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構建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提高檢修安全保障能力

2009-04-0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攀枝花新鋼釩股份有限公司維檢中心(原檢修中心)于2008年11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是新鋼釩公司設備管理體制改革、開展檢修資源整合的產物。維檢中心各檢修車間主要由煉鐵廠、煉鋼廠、軌梁廠、熱軋板廠、冷軋廠、攀宏釩制品廠和原線材廠等七個單位檢修系統人員劃轉集中后組建而成,現約有員工1400余人,隸屬于新鋼釩公司管理。主要負責新鋼釩公司在線設備的搶修、日修、定修等保產檢修、設備所需的零星備件加工、構件制作及備件修復等工作。

    一、構建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的背景

    維檢中心生產經營本質決定了安全管理特色:首先,維檢中心設備檢修業務范圍涉及冶煉、軋鋼和釩制品工序,作業性質上存在點多、面廣、戰線長的顯著特點;其次,檢修任務涵蓋新鋼釩公司重點、關鍵產品生產線,決定了維檢中心保產性、應急性工作的重要;其三,檢修工作本身所固有的高風險、高危害以及檢修作業中不可避免地觸及或接近生產性危險源點,導致維檢中心現場作業安全管控的難度較大。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場特種危險作業多。檢修人員日常作業經常涉及到電氣、起重、高空、電氣焊割、高空架設等特種作業,部分特種作業的技巧性和技術含量高,對職工個人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安全風險很大。

    2、多工種協同、配合作業項目多。絕大多數檢修作業需要多個工種或多個車間協同作業,主要由鉗工、電工、指吊工、架工、電氣焊工等諸多工種,各工種之間的協作、危險告知以及應急避讓等潛在的安全風險不容忽視。

    3、危險作業方式較多。據2008年初統計,煉鐵廠、煉鋼廠、軌梁廠、冷軋廠、攀宏釩制品廠等單位檢修車間的危險作業方式達80余項,其中車間級危險作業方式70余項,廠級危險作業方式有10余項。主要有登高立體交叉作業、吊裝作業、密閉容器(管道)內作業、帶電(高低壓)作業、煤氣區域作業等高危、高風險作業,現場安全監控的難度大。

    4、檢修作業現場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種類多。主要有高溫、噪聲、高濕、粉塵、煤氣、氮氣、乙炔、蒸汽等有毒有害氣體以及化學品(如酸、堿、苯、氨等)、放射源等職業危險有害因素,對職工安全健康有較大影響。

    5、生產作業現場不確定性因素多。主要體現在關鍵生產設備的保產性臨時搶修作業任務多,作業時間和地點存在較大變數,給安全管控造成一定難度。

    6、作業環境情況復雜,作業人員臨近或接觸生產現場危險源的情況較多。維檢中心完成檢修資源整合后,檢修作業人員對公司各個生產現場的主要危險源和危險因素都將有所接觸,現場環境復雜。

    7、安全文化、管理模式融合過程漫長。維檢中心新成立,各生產廠劃拔檢修車間在安全環保日常工作中存在文化、習慣的差異,人員、機構運作需要較長時間的融合期,同時改革期間人員、機構的調整和變化也必然對職工情緒造成一定影響。

    8、檢修協力管理難度較大。維檢中心所轄檢修協力人員包括攀冶機電、攀冶修建、中冶實久機裝、中冶實久電裝和鋼企工配等五個單位,協力單位安全管理薄弱、人員的安全綜合素質普遍偏低以及協力人員流動頻繁,致使檢修協力安全管理的難度較大。

    9、安全保產壓力大。維檢中心主要工作任務是保障公司在線生產設備的搶修、日修、定修等檢修,工期和質量直接影響公司主要產品的生產任務,安全保產的任務重、壓力大。

    二、構建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的內涵

    (一)融合安全管理理念,健全三級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形成固有安全文化。

    (二)承接國家、地方法律法規和新鋼釩公司安全環保標準,建立健全維檢中心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三)建立健全安全環保管理體系,完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控網絡。

    (四)提升安全技術、技能水平,增強事故預控和應急救援能力。

    (五)確保安全投入,提高安全裝備水平。

    三、具體做法

    (一)構建分工精細、責任明確、多層受控的安全環保管理體系

    1、理順安全環保管理流程。按照 “一級管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安全管理流程,形成目標、任務、職責、流程、權限互相協調配合的有機整體。一是建立健全各類安全管理制度,在有效承接公司安全環保標準的基礎上,制訂《安全環保實施細則》、《崗位安全技術規程》等13個安全環保實施細則或管理辦法,夯實安全管理法制化基礎;二是堅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和“管生產(工程)必須管安全”的管理理念,落實各級各類人員安全管理責任和管理內容,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三是規范安全信息流程,規范安環委(安環辦)會議、安全環保例會、車間安全環保領導小組會議、班組安全環保小組會議以及班組周安環活動等安全環保會議或活動,確保各級安全管理信息通暢;四是切實抓好安全環保管理體系文件的管理,嚴格按照“記所做”、“做所寫”的要求,各級各類臺帳、記錄做到完整、清晰,確保安全環保工作可追溯性。

    2、建立安全環保三級安全管控機構。成立以維檢中心安環委為核心的三級安全管理機構,明確各級機構成員和管理內容。目前維檢中心有中心安全環保管理委員會(簡稱安環委),安全環保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安環辦),車間安全環保領導小組和班組安全環保管理小組等安全環保管理組織(見圖一)。

    3、逐級落實安全環保責任,形成“部門履責、人人履責”管理氛圍。按照“層級管理”的原則,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科學確定地各級領導、各類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在檢修工作中的時空位置及應負的安全責任,完善安全責任網絡。在此基礎上,明確中心級領導、科室(車間)級領導以及班組長、崗位人員的安全環保責任制。其次中心領導按照生產工藝流程分區域、專業包干到各個檢修車間,直接領導或督促各車間安全管理責任的落實。其三是在各職能科室實行專業對口負責制,如保衛科負責消防、交通和危化品管理,黨群系統負責黨員安全環保責任區、安康杯、青安杯活動管理,進一步強化專業安全管理。

    (二)強化安全環保體系運行控制,實現檢修安全全過程受控管理

    1、嚴格執行檢修安全風險和危險源(危險作業方式)辨識分析,落實管控措施。結合各車間危險(環境)辨識和崗位安全評價,確立檢修業務涉及各生產區域的危險源,根據危險源的性質、特點以及對檢修作業造成的危害確定應采取和實施的保障條件,在此基礎上利用安全與評價方法制訂緊急或特殊狀態的應急救援預案。以此保障危險作業方式安全、可控。

    2、推行安全標準化作業制度。維檢中心推行安全標準化作業工作的原則是:突出重點(試點車間)、整體推進(其它車間);注重工作質量,講求實際、實用、實效,按照“分級管理、分級控制”的原則,以實現作業全過程有效安全管控為準則;按主體生產(工藝)流程、關鍵設備、輔助生產設備檢修作業為主線,以危險作業的安全標準化為突破口,逐步、逐層次實現全部作業的安全標準化;實現與生產廠安全標準化作業的有效對接;安全標準作業是KYT活動的進一步深化,與其它現行有效的安全制度、辦法(如KYT活動等)不相抵觸,同時使用。截止2008年12月份,維檢中心共制定并實施安全標準確認卡91個,其中車間自行制訂85個,中心統一制定6個。

    3、推行中心級日檢日報、車間級日檢周報制度,促進安全隱患有效治理。

    ⑴維檢中心中心級日檢日報即由中心安全環保科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每天針對全中心所有檢修項目進行的巡回檢查;車間級日檢周報由車間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針對車間檢修作業項目進行的巡回檢查。在檢查內容上采用“四查”方式,包含檢修標準化作業、違章違制、班組安環記錄、安全隱患等各個方面,明確違章作業或不規范作業人員、檢查時間、被檢查檢修項目基本情況,同時對查出問題的糾正和整改作出具體安排和要求,達到檢查目的、方法和實效的有機統一。截止11月份共查出安全環保隱患1121項,并按照“四定三不推”原則安排了整治。通過系統的、有組織、有步驟的、不同類型的檢查,及時發現不安全行為、狀態和缺陷隱患,從而予以彌補和整治。

    ⑵在檢查方式上采用領導和群眾相結合,普遍與專業相結合,日常與定期相結合,利用自查、互查、上級查的方法,拓寬檢查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檢查方式,杜絕走馬觀花、檢查盲點的情況出現,實現安全檢查的系統性、全面性。

    ⑶實施安全隱患滾動整改和獎勵制度。對檢查發現的各級各類安全隱患實施滾動安排、滾動檢查、滾動整改,直至整改完畢的方法,落實整改責任人和完成期限,確保各項安全隱患能夠有效治理和受控;二是制訂《安全環保隱患整改獎勵及考核辦法》,促進檢修員工查找、治理安全隱患的積極性、自覺性,自2008年7月份實施獎勵考核辦法以來,累計對253項安全隱患進行了整治,獎勵18070元。

    4、建立健全安全環保績效考核制度,推進安全環保不符合經濟考核。一是強化“三違”管理,完善事故考核辦法,制訂并嚴格推行違章考核和記分制度,2008年針對事故、違章考核24起,考核金額32803元。

    5、按照“等同管理”原則,強化檢修協力安全管理。一是制訂《檢修協力管理實施細則》對人員資質、安全教育培訓、現場安全管控、安全環保事故處理等方面做出了規定和要求;二是簽定針對協力的專項安全協議,明確安全管理的主體和客體,細化安全管理細節;三是定期召開檢修協力管理專題會議,會同檢修協力單位、主管科室(車間)共同研究管理狀況,制訂階段性工作目標,安排具體措施。

    (三)開展喜聞樂見的安全教育。安全文化教育目的是幫助職工正確認識和掌握安全生產規律;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術水平;自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令;認真遵守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從根本上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維檢中心安全教育側重于解決好以下問題:

    1、教育對象。一是維檢中心各級領導,尤其是對新任領導干部必須進行崗前安全學習;二是作為生產第一線最直接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的班組長的安全教育;三是新入廠人員的安全教育,重點以規章制度、生產現場、危險源點及不安全因素為主要內容;四是調崗、復工人員及“節后收心”的安全教育;五是在采用檢修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產品等“五新”前由于員工對作業的危險因素預知能力低,缺乏經驗易發生事故而進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崗位的上崗安全教育;六是特種作業安全教育,執行《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嚴格持證上崗;七是安全繼續再教育,隨著科技更新和生產發展以及時間、環境的變化,學習安全管理知識,借鑒安全先進經驗和現代安全管理技術,促使安全管理工作上臺階。

    2、教育時間。在時間上選擇:崗前、事故后現場、“五新”投用前、檢查發現有不安全因素時的安全教育,以及強化每月安全生產例會、每周安全日活動、兩級安委會會議、班委會活動等定期安全教育。

    3、教育內容。以宣貫“生命無價、安康至大”安全文化理念為核心,在學習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及安全常識和安全檢查技術知識的基礎上,教育和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4、 教育方法。維檢中心在研究總結檢修作業實際的情況下,實行:在布置任務時進行危險預知,使安全教育日常化;在安全工作平穩時進行案例學習講座,有針對查找預防措施;在事故發生后現身說法,以消除安全教育的說教性;定期舉行事故演習,以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

    (四)安全管理重心下移,提高班組安全管理水平。檢修班組是檢修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終落腳點,維檢中心實施以管理人員現場監管、管理部門巡回督察的“安全管理重心下移”的管理模式,從下幾個方面抓好班組安全管理:明確班組安全生產目標;明確班組安全工作內容;明確特殊工種、一般工種教育內容;明確班前、班后會內容;明確周一安全日活動內容。著眼于嚴格規章制度,尊重科學,按照安全客觀規律工作,從班組管理的層面杜絕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做到防患未然。

    (五)建立開放透明、持續改進的監督機制。

    1、長效化內部監督機制的建立。在建立健全和逐步完善監控檢查機制、規章制度和不符合糾正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內部監督機制。一是規范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審核程序、內容和方法,組織人員參加公司安全環保管理體系內審員培訓班,建立安全環保管理體系審核機構,嚴格依據體系審核要求規范、科學地開展安全環保管理體系審核;二是安全環保檢查通報制度,包括中心局域網上中心級檢查結果日通報、車間級檢查結果周通報以及每日安全生產視頻會議通報三個方面,以達到信息溝通順暢、安全隱患整改及時的目的;三是嚴格執行安全環保隱患曝光制度,對檢查發現的現場拍攝違章違制照片整理后在每月安全環保例會和每季度安環委會議上曝光,以達到促進問題整改和糾正的目的;四是開展安全明星班組達標建設,通過量化考核標準、嚴格檢查評定并公示評比結果,促進班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安全明星班組達標率97.4%。

    2、開放透明的外部監督機制建立。一是以開放的態度對待公司及其他相關單位安全環保管理體系審核,不藏、不躲,力求發現和解決存在問題;二是每月對照公司安全環保管理體系運行月報、安全督察報告以及公司下發事故案例中發現和反應的問題,對照自身、舉一反三,相繼開展了班組基礎管理、應急救援體系等自查自糾。

    (六)構建預知預警及應急處理網絡,快速反應異常事件。一是在有效承接《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等新鋼釩公司預案地基礎上,結合維檢中心作業實際編制了《人身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7個管理預案和《物體打擊事故預案》等8個崗位事故應急預案。二是在中心級組織開展管理預案培訓的基礎上,各車間重點以作業區(班組)為單位進行崗位預案培訓、演練,提升崗位職工應急應變能力和事故處置水平。三是切實對培訓演練情況進行評價,修訂預案內容,各專業職能科室通過加強對各車間預案的審核、指導工作,著力提升預案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盡量突出預案執行層面上的具體化、細致化,以達到事故處置的快速、準確、有效的目的。

    (七)本質化安全技術措施的投入。維檢中心為增強作業現場本質化安全水平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一是借助于安全環保隱患整改和治理,努力改善作業現場安全程度,降低作業危害,2008年1121項安全環保隱患整改中,涉及現場環境條件改進和消除(降低)危害程度的達到了840余項,占到了總數的75%。其中253項屬于車間和崗位職工自查整改項目。二是努力提升安全工機具裝備水平,增強危險(危害)預知能力,2008年度投入64萬元為車間配備了68臺氣體報警儀(包含煤氣、氮氣、氧氣、氫氣等);三是為強化與各駐廠檢修車間的協調、聯系,在完善中心調度通訊系統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建設了視頻網絡系統,同時為便于現場作業人員的聯系配備了對講機,以避免檢修過程中因信息溝通失誤造成事故;四是加強事故應急處置的特殊勞動保護工作,為維檢中心各班組配置專業應急藥箱,便于現場應急處置,強化接觸酸堿、釩塵、高溫等作業現場人員的勞動保護,配置防酸服、阻燃服以及維生素的專門勞動保護用品。

    (八)安全文化和職工隊伍建設。一是利用中心局域網、安全簡報以及信息快遞等中心內部媒體資源廣泛開展安全環保宣傳教育;二是通過組織開展安全討論、主題班會等,促使職工深入思考安全現狀,討論安全形勢;三是通過中心、車間下發周安活動內容的辦法,引導和督促周安全活動扎實有效開展,做到“周周有主題、學習有效果”。

    四、主要成效

    通過課題的實施,維檢中心基本建立了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具體反映在:

    (一)經過新鋼釩公司兩次內部審核、國金恒信第三方外部審核,認為維檢中心安全環保制度完善、基礎扎實、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員工安全思想氣氛濃厚。

    (二)安全環保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降低。

    首先,從維檢中心安全環保事故情況分析,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見圖二。截止12月份維檢中心共發生各類安全事故17起,其中險肇事故2起,未遂事故12起,輕傷事故3起、傷4人,千人負傷率2.8%。發生的事故共有6類,其中:機械傷害3起,物體打擊3起,其它(摔傷、中暑)5起,起重傷害1起,電氣傷害1起,高處墜落2起。從圖二可以看出維檢中心人身傷害事故集中發生在上半年,2008年下半年通過中心上下的共同努力,實現了輕傷及其以上安全事故零的目標。

    其次,從新鋼釩公司近三年來檢修維護安全事故情況來看,維檢中心整體事故率明顯降低(見表一)。

新鋼釩公司2006—2008年維檢工傷事故情況統計表

年度

事故起數

維檢人員發生工傷起數

維檢人員

傷害程度

維檢人員發生

工傷占事故比例

維護

檢修

2006

35

7

6

14人輕傷

1 人重傷

37.1%

2007

34

9

5

17人輕傷

1 人工亡

41.2%

2008

30

5

3

9人輕傷

(中心4人)

26.7%

    從統計表可看出,2006年和2007年維檢人員發生的工傷事故起數均占到了總起數的近一半,說明維檢作業具有較高的安全風險,發生事故的概率也較高。維檢人員在近三年共發生35起傷害事故,其中40人輕傷,1人重傷(2006年軌梁廠機加工),1人工亡(2007年熱軋板廠維護電工)。反映了受傷害程度較重,且一起事故造成多人受傷的情況均發生在維檢作業過程中(共有4起)。2008年維檢中心成立后,通過狠抓嚴管,實現了安全工作總體受控,安全事故起數和傷害程度均有較大幅度下降。

    (三)作業現場安全監管持續有效(見表二)。

表二  維檢中心安全環保檢查情況匯總

月份

 

數量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違章作業(人次)

不規范作業(人次)

其他問題(項)

違章作業(人次)

不規范作業(人次)

其他問題(項)

違章作業(人次)

不規范作業(人次)

其他問題(項)

維檢中心問題

3

5

59

2

7

57

1

0

50

檢修協力問題

2

6

13

23

4

21

20

10

10

生產廠問題

0

0

16

0

0

6

0

0

7

檢查次數

201次(中夜班檢查7次)

229次(中夜班檢查17次)

204次(中夜班檢查7次)

合計

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山县| 自治县| 沧源| 临泉县| 竹北市| 洛阳市| 射洪县| 沂水县| 揭西县| 滁州市| 大余县| 竹溪县| 南乐县| 获嘉县| 黎川县| 南昌市| 盈江县| 革吉县| 莆田市| 闸北区| 万荣县| 嘉义市| 安乡县| 武义县| 东乌珠穆沁旗| 玉田县| 阿拉善盟| 如皋市| 平乡县| 洞头县| 军事| 墨竹工卡县| 邵阳县| 诏安县| 怀仁县| 玉树县| 宁乡县| 铁岭市| 剑川县| 柘荣县| 铜梁县|
<cite id="qdiyq"><rp id="qdiyq"><form id="qdiyq"></form></rp></cite>
  • <style id="qdiyq"></style>

    • <cite id="qdiyq"><track id="qdiyq"></track></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