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陪同領導在基層開展安全檢查時,看到這樣一件事情:一名職工在施工的現場沒有按照要求戴上安全帽,當場被制止。而該名職工卻以“下不為例”回敬。對此,這位領導嚴厲的批評“安全生產沒有什么下不為例,必須做到現不為例”。對此情況,不禁為這位領導的言行叫好。
“下不為例”乍聽蠻有原則性。其實,它在某種場合是在為一些違章、違規(guī)行為開脫的擋箭牌。有許多的人就是在這樣“悅耳”的托辭面前一次次的喪失了原則、標準和警惕性,結果讓不安全的苗頭萌芽,釀出大的安全事故,給國家、企業(yè)、個人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現不為例”與“下不為例”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義去大相徑庭,它反映了對待安全工作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習慣性違章,就是在腦袋里沒有裝下遵章守紀的意識,在工作上沒有達到到安全防范的要求、給安全工作留下違章的空間。如果都能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牢記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就不會忘記帶安全帽,出現習慣性違章的行為。如果思想上少些或根本的剔除了“下不為例”的意識,而人人都要做到“現不為例”,那么,事故的苗頭就會越來越少,安全工作也就可以做得越來越好。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杜絕違章的話不知提了多少遍,如何做得到,筆者認為,要從去掉“下不為例”,從“現不為例”做起,從而杜絕習慣性違章,確保安全工作順利的開展。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