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安監總局統計,從2008年1月1日至11月16日,全國發生重大事故75起,死亡和失蹤1144人,同比增加6起、111人。特別重大事故全國發生10起,死亡662人,同比增加6起、500人。近日發生的河北張家口市蔚縣李家洼煤礦7.14炸藥燃燒事故、山西太原鋼鐵公司尖鐵礦8.1排土場垮塌事故、山西臨汾市襄汾縣新塔礦業公司9.8尾礦庫垮壩事故、陜西渭南市澄城縣堯頭斜井“10.29”瓦斯爆炸事故、浙江省杭州市地鐵1號線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11.14地面塌陷事故等,一件件觸目驚心,令人心痛,面對血與淚的教訓,不得不引起我們深思,為什么安全生產月月講、日日提還屢屢發生?為什么總是在國家、集體蒙受巨大損失、家庭失去親人和幸福時,再進行全面排查、停工整頓、配備安全設施?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面對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態勢,人們不得不想起追查“真兇”,特大安全事故緣何頻繁發生?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認識不到位,心存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這在一些生產經營企業尤其突出,注重追求的是經濟效益,安全責任觀念、意識較淡薄,縱觀近年來發生的種種安全生產事故,無不與思想麻痹、違章作業、違章指揮等因素有關;
二是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監管力量弱化、管理缺乏針對性,常存在掩蓋或瞞報現象,追查不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助長了輕視安全生產工作的氣焰;
三是責任不到位,重生產,輕安全。一些部門單位、企事業經營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意識差,規章制度松弛,責任主體不明,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管理不嚴,放松了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
四是排查不到位,流于形式,走過場。抓安全時緊時松,時冷時熱,應付性強,上級不要求時,主動排查少,經常性排查少,安全不好時抓安全,安全好了就忘安全,安全隱患難以發現,為事故發生埋下伏筆。
五是懲處不到位,處罰太輕,查處不力。雖然有一系列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但力度沒有達到要求。特別是一些生產經營單位,經濟上的處罰遠比安全生產的投入支出更低,即使出了事故成本也很低,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寧可以身試法。更有甚者有極少數人徇私舞弊、貪贓枉法、搞權錢交易,對事故責任者追究查處不嚴厲、不徹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使事故責任人卻逍遙法外。
六是措施不到位,欠帳太多,設備老化。許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投入嚴重不足,落后,甚至帶病運轉,工藝技術達不到要求,安全防御能力下降等。更有一些私企老板為了追求暴利,見利忘義,要錢不要命,對安全生產投入不足,甚至沒有投入,對一些必要的安全設施能省則省、能簡則簡,導致事故頻頻發生。
鑒于以上原因,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從源頭上治理,狠抓安全生產,杜絕事故發生。
1、從教育入手,提高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是保證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手段,要從安全生產方針的貫徹、安全法律法規的普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識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針對不同層次、從事不同崗位的人員選擇適當的培訓內容和方式,以增強提高安全培訓效果。如對本行業部門的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安全意識的培訓提高,對專業技術人員必須注重加強基本安全技術方面的培訓,而對一般員工則需加強安全作業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個人防護的培訓,使安全意識真正入腦入心,使所有職工牢固樹立“人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和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觀念,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重視安全的良好氛圍,從而在工作中確實做到主動防范、積極防范,有效地減少事故的發生。
2、從思想著手,克服僥幸心理。
筆者在與一些職工聊天時,發現有不少的生產管理人員普遍存在著一些錯誤認識。他們地認為,不論從事任何工作,發生事故是難免的,認為“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再小心也會出問題。這些人不做主觀努力,只講客觀原因,認為事故不是可控、在控,而是難控、未控。在部分人的思想觀念中存在著“事故難免論”、“聽天由命論”、“運氣論”等等。筆者認為,這是十分危險的,應堅決剎住這種風氣。須知,事故的發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的,事故的控制預防關鍵在人,事故通過努力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
有這樣一例事故:電廠職工刁某在拆除380V直流電焊機電源線中間接頭相線的過程中意外觸電,經搶救無效死亡。刁某已參加工作10余年,一直從事電氣作業并獲得高級維修電工資格證書,只因在本次作業中安全意識淡薄,在拆除電焊機電源線中間接頭時,未檢查確認電焊機電源是否已斷開,在電源線帶電又無絕緣防護的情況下作業,導致觸電。刁某低級違章作業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職工安全意識淡薄主觀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只要稍加注意就能避免,而據資料表明:由于生產組織者、操作者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態、單純憑經驗盲干及操作不當等引起的人身傷害事故率約占60%以上。徹底改變忽視安全生產以及違章蠻干、僥幸、撞大運的思想行為。樹立防微杜漸的思想,克服“只要不發生大問題,有點小差錯無所謂”的錯誤思想,對任何問題或差錯都不能輕視,真正做到預防為主。
3、從小處著眼,不忽視任何細節。
“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者也。”縱觀所有事故,分析其中原因可見安全事故多數為“小失誤誘發大事故”,許多事故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細節”上的疏忽而導致的,都是由小問題積累成大問題,最終釀成大事故。
吉林市中百商廈的大火事件真實地說明了這放大效應。2004年2月15日9時許,吉林市中百商廈偉業電器行的雇員于紅新不慎將吸剩的煙頭掉落在倉庫地上,在并未確認煙頭是否被踩滅的情況下就離開了倉庫。煙頭引燃倉庫內的可燃物后,引發了火災,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00余萬元的嚴重后果。事故主要責任者于紅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后悔自己的防火意識太差,一個小煙頭,竟惹了這么大的禍。” 是的,一開始就只是一個未被碾滅的煙頭,在值班人員擅自離崗,應急燈失靈等各種細節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造成了生命死亡和財產損失的重大火災事故。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安全生產中各種“小問題”、“小疏忽”、“小事情”就是一個個蟻穴,往往就象一根導火索,引發了眾多家破人亡,無法彌補的事故發生,只因為1%的錯誤,卻導致了100%的失敗。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大量的工作又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的重復性很強的事務,也正因為它“小”,才容易被忽視,因為它“細”,才更容易出紕漏。為此,在實際工作中,每位職工都應嚴格遵守安全規章和操作規程,增強安全責任心,做到一絲不茍按章操作,關注安全生產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養成謹小慎微,耐心細致的良好工作習慣,真正把自己崗位的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成其高。”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堅持從點滴做起,從細節做起,認真排除“小隱患”,嚴格堵塞“小漏洞”,自覺防止“小過失”,防患于未為然,眾志成城,定會減少或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4、從排查著手,強化隱患治理。
排查是安全生產預防工作一個重要手段,采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排查相結合,定期開展危險源和事故隱患排查登記工作,使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心從事后查處轉變到事前防范,對安全生產大檢查中排查出的重點隱患,必須落實責任人,明確時限要求,徹底整改到位,對敷衍塞責、失職瀆職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必須依法依規查處到位。安全檢查要切忌走馬觀花、敷衍了事和形式主義。必須嚴肅認真,要把檢查與整改、檢查與責任追究結合起來。在檢查中積極開展調查研究,針對安全生產工作中的新特點、新問題,抓薄弱環節、抓要害部位、抓事故多發點,提高檢查質量及效果;要提高隱患整改的質量和效率,對排查出的隱患要立即進行整改,對一時難以整改的,落實整改責任、整改措施、整改資金、整改時間和安全監控措施,確保限期整改到位。
5、從領導著手,狠抓責任制落實。
大量的事故表明,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的關鍵在領導,領導手握決策大權,領導責任制的落實與否,直接關系著整個單位的安全與否。因此,作為領導首先在思想上要把安全工作作為“天”字號頭等大事來認識,嚴肅認真地履行自己對國家、對單位、對職工所負的安全責任。要認識到領導安全意識的淡薄,領導責任的不到位,才是單位最大的事故隱患。作為單位領導帶頭抓落實,逐級簽定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將安全生產與職工年終工資掛鉤,與領導考核、任免掛鉤。只有這樣,才能使領導能夠恪盡職守,嚴把關隘,使每一個職工堅決做到不違章、不冒險,遵章守紀,保證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從監督著力,嚴把監管環節。
從所周知,三鹿奶粉事件,據財經網披露的消息說,“四年前,安徽阜陽‘大頭娃娃’事發不久,有關媒體公布阜陽市45家不合格奶粉企業和偽劣奶粉黑名單中,三鹿奶粉赫然在列。可事后三鹿依然在生產。直到9月6日、9日有消費者向國家質檢總局反映有嬰兒因長期服食奶粉而患腎結石。該消費者還表示:“強烈希望你們能檢驗此品牌奶粉的質量,以免更多的孩子再受其害!”當時,國家質檢總局回復稱,該局正在嚴重關注此事,并聯合有關部門積極調查處理。同時,該局還建議消費者,“請你也將詳細信息向衛生部門反映”。為什么各監管部門來回踢皮球?700噸嬰幼兒奶粉有“毒”,結石患兒涉及十個省份,700噸后涉及到多少家庭?為什么等到近萬名兒童生病住院才下令停產?進而查出多家奶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問題,試問:此前那些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干什么去了?為什么犧牲患兒生命做代價喚起監管部門的良知?
又如河北省蔚縣李家洼煤礦新井“7.14”特別重大炸藥燃燒瞞報事故中,對63名相關責任人采取了措施,其中25名相關責任人受到處理:蔚縣縣委書李宏興、縣長祁建華已被免職并立案調查,張家口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張志新、蔚縣副縣長王鳳忠等已被移送檢察機關處理。
為什么地方政府及其官員為什么要瞞報礦難?其根本原因是要逃避責任、騙取政績。而他們逃避責任、騙取政績又必然要以犧牲公共利益和公民權利為代價。上級對下級的監管是權力監管權力,是政府部門封閉的、自我的管理形式,比如煤礦安全事故,從專業分工的角度,監管的就夠多了,但近于近年來在巨額利潤誘惑下,個別地方官員蜂涌而上,以手中的權力保護著不具備安全條件和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下瘋狂開采,置礦工安危于不顧。由于監督不力等因素的存在,為權力的弄虛作假提供了時間和空間。這是事故瞞報屢屢得逞的原因所在。要從根本上杜絕礦難的瞞報現象,就要求監督管理部門要有針對性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對可能危及作業人員人身安全的重大隱患要責令停工停產整改,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進行處罰,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要嚴厲打擊建筑施工中的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等行為,確保建設工程施工的進度合理、質量可靠和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7、從問責著力,加大懲處力度。
在每一起事故的調查處理中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查明事故原因,認定事故責任,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針對性整改措施。嚴肅追究事故責任人特別是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嚴厲查處違法違紀和失職瀆職行為,任何時候都不能輕描淡寫。特別是加大對事故發生后瞞報、逃匿行為的懲治力度,堅決杜絕遲報、謊報、漏報和瞞報違法行為。。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們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頻頻的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損失也是十分慘重的。所以,我們必須時刻安全生產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意識,真正做到安全防范,從小處著手,從細處著眼,克服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加大監管和安全設施投入力度,注重運用科學理論研究探討如何做好對安全工作的監管,通過研究探索揭示科學的、規律性的東西,堅持不懈的去實踐、總結和創新,嘗試運用新的、科學的管理方式來不斷的提高我們的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在探索創新中不斷發展完善、在發展完善中不斷提高進步。為保障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全社會的和諧奠定良好的穩定環境。
上一篇:論安全行為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