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究典型建筑火災案例,可以從中找出建筑火災發生及蔓延的原因,吸取經驗教訓,使人們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切實有效的防火措施,預防和減少火災的發生,降低火災危害。
1.基本情況:遼寧中日合資大連某醫療器具有限公司是大連醫療器械廠、大連理工大學和日本醫用品供應株式會社共同合資創辦的企業,總投資額為1000萬美元。公司1988年10月開始建設,1990年4月竣工投產,主要生產一次性輸液器、輸血器、注射器等,整個生產過程都是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的,主要生產線設備重點部位的自動化、標準化程度較高。
2.起火經過和撲救情況:1993年7月5日1時10分,化成車間兩名當班工人同時聞到焦糊味,立即檢查自己操作的注塑機,沒發現問題。此時兩人發現車間東側門縫向室內竄黑煙,打開門一看,門外走廊北側的半成品庫房內有濃煙和火苗,兩人即用滅火器滅火,同時報警。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大隊1時29分接到報警,迅速出動3輛消防車前往火場,由于車間面積大,四周無窗,有毒氣體濃度大,難以排出,給火災的撲救帶來較大困難。市消防支隊聞訊后,又先后調集了公安、企業消防隊的13輛消防車參加撲救,于6時許將大火撲滅。火災損失燒毀部分生產原料、半成品、成品和無菌包裝箱、塑料包裝袋、空調設備、內部裝修,750平方米的建筑被徹底燒毀,還使5300多平方米的建筑因過煙而受到嚴重污染,直接經濟損失1364萬元,間接經濟損失727.5萬元。
3.火災原因:由日光燈電源線接觸鎮流器,長時間在鎮流器的溫度作用下,電源線絕緣逐漸老化造成短路所致。
4.主要經驗教訓:
(1)在建筑設計、施工中,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未執行有關消防技術規范和標準。按國家對潔凈廠房、庫房的防火要求,該公司庫房和車間應設自動噴淋滅火設備、自動報警設施以及排煙設施,而該公司均未按要求設置。自動報警設備發生故障后,該公司不是積極修復,而是關掉電源,致使報警系統處于停止工作狀態達一年多,未能在這起火災中及時準確地報警,使小火釀成大災。
(2)對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提出的建審意見沒有認真落實。對公司廠房進行防火審核時,當地公安消防部門曾對建筑的防火分區、防火隔斷、空調系統防火設計、安全疏散、消防車通道等提出防火要求,但該公司一項也沒有落實。如消防監督機構要求車間與倉庫之間設置防火墻,可該公司卻采用塑面輕質墻板進行了簡單的分隔,大火時這種防火隔斷根本不起作用,致使火勢得以擴大蔓延。起火的庫房、車間內所有的空調管道也沒有按防火要求設置防火末閥,起火后,高溫有毒氣體通過空調管道蔓延到整個建筑的各個部位。
(3)違章亂搭亂建。按防火要求,該廠房應設消防人員滅火專用通道,但該公司擅自將疏散通道進行間隔,作為半成品倉庫使用,致使消防人員滅火受阻,貽誤了戰機。
(4)違章裝修。該公司在裝修過程中,大量使用有機高分子材料做吊頂,大大加快了燃燒速度。
(5)拒絕消防監督機構檢查驗收。工程竣工后,該公司不僅沒有主動報請消防監督機構進行驗收,還以無菌車間非生產人員不得進人為由,將消防人員拒之門外,拒絕消防檢查。平時消防監督人員和消防中隊指戰員到該車間進行防火檢查和實施演練時,該公司也以此為由加以阻止,致使消防人員對車間的內部情況和布局均不熟悉。
(6)忽視消防安全工作。公司對日常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視,職工缺乏必要的訓練,以致起火時,在場職工僅知道使用滅火器,而不會利用滅火效果更好的室內消火栓,使初起火災沒能得到有效控制。
上一篇:11.19特大火災事故案例
下一篇:中和池防腐點煙引起火災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