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篇題為《夾生醫改》的文章,覺得“夾生”這個詞用得不錯,很貼切,也很生動,遂上網查了一下有關“夾生”的內容。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夾生愛情、夾生文人、夾生樓盤、夾生女人、夾生畢業生……林林總總,原來這么多東西都“夾生”了。由此聯想到我們鐵路的安全教育工作,是不是也有“夾生”現象呢?根據本人的了解和觀察,“夾生”現象真的存在。
“夾生”本意是指米飯煮的火候不夠,處于半生不熟的狀態。
日前,一些單位忙于準備迎接冬運的工作,什么“三新”人員過冬安全教育、主要工種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教育、防火安全教育等一擁而上,其結果還是老師臺上講,學生下邊聊天,考試照書抄。有的單位一面是安全標語、條幅鋪天蓋地,一面卻是安全制度束之高閣;一面是安全活動轟轟烈烈,一面卻是違章違紀屢禁不止。我們不得不靜下心來思考,煮熟安全教育這碗“夾生飯”到底該做什么?我們離安全教育的終極目標到底還有多遠?
筆者認為,科學提溫,控制火候,是把“夾生飯”做熟、做香的關鍵所在,歸根結底要使廣大職工牢固樹立安全思想和安全觀念。
培養“珍愛生命”的情感觀。安全之于生命須臾不可少,我們要改變生命教育蒼白無力的現狀,從職工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出發,選取相應的表現形式,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
樹立“預防為主”的科學觀。要高質量、高效率地實現安全生產,必須堅持預防為主。安全教育可以通過案例分析、事故回顧如《歷史上的今天》等形式,讓廣大職工認識到,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從而樹立起“預防為主”的科學觀。落實到具體工作,就是要通過各種合理的對策和努力,盡最大可能避免違章操作、違章作業造成的人為事故。
養成良好習慣的行為觀。良好習慣乃安全之本,許多隱患都是被人們的良好習慣擋在了門外。然而,還有許多隱患是由于人們看慣了的壞習慣而進入了通向事故的大門。因此,安全教育就是要通過不斷強化、不斷示范,把職工隨意的、時斷時續的不穩定行為沉淀下來,變成一種良好習慣,形成一種自覺的、持續的力量,安全生產才能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