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經過
某醫用高分子(集團)有限公司輸液器分公司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現有職工1610人,主導產品為醫用一次性輸液器、輸血管和小兒吊瓶。為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于1999年初,開始申請對輸液器生產車間進行技術改造。2000年11月28日,主體工程和設備安裝全部到位,開始進入設備調試和試生產階段。2001年1月16日8時50分,正在輸液器車間作業的職工李××發現車間中部西側3個干燥箱中有一個冒煙,該職工立即報告了班長張××(按規定干燥箱只有班長有權操作),張拉開干燥箱門,發現里面已著火,又立即把門關閉,但隨即被火頂開;馂难杆俾,引燃了車間墻體保溫材料聚苯乙烯、生產原料聚氯乙烯和半成品等。車間內多名職工利用30多臺干粉滅火器迅速展開搶救,但未能控制住火情。于9時3分向119報警,同時,為確保職工生命安全,車間主任徐××當機立斷,下令全體人員按照預先制定的應急預案迅速撤離,共有1300多名職工安然撤離了火場。火災發生后,成立了以副市長張××為組長的滅火搶險工作指揮領導小組,到16時,明火基本撲滅;馂脑斐芍苯咏洕鷵p失700萬元,但沒有人員傷亡。
事故原因
這是一起因電氣設備安裝缺陷導致的特大火災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輸液器車間維修工序內設置的電熱鼓風干燥箱配電線路相間短路,電熱絲電流急劇增大,干燥箱溫度迅速升高,導致塑料針頭護套燃燒。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該車間電工在裝設干燥箱配電盤時,沒有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單獨裝設干燥箱專用的閘門開關,將三個干燥箱安裝一個共用閘刀開關,當其中一個干燥箱電流急劇增大時,未能形成有效保護。事故的重要原因是集團領導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落實不夠,建設工程未做到“三同時”就投入試生產。
上一篇:加油站卸油閃火未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