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突發事件和事故災難,特別是一些重大事故,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要在全社會建立應急機制。為此,黨中央多次提出:建立健全各種預警和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
一、居安思危,增強搞好應急管理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來,全國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堅持以防止和減少事故為目標,以服務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隊伍建設為保證,從完善法制建設、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監督管理、加大投入和宣傳教育等關鍵環節著手,肩負重任,不辱使命。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狀況總體平穩,特種設備事故率持續下降,中特大事故明顯減少。但是我們必須“居安思!薄J聦嵣希瑹o論是特種設備的本質安全和事故預防,還是應急機制建設等方面,都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我國特種設備的安全法制基礎總體薄弱,有法不依、執法難嚴、違法難究的狀況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小浴室、小作坊等“六小企業”非法制造、使用土鍋爐的問題存在。二是動態監管的長效機制尚未全面形成。三是與發達國家相比,特種設備事故發生率仍呈高發趨勢。四是動態監管的長效機制不夠健全。所以,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特別是城鎮化和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水、電、油、氣等生命線工程的高速發展等,在為國家和廣大群眾提供全新的發展機遇和生活空間的同時,都對特種設備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特種設備安全關系到經濟運行安全,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隨著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安居樂業和良好和諧的安全環境已經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成為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和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所以,制定、修改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建立健全應急體制、機制、法制,成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要內容;成為維護國家安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成為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提高執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有備無患,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務必把“一案三制”工作擺上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
二、有備無患,切實加強應急體制、機制和法制建設
最近幾年,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各地各部門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極大的熱情和扎實的工作,在認真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堅持民主決策,依法制定和修訂了一批應急預案,而且這幾年還進行了大量的訓練和演練。啟動應急預案已成為各級領導和企事業單位的自覺行動。
1、認真堅持六條應急管理原則。
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極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依靠科技,提高素質。
2、對突發公共事件實施分類管理、分級負責。
3、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都應制定特種設備的應急預案,并與其他應急預案形成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
4、建立健全應急工作體制、機制和法制。
應急管理體制方面:主要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堅持分級管理、分級響應、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建立健全集中統一、堅強有力的指揮機構;發揮我們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形成強大的社會動員體系;建立健全以事發地黨委和政府為主,有關部門和相關地區協調配合的領導責任制;建立健全應急處置的專業救援隊伍、專家咨詢隊伍,充分發揮人民解放軍、武警和預備役民兵的重要作用。
運行機制方面:主要是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形成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
法制建設方面:主要是依法行政,努力使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并通過對實踐的總結,促進法律、法規和規章的不斷完善。
5、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進取,真抓實干,為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應急體系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及對策
下一篇:制度管違章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