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深圳市一外資公司因設備存在安全問題造成一女工身亡而被罰款10萬元,并還將支付6.2萬元的醫藥費、20萬元的賠償金。然而,事故發生后,該公司只花3.6萬元就完成了隱患整改。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節約成本、減少投入無非是想獲取更多更大的利益。但不是任何節約成本都能獲取更大的利益的。尤其是安全投入方面,吝嗇之后不但達不到預想的節約目標,可能還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一面是只需3萬多元就能改善勞動條件,避免事故發生;一面是造成一人喪生,賠償加罰款共36萬多元的經濟支出,孰輕孰重,這筆經濟賬,相信每個企業主都能算得清吧。
可為何該企業舍不得那3萬多元的安全投入呢?無非是想“節約”,畢竟大把大把的鈔票花出去誰都心疼。此外,還存有僥幸心理,萬一不出事故,這筆錢不就省了?說白了,就是沒有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的關系,沒有認識到安全投入與產出的關系。
安全投入是生產的必要成本,但因它帶來的效益是隱性的、長期的,不能立即為企業帶來看得見的、眼前的經濟利益,往往被有些企業忽視。但安全投入是保障企業生產順利進行、滿足發展、以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的需要,也是保護職工身體健康、追求社會效益的需要。安全投入和產出的關系是非常明顯的,一定的安全投入除能帶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經濟效益外,還有巨大的社會效益。企業主一定要算清這筆經濟賬,對安全投入和產出的關系有個清醒、深刻的認識,真正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意識。這個“投入”絕不能省。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進工地先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