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和物質財富的日益增長,各行各業對安全的要求和全民自護的意識越來越高,“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必將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和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使“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自身也將得到更快的發展。
我國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目前面臨的機遇
去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位辦在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后確定了新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該目錄的制定是以科學的事物本質屬性和主要方法特征以及主客觀辯證統一的學科科學技術體系為基礎,以專業人員所從事的特定業務方向為目標,故確定后的新目錄的體系框架具有相當強的學科科學性、專業系統性、人才實用性、市場兼容性、發展擴延性等科學性質,從而改變了過去以行業為基礎劃分專業,又以專業為基礎劃分學科的傳統做法。盡管學科與專業的數量被較大程度地壓縮,但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專業仍涉及到管理、機械、土木、礦業、交通、運輸、航空、林業、醫藥等各個學科領域。該目錄對拓寬口徑培養面向21世紀高質量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在國家標準GBT13745-92《科學分類與代碼》中,“安全科學技術”已被列為一級學科,其下列有“安全科學技術基礎、安全學、安全工程、職業衛生工程、安全管理”5個二級學科和20多個三級學科,與管理工程學和環境科學并列為綜合一級學科。還有,在《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中,安全科學與環境科學也并列為“X”大類目。這些都充分顯示了我國學科分類研究工作者已充分認識到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為綜合科學學科的本質屬性和重要特征,也是對安全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廣大安技人員多年不懈為之奮斗的工作成果的肯定和鼓勵。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成為一級學科,必將極大地推動我國安全科學分支學科理論的快速發展,促進高層次安全科學人才的成長,提高廣大安技人員的水平和全民的安全素質,從而更好地實現安全生產和生存。
事實上,我國目前安全科學與工程的學科體系、軟硬件條件和人才儲備等已具有一級學科的實力和滿足一級學科的條件[1]。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已設有勞動安全衛生監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礦山安全衛生監察和代表國務院進行“安全生產綜合管理”的職能部門;中國勞動科學研究院等設有專門的科研所和事故調查分析技術中心;在中國科協有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及各省市部門的分會;各部門設立的勞動安全衛生專業技術研究機構達50余所,承辦的專業技術刊物100余種:各省市都設有勞動安全衛生專業技術研究、檢測、檢驗機構;有相當數量的勞動防護用品、安全儀器設備生產企業;國家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安排的科研經費逐年有所增加,“八五”期間國家投入的研究經費約2億元,近7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防災、減災課題有500多項;每兩年有數百項科研成果申請勞動部等部委的科學技術進步獎等;開辦“安全工程”專業的大專院校近50所,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近70個,博士學位授予點有20多個,博士生導師已有70多名[3]。這些巨大的成就標志著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具有堅實的基礎、良好的發展機遇與美好的發展前景。
我國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目前面臨的挑戰
在充分肯定我國安全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巨大成就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自身的屬性和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和面臨的各種挑戰。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綜合性的確可以與管理科學和環境科學相提并論,但目前仍有許多方面不可同論。主要反映在以下幾點:
1.管理科學作為一門綜合科學,進行系統的研究和應用已有近一個世紀的歷史,現代管理科學包含的內容極其廣泛,其作用及產生的經濟效益之巨大已為世人皆知;而現代安全科學的快速發展期在我國還不到20年的時間。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安全科學遠沒有管理科學廣博,人們往往認為各種經濟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僅僅是管理和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已。因此,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綜合科學在中國的根還不很深。
2.由于安全自身的屬性,如“偶然性”、“隱蔽性”、“模糊性”、“交叉性”、“多因素性”、“軟效益性”等,使許多人對安全科學的作用認識不足,認為安全科學的作用遠不如管理科學的作用大和直觀,甚至不如環境科學的作用直觀易見,涉及面廣。
3.目前我國的物質財富還不是十分豐富,而且人口眾多,人的生命還“不很值錢”,人們的自護意識和文化還不強,全民族的安全文化還不高。因此許多人對安全問題及其防患的認識非常膚淺。這也反映了不少人對安全科學與工程的意義認識不足。
4.安全科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在多方面都被人們視為“軟”科學,但安全科學“軟”的程度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更甚,事故不可知論在許多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沒有認識到安全工作的極大經濟效益,因此,也導致安技人員的地位和作用提不到相應的高度,許多單位將老弱病殘人員推到安全工作崗位上,許多單位中的安環科處仍是最薄弱的科處。
5.由于目前安全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成果“軟”的多“硬”的少,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而許多“硬”的成果又結合于設備中,于是人們很自然地將其認為是設備制造的成果;加之安全問題的多因素性和“隨機性”,因此,不少人口頭上說應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但實際上又不愿在安全上投資,存在很大的僥幸心理。一旦事故發生后,又后悔莫及。
6.安全法制法規及監察體系還不完善,特別是在當前向社會主義市場機制轉化的階段,安全法制法規和監察制度的實施仍有很大的困難和差距。
7.目前國家、社會、個人對安全投入的資金相對還極少。
由于上述主要原因,我國安全科學與工程的發展仍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才能成為一門像數理化一樣深為人知和深為人需的學科。
我國安全科學與工程在新世紀的發展重點
根據以上論述,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1.國家應加強全民安全意識和全民安全科普教育,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的進程。強化安全意識應著重強調安全第一和預防為主的原則和安全的經濟效益、安全工作的社會化、安全的法律和道德、安全工作離不開安全科技和安全管理方法、安全工作具有長期性等方面的內容。現在,世界發達國家的安全文化已從狹義的勞動安全文化擴延到衣食住行領域的廣義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在質量、保險、減災、環保等領域已產生重要影響,在國家的法律和各種重大發展規劃中均具有重要地位。我國在這些方面不能落后于其他國家。
2.安全科學急待由“軟”科學向“硬”科學轉化。因此,開發安全設備和新型勞動保護用品,使勞動保護實現產業化等是安全科學與工程“硬”化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要堅持安全科學理論(如工業災害控制及危險性分析、安全系統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人機工程、安全行為科學、安全經濟學、安全文化等)的研究和實際應用緊密結合。
3.加強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安全衛生的法制法規和監察體系。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已有多種所有制,現行的部門法規法制對非國有企業已不適用。某些個體企業老板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不重視和不購置工廠的安全衛生設施,安全衛生管理意識極為淡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無力出資彌補過去形成的勞動安全衛生欠帳。隨著行業職能的改革,其勞動安全衛生管理職能也應改變。完善和統一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法律法規迫在眉睫,勞動安全衛生的認證和監察工作有待很好地解決。
4.安全經濟學急待定量化地深入研究,安全經濟效益必須得到法律的承認。由于安全的效益可分為直接效益、間接效益,而且它與社會、政治、環境、時間、范圍等因素密切相關,故當僅考慮某一因素時,其經濟效益的計算結果遠比實際小得多。目前對事故的分類一般有按傷害程度、一次事故傷亡人數、人員損失的勞動日數、致傷原因、管理因素等多種分類方法,但這些方法都不能反映安全工作的綜合經濟效益,因此建議用事故造成的綜合總經濟損失作為事故分類和評價的主要方法,并在法律上加以承認,以引起人們對安全經濟效益的重視。
5.推進集體、個人風險抵押制度的進程和法律化。風險抵押體現了安全經濟學的實質,可以約束企業和個人的不安全行為,使人們主動學法、守法,使安全管理由被動轉向主動,使個人和集體對安全的被動保險變為主動保險,從而推動企業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促進勞動安全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增強人們的安全價值觀,包括安全的戰略觀、市場觀、服務觀、競爭觀、素質觀、信息觀等。
6.國家應根據宏觀的安全效益和指標決定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研究與開發的投入!鞍宋濉逼陂g我國各類事故的死亡數據統計分別為1991年79442人,1992年85762人,1993年94577人,1994年99636人,1995年103502人[2]。如果一個人的生命以國際民航的保險金計算,則我國每年因發生各類事故死亡的直接經濟損失為數百億元,間接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算。這與“八五”期間國家在安全領域投入約2億元的指標比較,后者顯然太少。
7.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的人才培養的原則應該是以專業學位人才為主、以科學學位人才為輔。由于各種安全事故均隱藏于各種生產活動中,安全工作者只有比工業生產管理人員更內行、更熟悉業務,才可能發現潛在于生產活動中的各種不安全隱患。如果安全工程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與專業相結合,則很難發揮其對安全的作用。安全工程專業培養的人才必須具有優秀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除了掌握通用的基礎知識、相關理論和專業課外,更重要的是造就一種能綜合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以便在從事的工作中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很快精通業務。就目前我國的安全狀況和安全屬性及安全工程專業的教學計劃而言,筆者認為不應該太強調安全科學與工程的獨立性。從解決實際安全問題而論,一個具有工學學士學位并具有數年工作經驗的人再拿一個安全工程碩士學位可能比較容易,而且其實際解決安全問題的能力要比一個直接在安全工程專業拿到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人強;反過來,拿到安全工程學士學位的人再去拿一個其他工學碩士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如果片面地強調安全科學與其它學科的獨立性,而且在人才培養計劃上也強調獨立,則培養出來的安全學科人才可能像“萬金油”一樣,到處都需要一點,但都解決不了太大的問題,這是大家所不希望出現的。因此,筆者建議多從其它工程專業招收安全工程專業的碩士生、博士生,并可多辦一些來自其它工程專業的在職工作人員的安全進修班。全才是更有用的。
筆者堅信,有新世紀中,隨著我國國民物質和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自護意識和對安全的投入必將會加強,安全科學與工程將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和發揮更大的作用,其自身也將得到更快的發展,前景非常光明!
參考文獻
[1]劉潛,王東巖。關于“安全科學與工程”應單列為一級學科專業的調研報告,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7.7(6):5~8
[2]徐德蜀等,關于制定《二十一世紀國家安全文化建設綱要》的建議《摘要》,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7.7(4):59~62
[3]國家教委高校學生司編,1998全國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
上一篇:運輸企業如何保障駕駛員行車安全
下一篇:安全管理重在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