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檢查活動是安全管理的常用手段,其目的就是要通過檢查掌握實情、總結經驗、查找問題、推進工作。要使安全檢查能夠真正發揮作用,關鍵是要把基層安全工作現狀原汁原味地提供到檢查者的面前,通過檢查以獲取基層安全工作的準確信息,查看到安全工作的真實情況。
然而,有些安全檢查之所以難以發現問題,看到的、聽到的和平時掌握的情況有出入,甚至看起來被檢查單位的各項工作都很到位,而安全生產事故卻時有發生,是什么原因呢,這主要是安全檢查的組織方法不對頭,檢查活動事先通知了被檢查單位,這些被檢查單位做了大量表面的迎檢工作,檢查組被糊弄了。事先通知的安全檢查其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助長了弄虛作假。有些基層單位日常安全工作不到位,而為了應付檢查,就會突擊搞現場、補資料,甚至臨時抽調一些技術業務比較過硬的職工安排到崗位上,以應對檢查組的提問。有的采取以點“代”面的辦法,把檢查組帶到工作基礎比較好的窗口單位檢查,而繞過或回避工作比較差的地方,從而掩蓋了實際存在的真實問題,檢查組看到的是一派大好的假象。
二是助長了不正之風。有些基層單位不是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抓落實上,而是放在如何迎檢上,得到檢查通知后,千方百計地打聽檢查組有哪些人參加,走哪條路線,從而張貼標語討好檢查組,職工列隊歡迎檢查組,準備飯菜款待檢查組,購買禮品饋贈檢查組,使得檢查活動不僅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敗壞了社會風氣。
三是助長了短期行為。有些基層單位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認識不足,工作缺乏計劃性和持續性,抓工作拖拖拉拉,該做的工作不能及時到位,上級的部署不能得到有效落實,不是從單位持續發展的實際需要做工作,而總是等到通知檢查時,才匆匆上陣,做一些表面工作給檢查組看,通過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制造政績,以贏得上級的好評。
安全檢查應提倡不打招呼,多采取突擊檢查的方式進行,如此才能掌握真實情況,起到促進工作的作用。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教育要突出“三新二意”
下一篇:好好地在生命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