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名稱:鹽酸氯氣管道燃燒爆炸。
發生日期:1986年3月2日。
發生單位:新疆某廠。
事故經過:1986年3月2日1時30分,鹽酸崗位操作工聽到一聲響,經檢查發現,氯系統流量計被沖掉,氯氣管道和閥門都已燒紅,于是立刻通知液氯改氯氣管道,熄火停爐,然后關掉氫氣閥門和吸收水閥門。由于氯氣閥門已燒壞,無法控制,當班操作工趕到液氯察看,要求迅速關掉氯氣總閥門,接著匆匆忙忙趕回工段,當走到合成爐跟前時,合成爐發生了第二次爆炸。這次事故使鹽酸至液氯尾氣分離器的氯氣管全部炸壞。
原因分析:(1)第一次爆炸是由于爐內氯含氫量高。因當時電解16號新槽流量大。看不到液面,隔膜和炭板露出,使單硝氯含氫過高,加之液化效率超過95%,結果造成尾氣含氫超過5%,這是這次爆炸的內因所在。其次,由于鹽酸氯氣閥芯被腐蝕損壞。入爐氯氣管堵塞,氫氣回火。導致爐氯氣管被燒紅,從而造成氯氣管從鹽酸工段一直炸到液氯的尾氣分離器處。
(2)第二次爆炸的原因是,熄火后,爐內溫度仍很高,雖然氫氣已被關掉,但爐內還有大量的殘留氫氣存在,這時由于第一次爆炸疏通了氯氣管道,鹽酸的氯氣閥門不起作用,而液氯的閥門又沒有關閉,大量氯氣進入爐內,與剩余氫氣形成混合爆炸氣體,所以產生了第二次爆炸。
教訓:(1)電解工段應加強電槽管理工作,操作工應注意觀察電槽液面。不準從液面計向電槽內補加鹽水,確保氯氣總管氯含氫低于2%;
(2)各工段的取樣點所取的樣品如不能代表真實樣品,應立即改換取樣點;
(3)分析室應及時準確地向車間提供分析數據;
(4)鹽酸工段進爐氯、氫氣閥門要定期檢修或更新,確保完好無損。
上一篇:鹽酸尾部塔上封頭爆炸事故
下一篇:氯化氫系統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