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安全的重要,誰都知道。“安全”兩字掛在嘴上,時時講,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安全警句都能背上幾句、安全標志也知道不少,即使如此,還是會發生一系列安全事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過耳即忘未入心?還是有心沒有行?或是有行沒有心?安全工作,有心沒有行,安全工作等于零,有行沒有心,不是應付敷衍,就是求一時平安,只有有心、有行,才能確保安全。
作為一個企業,要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健康有序進行,保障和促進經濟的發展,就必須避免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生產的可控、在控。企業內制定一系列關于安全的管理制度、章程、事故應急預案、執行考核標準、員工技能培訓計劃等,強化人、機、環境上的管理,這是管理工作上的有心與有行,但最重要的是怎樣讓“行”不流于“形式”,做到“行之有效”。讓安全深入人心,謹記執行,這就離不開安全教育、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這三部曲。
安全教育要“有心”。作為企業內部的任何一名員工,都希望自己能高高興興上崗工作,平平安安回家,那是幸福的起點。“平安是福”,一個普通的詞,凝聚著實際而平凡的向往,是一個如此善良的愿望,每個人都渴望平安,這最基本的需求,決定著企業能為員工做的,首先是強化安全意識,時刻提醒他們別忘記安全。就像親人對孩子出門前的囑咐與叮嚀。安全教育,形式多樣,包括宣傳娛樂、研究探討,講授,談話等等,任何一種方式方法的運用,都不能走過場,也不能三番五次“狂轟浪炸”,只求形式上的數量,不講實際效果,讓員工產生逆反心理,抵抗情緒,認為所有的“形式”,都是為管理層的總結上錦上添花,于是,知識競賽題由部門內部某個人全部代筆答題,知識競賽永遠由幾個人參加,累傷了幾個人,競賽過后“諸芳盡”,各自回了各自門,安全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安全教育,全員參加,安全意識,全員建立,安全觀念,全員具備,教育方法講實效,扎實穩步推進任何一項工作,促進員工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其中,這才是真正的“有心”教育。
安全技術,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行”。安全管理與安全教育,安全技術是緊密結合的,也是總攬全局的。要管思想認識;管規章制度;管查隱患及安全設施;管查安全教育培訓等,但無論是安全教育,還是安全技術、安全管理,都是以人為本的,是建立在全員全過程中的,教育“有心”,執行便是“有行”,安全技術,不僅指的是管理層或是安全員的管理技術,更多的應該是員工的操作技能與業務水平。員工在樹立更為堅定的安全意識的同時,也會萌生自我能力提升的愿望。無知者無畏,知之者有畏,因為有畏懼之心,所以,更需要提高自身業務能力,保證操作的安全準確無誤,讓自己能天天“平安回家”。企業在這時,要提供的,則是為他們搭建學習提高的平臺,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讓員工學習,深造,提高,除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強化實際動手能力,也要建立學習、運用、考核評價機制,以保證學習效果。搭建平臺的方式方法同樣很多,鼓勵自學、引進來,送出去等,讓員工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保護自己的能力。
總之,安全工作的有心、有行,是為了讓警鐘長鳴在每一個員工耳邊,讓安全烙印在每一個人的心坎,做到防患于未然。為了企業的和諧,為了我們的安康,為了我們共同的愿望——把幸福帶回家,讓安全工作有心,有行,行必果。
上一篇:安全管理需要“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