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安全檢查,但現在這項工作似乎陷入到查了該,查改改的循環往復當中。
安全工作中的安全檢查,其實可以具體分為兩個部分
一個是企業內部的安全檢查,重點就是排查現場的隱患
也就是以安全管理人員為首的人員,對企業設備設備、工作場所和現場作業開展的安全檢查。這個主要也就是查人、物、管、環。
也就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上的缺陷和作業環境不良
另一個就是上級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除了查隱患,還會督察責任落實情況,政策執行情況等等
這就是監管部門部署的專項檢查、交叉執法檢查、明察暗訪等系列檢查,通常還會有領導帶隊,甚至還會帶上記者曝光。
這些都是檢查的形式,但從實質來看,無論何種方式的檢查,現在的效果都不怎么樣。
因為安全檢查的目標任務很明確:就是查出問題,找到隱患。
如果沒有問題隱患,那會被視為檢查人員不專業,檢查走過場走形式。
所以每次檢查完之后務必會多多少少寫那么幾條,要求限期整改。然后隱患整改完成了回復銷號,形成閉環。
但是,下次同樣去搞檢查 你會發現同樣的我問題還是會依舊出現,你再去檢查,仍舊可以查出那么多隱患。
甚至由于檢查的人不同了,查出的問題隱患還會更多。
于是又把這些問題隱患整改一遍,消除一遍。
結果就是這樣不斷地在檢查出隱患,下達交辦整改,繼續檢查繼續交辦繼續整改的循環當中。
當然,風險隱患都是動態的,不可能一勞永逸的消除隱患,隱患重復出現這個本身也是無法避免的。
但關鍵的問題是,安全檢查不應該總是停留在表面,隱患整改也不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樣并不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只能起到一個短期的維持作用,甚至很多工作本身就是表面工作。
開展實施安全檢查,查出很多問題隱患,消除整改閉環,然后再檢查再整改
就這樣無限的循環往復,顯然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只能證明工作很努力,做了很多工作。
因為可以在安全匯報中寫到:
開展安全檢查xx次,排查隱患xx項,完成整改xx項
這背后的原因,在于沒有對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流程進行改進,安全文化上沒有提升。
相當于是仍舊還是以前的土壤,它生長出來的果實還是一樣的,還是會有“隱患”的果子源源不斷的生長出來。
從根源上的做法,就是去改良土壤,改變環境。具體在安全領域來說,就是:
改進原有的安全組織體系
改變原有的安全工作流程
培育好的企業安全文化氛圍
從這些方面發力和改進,才能避免陷入安全檢查查了改改了查的無限循環。但這些工作不好做,短期也不看到成效,所以我們才會熱衷于做一些立竿見影,馬上就能看到數據,看到效果的工作。也就是搞大檢查、排查出隱患,督促消除整改。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究竟難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