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008 大唐淮南洛河發電廠 潘懷抗)
【摘 要】本文從理論的高度提出了企業安全管理的理念,結合實際工作的經驗和企業安全管理的現狀,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與電力同行探討。
【關鍵詞】以人為本 安全生產的基礎 重視人的生命 企業安全管理
企業的安全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業生產歷來強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人的因素在安全生產中往往是決定性的因素,如何把對人的管理引入安全管理之中,運用人的智慧、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豐富的經驗,不斷地夯實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班組,是企業的細胞。它是企業一切工作的最終著力點,因此,搞好班組安全工作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班組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在生產力三大要素中,人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躍因素,搞好班組安全工作必須“以人為本”才能切實保證安全生產。
“以人為本”充分調動人的積極因素
樹立“以人為本”,首先要求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自身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企業的每一位員工,不論他在企業管理鏈條中承擔什么職責,他都是一種人力資源,要使人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我以為應當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重視對員工的教育培訓、企業決策透明和職工參與
為了充分調動員工的潛能,企業首先要將必要的生產和管理知識,傳授給企業的每一位員工,要重視對員工的教育、培訓,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企業的每一位員工的素質提高了,掌握了過硬的技術和本領,才能在生產中運用自己的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奠定安全的基礎,避免因技術技能的因素造成安全差錯,帶來安全風險。企業的負責人也必須懂得對每一位員工進行文化、業務教育是企業應盡的義務,是企業搞好安全的基礎工作,而不是多余的浪費,是對員工的恩惠,因此企業的教育培訓計劃應當是企業發展計劃的組成部分。
企業決策要有足夠的透明度,而要做到這點必須加快和暢通企業的信息流,充分利用當代的網絡技術,高科技,走群眾路線,遇事同群眾商量,尊重企業的每一位員工,把他們視為企業的寶貴人力資源,只有尊重人、愛護人,才可能給員工一種對企業的歸屬感,才能激發員工從內心深處為企業安全著想。
員工參與決策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企業的治理法規中應當有所規定,應當讓職工說話,鼓勵職工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作為自己的觀點提出,每位職工都有對影響人身和設備安全的隱患檢舉、控告、上訴的權利。
第二,為企業員工搭建充分展示其聰明智慧的舞臺。
隨著電力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電力工業的工藝過程中更多地不是體力勞動了,自動裝置、控制設備、計算機大量應用于各領域的技術和管理之中,每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可以更多地發揮自己的智力潛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企業應當為發揮員工的智慧提供廣闊的平臺和條件。通過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小發明、小創造等方式為提高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率發揮過作用,為企業的安全生產奠定基礎,今天我們提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就要為他們提供這樣的條件,鼓勵職工多為企業安全生產獻技獻策,充分依靠職工群眾共同搞好企業安全生產。
第三,創造和諧的氣氛和良好的人際關系
企業作為經濟組織的基本功能,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成為其重要的內容,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包括團結友愛的愛心,坦誠豁達誠信,互幫互助的友情,刻苦好學的氣氛。
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有助于安全生產,人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下,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工作就可以抑制諸如:煩躁、壓抑等不良情緒的產生,而不良情緒也是一種安全的隱患,它的存在極易造成事故的發生。
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設備的和諧,人與檢修環境的和諧,都將為企業的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的基礎。
第四,加強班組建設,提高班組成員的綜合單獨作業能力。
加強班組建設,提高他們的綜合單獨作業能力,是搞好企業安全管理的基本功,作為發電企業,大量的作業是落實到班組的,班組是企業管理的細胞。
加強班組管理,關鍵是選好班長,班長選用要突破過去的老經驗老模式,要選派有學歷、懂管理又有一定專業特長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技師和高級技工擔任。一個班組安全工作的好壞,從一定程度上講和班長的工作思路、作風、能力有很大關系,必須引起重視,要從德、才、能、勤等方面考核對班長的選拔和任命。把好用人關,構建安全工作第一道基礎防線。
班組成員的綜合單獨作業能力是影響企業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別是像熱控這樣的分場、班組,許多時候,現場缺陷的消除是對班組成員綜合單獨作業能力的考驗。許多時候,如夜間消缺,緊急處理,不可能做到事事都兩人以上合作,而熱控的工作性質又要求處理缺陷快速、及時、準確。隨著計算機技術和DCS技術的應用,技術上的不過硬,一知半解,或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安全事故的發生。這樣的例子,可以隨手捻來。
“以人為本”把重視人的生命視作企業安全管理的第一需要
我國長期推崇的是 “國家財產高于一切”的處事原則,人的生命和健康與“事業”、“主義”相比往往顯得黯淡,這些都反映出我國“安全文化觀念”的落后。
企業安全管理的理念,首先是要把員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當人身安全與經濟利益或其他的安全發生沖突時要無條件地服從人的生命,勞動者的勞動條件的改善,職業疾病的防治,生產環境的優化,生產工具設備的技術進步,確保人員安全的各項制度、措施的落實都應當是安全工作部門的職責。
其次,對于設備和系統發生的事故要客觀地對待,我們在過去一段較長時間內對電業安全的責任壓得太重。各種考核使得班組工作人員在設備缺陷處理和日常工作中背負很大的壓力去工作。
一方面,他們要及時地消除設備故障和存在的缺陷,另一方面,他們又要承擔由此消缺行為可能帶來的人身傷害、設備損壞和隨之而來的經濟考核、個人金錢的損失,名譽的損失等諸多方面的影響。
尤其像熱控保護這樣的專業,一點不慎就會造成停機、停爐甚至人身傷害的發生。
而缺陷的考核等制度的嚴格執行使得夜間消缺頻繁,基層一線人員的匱乏不可能安排很多人值夜班,這樣,就形成了夜間消缺往往是一個人單獨處理的局面。一方面,考核制度的制約,一方面,夜晚消缺人員不足,工作環境照明等條件的制約,尤其是有些缺陷的消除往往涉及到高空作業等難度較大的工作,這樣就使得安全工作陷入到一個尷尬局面——不干不行,干也不行。
因此,從關愛生命,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有必要在安全管理和各級領導形成一種共識:對諸如個別“火檢”等夜間發生的故障,在不影響運行的情況下,可以采取靈活務實的處理方法,如從軟件上“強制”,完善邏輯等方面入手,等待白班處理等措施,而不必要強求在夜間必須將缺陷消除。(真正影響安全運行的緊急情況除外)。
電業是一個高事故風險的行業,設備的損壞往往不是一個工位的暫停工作(如機械加工業那樣),而會殃及整個電網,造成多個工位的暫停工作,甚至會影響到系統,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我們應該從大量的事故中,提煉出事故的統計規律,而不過分強調某一個人的責任。因為,一個好的制度設計可以較好地避免因為個人違章而招致事故的可能。
生產安全是“以人為本”的重要內涵:“以人為本”就需要重視人的生命權和健康權;“以人為本”就要遵循“生命第一”的原則;“以人為本”就要將安全納入優先發展的戰略;“以人為本”就要將安全目標置于全面小康的重要地位;“以人為本”就要協調好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生產安全是“三個代表”思想的具體體現:生命安全與健康保障是人民最基本的利益;先進生產力需要較高的生產安全水平來體現。
因此,安全生產關系到社會穩定大局,關系到社會經濟快速健康持續發展,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的成敗。
參考文獻:
1.《安徽安全生產》 2005/7(總第174期) 淺談安全生產與公共管理、企業管理的關系 韋立群
2.《電力生產安全管理規定匯編》中國電力出版社
3.《檢測技術與應用》中國電力出版社
4.《火電廠過程控制》中國電力出版社
作者簡介:潘懷抗(1966- ),工程師,從事電廠熱工檢修工作。
通訊地址: 安徽省大唐淮南洛河發電廠熱控分場
郵政編碼: 232008
聯系電話: 0554-2526155
上一篇:西氣東輸管道的風險評估
下一篇:注重安全 關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