞增的趨勢。澳大利亞的就業人數約1000萬人,并具有較低的失業率。和大多數國家相比,澳大利亞的職業安全健康的情況相當不錯。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資料,澳大利亞的職業安全健康水平在全世界排名第7位。
澳大利亞每年有2000多人因工死亡,大多由職業病引起。每年有5%的從業人員遭受工傷或職業病的折磨。據統計,社會、政府、雇主和工人們處理職業健康問題的費用要占GDP的4%以上。
最近幾年,澳大利亞工傷事故的發生率一直保持持續下降的趨勢。在2000年開始實施職業安全健康國家戰略前的5年里,工傷事故的發生率呈20%的幅度遞減,可是我們仍舊面臨著一些嚴峻的問題。
首先,工傷事故率仍舊太高,并且下降的速度趨緩。人力資源損失和經濟損失都過高。
其次,職業安全健康狀況不好的工業部門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
第三,不能很好地整合國家、州和地區政府的資源,以避免不必要的代價、重復和矛盾。如雇主和工人團體傾向于關注本地區的職業安全健康問題,而不是關注國家整體職業安全健康狀況的改善。
早在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就認識到制定職業安全健康國家戰略的必要性。因此,一部由澳大利亞議會制定的法律確立了三方組成的國家職業安全健康委員會。該委員會是國家政府部門和8個州及地區的各個政府部門、雇主和各協會的主要聯合體。該委員會是一個研究國家職業安全健康問題,確定國家戰略和指導各行業、各領域提高職業安全健康水平的國家級機構。它建立了一個國家數據庫,管理和協調研究項目,改善國家標準和澳大利亞聯邦體制內各種權限里的法律規范。
2000年,安全健康委員會決定實施國家職業安全健康戰略,共分2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試行計劃,它有助于負責任的政府部門、雇主團體和聯盟更好地在國家職業安全健康問題方面展開合作。
2002年,這一戰略進入第二個階段。一是對澳大利亞職業安全健康成績進行細致和全面的分析;二是向主要的參與者進行廣泛的咨詢。
第一步,實現澳大利亞的工作場所零死亡、工傷和職業病。作為一個過渡階段,該委員會設立了兩個前期目標。第一個目標是到2012年以前,工傷事故的發生率至少要減少40%;第二個目標是用10年時間,到2012年前死亡事故的發生率至少要再減少20%。
第二步是決定這個戰略實施的重點。安全健康委員會設立了5個實施重點。
第一個重點是關注事故高發和危險性大的行業。資料顯示,在澳大利亞,最容易引起工傷的3種危險是:肌骨骼紊亂;跌落、滑落、摔倒;被物體擊中。因此,它們成為人們集中注意的領域。我們同樣關注另外4種危險性較大的行業的職業安全健康改善情況。它們是運輸業、建筑業、制造業及衛生和公共服務業。澳大利亞大約50%的傷亡事故發生在這些行業。
為了對付這些危險,該委員會現正在進一步完善手工操作、建筑業安全健康(特別是預防跌落)以及道路交通和鐵路運輸業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面的國家標準,并在衛生行業預防疲勞方面確立最佳的實踐計劃。
第二個重點是提高企業操作人員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人員的技能。安全健康委員會相信,如果沒有對工人、檢查員、管理者和企業主進行職業安全健康方面的良好教育,那么就不能取得持續的進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安全健康委員會為職業培訓提供了相關的資料。委員會同樣和各大學與專業團體進行合作以提高工程師、建筑師和其他設計師的職業安全健康技能。另外,近期他們還幫助學校在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學習良好的安全行為規則和法規。
第三個重點是更加有效地預防職業病。在澳大利亞,職業病是工作中引起死亡的最大原因。委員會正在關注8種職業病。它們是癌癥、慢性肌骨骼紊亂、肺病、皮炎、心血管病、精神紊亂、寄生與傳染性疾病和工作噪音引起的聽力失聰。安全健康委員會從去年底開始,禁止使用石棉,對于現存石棉產品,也正在督促地方政府用法規去規范使用,并指導使用石棉產品者如何檢測工作場所空氣中的石棉含量。安全健康委員會最近宣布了一項預防工作場所肝炎和艾滋病傳播的新的實踐法則。一部預防噪音污染的國家標準也正在修訂。
第四個重點是在源頭上預防工作危險。安全健康委員會最近一項研究表明:澳大利亞40%以上的工亡事故可以通過源頭上的預防而避免。首先,設計者在設計廠房、建筑或其他設備時就必須對職業安全健康法規有足夠的了解。其次設計者和客戶之間必須有良好的溝通。審核者也必須注意這些問題,安全健康委員會正在領導澳大利亞這一領域的工作,以通過實際指導、教育、培訓和調整來提高設計的安全性。
第五個重點是加強政府對職業安全健康工作的影響。安全健康委員會認為,政府可以通過制定和修訂政策,要求各級政府承擔在他們所轄機構內實現國家職業安全健康戰略目標的責任;通過政府采購,確保政府的商品和服務供應商擁有和維持良好的職業安全健康成績。通過這些手段來加強政府在職業安全健康領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