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準確、安全、舒適的地鐵已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城市經濟實力、人們生活水平及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近幾年,各地爭先恐后地發展地鐵交通,地鐵建設方興未艾、如火如荼,但隨之接踵而來的地鐵施工事故,卻頻頻敲響了安全生產的警鐘。地鐵施工,似乎成了一項高風險的作業。
浙江省杭州市15日下午2時30分發生恐怖地陷事故,一個地鐵施工工地上長逾百米、闊逾50米的路面突然下陷,11輛車跌入深坑中。目前已造成四人死亡,已有17人確認失蹤,另有18人送醫院搶救和治療。
據報道,事發地點位于杭州市蕭山區風情大道、杭州地鐵一號線湘湖站施工工地。事發時,一段長達百米、可容八線行車的路面突然下陷,在上面行駛的11輛車,掉下深10米的坑洞,施工工地旁邊小河的河水涌入,最少五輛車被浸,包括一輛載有27人的公交車。
當時,在路面下的地鐵施工工地,約有60名工人正在工作,路陷后只有部份工人能成功逃回地面,大部份工人被困。由于現場瓦礫相當多,并有大批巨型鋼柱、支架等,當局調動大批挖土機、吊機等重型機器及照明設備到場,連夜進行搜救。
事發后,當局出動大批消防員、警員及400名武警協助搜救。由于河水不斷涌入坑洞,水位急升至4米,當局還派出兩名蛙人到場,下水搜索。不過,搜救人員指出,由于無法阻止河水涌入,搜救工作十分困難。當局正在一邊救人,一邊嘗試堵塞河道滲漏,及用四部大型抽水機,排走坑洞內積水。
截至昨日凌晨1點,11輛陷入深坑的車輛已全部吊出。
浙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已成立事故調查組,對該起事故進行全面調查分析。杭州市有關部門也已成立事故善后處理小組,妥善安撫民工和遇難家屬,全力做好社會穩定工作。杭州市政府還發出通知,要求目前正在施工的地鐵工程暫停施工;查找安全隱患,采取措施,確保不發生類似事故。
據報道,今年7月14日,杭州已經發生過路面塌方事故,導致出租車滑落死亡一人—— 但這起事故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修建地鐵是項“民生工程”。無論是在建設中還是在使用中,安全始終應排在第一位。發生于杭州的地鐵塌陷事故,為何從民生工程變為危險工程呢?這首先應該追問的是安全生產意識是否嚴重缺失?
另外,據有關專家說,由于地鐵施工的特殊性,國外大城市每年地鐵建設速度往往不超過10公里,但我們一些城市每年軌道交通要完成40公里甚至60公里以上。這就是“趕工程”。“趕工程”在帶來諸多利好的同時,也隱藏著很多風險。一些項目因為“趕工程”,或放松了安全管理,或減少了科學論證,如此,就埋下了不少隱患。有的項目因為“趕工程”違反了科學規律,變成了“豆腐渣”工程。杭州地鐵塌陷事故,是不是也因“趕工程”而演變成“人間慘劇”?那就要等調查結果出來后才能作結論。
在今年擴大內需的大背景下,加之有4 萬個億投資的刺激,各地將上馬一大批民生工程,要想防止杭州地鐵塌陷事故重演,只有早一點探詢事故原因,才有利于給其他民生工程以憂患意識警醒。可以說,安全事故也是擴大內需的一個“敵人”,因為每一起安全事故都可能付出生命和經濟的沉重代價。
“安全第一”并非是一句口號!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如何強化建筑業農民工安全管理
下一篇:為了安全,請您穿戴好勞保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