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考評要強調安全責任
2007-08-23
來源:安全文化網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瀏覽: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安全管理不能沒有考評,除了還沒成型的小作坊,尚沒有見到過不考評安全的企業,這表明企業對安全生產工作都很重視。只是考核方式不同,有的年初繳納風險抵押金,年末沒出事故雙倍返還;還有的半年一次、季度一次或者月度一次安全大檢查,檢查不合格扣獎金。總之,上下下下,沒少花時間費精力。各個企業都認識到,考評是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于是,認認真真,熱熱鬧鬧,轟轟烈烈。
你也不妨對照自己所在的企業,是不是把安全考核當做每年的例行公事,每年下發同樣的通知,用同樣的檢查方式,得出每年大同小異的檢查結論?事實上,多數企業的情形的確如此。企業內部對安全生產喊得多,對安全考核講得少,宣傳不到位,貫徹起來就得不到全面的支持和理解。安全考核成了管理層和執行層的文件履行,安全檢查成了機關人員另外一種形式的到基層或兄弟單位探親訪友活動,安全考評的實際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山里狼群出沒,狼國興旺,是因為狼王推行績效考核,業績與晚餐直接掛鉤的結果。狼們為了吃飽肚子,捕獵都很努力。于是,生產出現了剩余,在狼王那里,捕獵業績考核就不再重要。有些狼偷懶,狼王不再計較,可是狼們卻相互攀比,最后每個狼的考核分都差不多,差距很小。犯了錯的狼也不在乎:“愛扣就扣去。”考核失去了效用,業績普遍下滑。狼王又開始對考核重視起來,但狼國的經理們已經習慣于走過場,考核過程當中,就盡可能地照顧情緒,平衡各方利益。哪個狼考核堅持原則,就會受到群狼的抵觸,從而,績效考核的氛圍缺失殆盡。結果,狼國鬧饑荒,狼丁不再興旺。
據說,這就是你現在很少能夠見到狼的原因。
安全考評現在已經成為影響各個企業安全業績的最重要的一環,可不少企業安全考評隨意性比較大。我曾經看到國內某個著名企業制定的一套安全管理系統文件,洋洋灑灑十幾萬字,裝滿了整整一個檔案袋,里面規定的基本程序看上去科學而又規范,但是,考評在里面只是一項條款,僅區區百十字。一整套的科學管理程序需要考評來幫助落實的時候,可由于考評本身沒有確實嚴密的制度安排,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考評隨意性。盡管在獎金收入等利益上動了真格,但是,考核的目的不正確,不是為了有效激勵,而是把劃分等級作為考核的終極任務,再加上考核的形式不公開,掌握標準不公正,結果爭議很大,反而影響了整個企業的安全生產。
如何考評才能科學有效,有一種方法叫績效測量和監測。這個方法是國際勞工組織(簡稱ILO)中政府、雇主及員工組織三方代表共同做出的,已經為包括我國在內的各國政府普遍采用。績效測量和監測,看上去只是對傳統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檢查考核換了種說法,其實大不一樣。傳統安全考核是結果導向,僅考核千人死亡率、千人重傷率等指標季度年度是否超標,而績效測量不但測量安全活動的結果,還重點監測安全生產的過程,判斷整個流程是否處于安全狀態。
過程管理是績效測量的先進之處。因為,結果安全并不一定代表狀態安全。就像汽車的剎車不靈是一種不安全狀態,如果在年底12月31日剎車已經不靈,但還沒出現車禍,被評為安全標兵,但他次年必然會出現事故,這樣的結果看上去很荒唐。這類考核,我們見到很多,有些安全生產總結表彰大會剛剛開過,剛剛捧回安全生產管理優勝單位、先進單位、標桿單位等等一類榮譽的企業分支機構,轉眼之間就有大禍發生。荒唐至極的是,事故的苗頭在該機構被評為安全生產標兵標桿優勝單位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績效測量更像江河水庫中水位的標尺,隨時呈現水位的安全狀態,達到什么水位預警,什么水位泄洪,一目了然。
在績效測量操作中,首先應該明白安全考評的目的,確定企業的安全方針和目標是否得到實施,風險是否得到控制。績效測量,重點監測各項具體計劃、績效標準和目標是否實現;系統檢查各項安全制度的執行情況和流程的安全合理性;全面監測廠房、車間、場地等作業環境和設備狀態;對員工實施健康監護,以確定預防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安全考評的結論包括三個方面:安全績效的反饋信息;日常的危害辨識、預防和控制措施是否有效的信息;為改進危害辨識、危險控制,并為員工安全行為激勵政策的選擇提供決策依據。
我們再以煤炭行業為例。山西省陽泉煤礦集團的高招兒是,用“安全信用”衡量員工的安全狀態。集團給每個井下工人建立個人技能安全賬戶,每月將安全獎金和崗位技能獎金從職工工資中暫扣,直接注入個人安全技能賬戶;逐月考核職工的安全狀況、違章情況,開展崗位操作和安全技能訓練月月測試,逐月公示。如無違章,崗位操作和安全技能訓練考試成績合格,則在年底將賬戶金額全部兌現給本人;如果出現個人違章的,視情節輕重,按比例扣除累計到當月的自主保安工資和安全獎金。個人技能安全賬戶里的金額多少,代表了員工的“安全信用”水平。當然,實踐中暴露出的新的問題值得研究:賬戶累計金額越多壓力越大,年低全部兌現后變成空賬戶,職工會不會馬上就沒有了安全壓力;賬戶中是否應該維持一定的金額,實行有限兌現。
績效測量是人力資源的管理方式,是以個人、崗位為基礎,考評整個組織的安全績效。根據我多年的觀察研究發現,如果考評能夠改善企業的安全績效,需要滿足四個方面的條件:安全責任明確;人力資源和財務方面的保證;內外部績效測量和監測利益的超脫性;制度完善、流程改進、獎勤罰懶等措施的跟進。我們不能“為了考評而考評”,要始終不忘考評的改善安全績效的目的。如果企業規模小,工序不復雜,考評也可以簡化。其他公司其他行業的考評細則能不能為我所用,要看適合不適合,很多時候應該是學習精神而非細則。
要認識到,安全考評不是人力資源部門或者安全管理部門的專利,而應該是各級管理者的常規武器。考評的標準出臺以后,專業的管理部門就應該對考評者和被考評者進行輔導,讓他們能夠有效地運用這一工具考評。要把業績考核和素質評價、狀態評價結合起來,使安全狀態評價貫穿于考評工作的始終。業績考核應該落實到每周或者每月,不能等到年底算總賬,安全素質評價卻可以每年一次。上級主管、人力資源部門、安全管理部門在安全業績、狀態評價、素質評價中要擔負起不同的職能。考核把這項人力資源管理和安全管理有機有效地糅合在一起,當然,考評必須做到程序化、制度化、經常化,企業的平穩運行才能實現。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