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30日20:36分,錦州石化公司化工三車間橡膠裝置成品單元發生混合碳六油泄漏著火事故。造成一名工人燒傷,部分機泵電纜和設備保溫部分破損,F將事故情況通報如下:
一、事故經過
2007年8月30日,化工三車間橡膠裝置由于原料不足,臨時計劃聚合、成品單元停工,精制單元循環。根據車間工作安排,在停產期間將混膠罐區內的5#、6#、9#罐內的油膠噴出,倒空罐內混合碳六油,并且在噴完油膠后對顆粒泵管線的掛膠進行處理。
8月30日上午9:15分,車間工藝員林錦安排二班混膠崗操作員關懷安進行5#罐噴油操作,9:40分5#罐噴油結束,改為6#罐噴油,于10:10分6#罐噴油結束,改為9#罐噴油,約10:40分由于凝聚釜壓力升高停止9#罐噴油,12:30分再次對9#罐進行噴油操作,于下午13:50分噴油結束后,處理顆粒泵管線掛膠。在開始和停止9#罐噴油過程中,兩人共同完成了變換閥門操作。三班接班后,車間工藝員林錦安排混膠崗操作員崔鳳文對膠液罐進行氮氣置換。約20:36分,膠液罐區9#膠液罐底閃燃著火,當班人員王福金報火警,同時向公司和車間領導匯報;馂陌l生后錦州石化公司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同時請求市消防局派車增援,經過公司消防隊和市消防局的全力撲救,火勢于21:30分左右得到有效控制,采取控制燃燒的方式形成穩定燃燒,于22:30分左右殘液燃盡火焰熄滅。在滅火救災同時及時關閉北二溝閘板,用提升泵將滅火泡沫及消防水引入3#應急事故緩沖池。除橡膠裝置精制單元立即停車,緊急退料外,事故沒有波及到其他裝置,沒有造成水體污染。
二、原因分析
在9#膠液罐噴油過程中,工藝員林錦和二班混膠崗操作員關懷安在變換閥門操作時,由于9#罐內存有少量膠液顆粒,在關采樣閥時沒有發現液體漏出,便誤以為閥門已經關嚴。三班混膠崗操作員在對膠液罐進行氮氣置換過程中,由于系統壓力作用,使卡在9#膠液罐底采樣閥門(DN25)處的膠液顆粒沖出,混合碳六油外泄后,從防護堤北側缺口處擴散,此時,在防護堤外5米處,由錦州石化實華建筑三分公司承擔的精制裝置水沖廁所建設項目正在施工,施工過程中需要間歇用潛水泵抽出地下滲水,當晚實華建筑三分公司安排王千(事故受傷者)負責此項作業。
經對現場情況和操作人員受傷情況分析,我們認為此次火災是泄漏的混合碳六油中揮發的輕組分,遇潛水泵臨時電源產生的火花引起的。
三、事故損失
本次火災造成一名工人燒傷(Ⅲ度、面積96%),燒毀9#膠液罐內殘留碳六油15立米,2臺機泵電纜燒壞,設備保溫部分破損,直接損失初步估算為人民幣7萬元。
四、事故教訓
1、裝置停工方案操作步驟不詳細,工藝員對現場作業缺乏檢查和指導,操作人員完成噴油操作后,工藝員沒有組織進行詳細檢查和確認,導致9#罐底采樣閥未關嚴而沒有被發現,留下了隱患,使混合碳六油泄漏遇臨時電源產生的火花閃燃。
2、三班混膠崗操作員崔鳳文在當班時沒有認真巡檢,沒能及時發現可燃氣體泄漏。
3、車間違反了裝置開停工過程中不得有施工作業的管理規定,車間對用電設施管理不規范,在防爆區內使用不防爆的設備,電源插頭和開關不符合規范,在開關操作時容易產生火花,給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4、膠液罐區沒有安裝可燃氣報警器,車間在隱患排查時已經發現此安全隱患,按公司總體計劃安排目前正在陸續進行整改施工,現場已經鋪設報警器電纜,沒有安裝可燃氣檢測探頭,混合碳六油泄漏后,沒有報警設施報警以提示操作人員注意,當罐區周邊報警器報警時當班操作人員崔鳳文也沒有及時發現處理,導致遇火源引起閃燃。
上一篇:蘭州石化“2.6”火災事故
下一篇:某縣油棉加工廠棉垛遭雷擊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