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事故隱患就象一顆顆隱形的定時炸彈,若不及時排除,日后必將后患無窮。工作在安全生產崗位上的同志也知道,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安全隱患在所難免,重要的是如何正確對待它的存在,盡可能避免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重大損失。所以說,隱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隱患多多,險情處處,卻視而不見,漠視隱患,這才是最大的隱患。追根尋源,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一、短期行為和利益的驅動是漠視隱患的禍根
有些生產經營單位,特別是一些承包期限較短的企業,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忽視企業的安全生產,輕視安全隱患的存在,體現為生產盲目擴能,設備超負荷運行,從業人員疲勞作戰,久而久之最終釀成大禍。
二、安全資金投入的欠帳使隱患悄然而生
有些生產經營單位不重視提高企業管理和安全技術水平,更不舍得花錢投入在安全生產上,只知一味地省錢,以致于設備陳舊、防護設施缺乏、勞動保護用品從簡,甚至根本不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這樣做看似節約了一筆錢,但大大增加了隱患的存在因素,從而使一些本可避免的安全事故不幸發生,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安全經費的不到位從根本上是因小失大、揀芝麻丟西瓜的事,既不利已也不利人。
三、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
有些生產經營單位,對上級安全監管部門在依法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事故隱患發出的《整改指令書》,充耳不聞,陽奉陰違。生產中麻痹大意,常規性操作,習慣性違章指揮,僥幸地認為事故不可能在此時此地發生,使得本可以避免的事故在漠然中發生。
四、忽視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有些生產經營單位一方面對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履行職責,組織對法人、安全管理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心存反感,不重視,不耐煩,認為多此一舉。另一方面又不按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方面的明文規定執行,對必要的職工教育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或者干脆省略。例如,管理人員不具備相應的安全知識,新職工沒有實行“三級教育”即進車間,特種作業人員也不持證上崗,使得從業人員在思想意識上產生“隱患”,在生產過程中掌握不了必要的安全防護知識,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因而造成潛在的危險。
上述種種情況,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有些生產經營單位中,所以,如何消除隱患,如何將隱患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是每個經營者和決策者值得深思的問題。
首先,要從源頭上抓起,自覺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做好安全生產方面應做的事,只有從思想上真正重視了,才能清楚地認識到隱患可能帶來的危害。
其次,提高安全生產的保險系數,增強風險防范意識。舍得安全經費的投入,通過對安全生產硬件、軟件的改善,反過來促進經濟效益的無形增長。
第三、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記血的教訓,珍惜生命,關愛生命。警鐘長鳴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扎扎實實地落實在行動上,只有不斷地提高管理和安全技術水平,安全生產常抓不懈,才能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雖然說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發生事故后要進行責任追究,但只是一種必要的懲戒,畢竟挽回不了鮮活的生命和造成的經濟損失。
總之,我們要牢記江總書記“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教誨,充分認識到漠視隱患,直至隱患成災,才是最大的隱患,在工作中首先要鏟除思想上的隱患,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防患于未然。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安全生產不能貪圖“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