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通過規范儀器設備的管理與使用,確保為安全評價活動提供符合規定要求和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完整準確的證據。
2. 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安全評價活動和相關服務中儀器設備的控制
3. 職責
3.1 辦公室負責設備儀器的歸口管理,負責設備儀器的購置、驗收、校驗、處理;
3.2 各部門作為設備儀器使用的相關責任部門,負責設備儀器的保管、維護。
4.管理規定
4.1儀器設備的購置
1)儀器設備的購置:公司辦公室根據預評價工作的需要經過論證選取型號,提出儀器設備購置計劃,報總經理批準后,統一購置。
2)儀器設備的驗收:新購的儀器設備由綜合管理人員會同使用單位共同開箱驗收,登記造冊,驗收情況應詳細記錄,建立儀器檔案,并辦理儀器設備交接手續。
4.2儀器設備的保管與使用
1)各室領用的儀器設備必須有專人保管,原則上誰使用誰負責。
2)保管人員變動時應在主任的監督下會同設備管理人員,辦理交接手續,將交接情況記入相應的帳卡及使用記錄本,交接人同時簽名。
3)未經總經理批準,保管人員不得將儀器設備私自外借。
4)所有儀器設備實行標志管理,分別按照檢定及校驗結論貼上“合格”、“準用”、“停用”標志,監測人員不得使用無標志或有“停用”標志的儀器設備進行監測工作。
5)使用儀器設備前必須熟悉其原理、性能、操作規程、校驗方法及一般故障的處理。對專用儀器設備,其他人要使用時,需經主管人員同意。
6)儀器設備使用前后必須檢查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并做好記錄。
7)儀器設備運行期間不得擅離崗位,發現異常及故障要及時關機,作好有關記錄,報告保管人員或負責人。
4.3儀器設備的維護與保養
1)儀器設備的保管人員負責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如防潮、防震、防腐蝕、清潔、潤滑等),定期檢查儀器設備的技術性能,做好相應記錄,并接受有關部門的檢查。
2)儀器設備保管人員及使用人員要具有處理一般故障的能力,需要檢修的儀器設備經中心主任同意后安排有關人員檢修。
3)儀器設備檢修后,需經檢定或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檢修情況要詳細記錄,歸入儀器設備檔案。
4.4儀器設備事故處理
1)儀器設備由人為原因(如不按其本身要求的使用條件及操作規程使用等)造成的關鍵部件損壞,造成兩周內不能使用,或維修費在千元以上,均為責任事故。
2)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應及時報分管領導說明原因,并寫出書面報告,辦公室應會同儀器設備使用人員和儀器管理人員根據情況提出處理意見,報總經理批準后執行。
3)事故責任者必須寫出書面檢查,認真吸取教訓。根據事故大小,按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賠償。
4)非責任事故,查明原因,按上述程序報告。
4.5儀器設備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予報廢:
1)已接近或超過使用期限,性能達不到原有技術指標,影響監測質量的儀器設備。
2)型號已淘汰,性能低劣,不能適應監測技術規范要求的儀器設備。
3)已無修復價值或修理改造費用高。
4)廠家已停止生產,主要部件無法補充而又處于待修狀態的。
5)因事故等原因嚴重損壞,難以修復的。
6)嚴重污染環境,危害人身健康,對其他監測有影響的。
7)國家及有關部門統一規定報廢的。
儀器設備報廢后,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回收殘值。其原有資料即行注銷。
4.6儀器設備的計量檢定
1)儀器設備中屬工作計量器具(尤其是列為強檢)的部分,要單獨造冊登記,按計量器具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2)工作計量器具按檢定周期進行檢定,超期或檢定不合格的儀器設備不準使用。
3)在經過檢定且在檢定周期內,使用者也要按相應規程進行定期校驗,確保其準確可靠。
4.7儀器設備使用操作制度
1)操作人員使用儀器設備前必須首先掌握其基本性能啊基本原理,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熟練掌握其操作程序,否則不準開機使用。
2)儀器設備出現故障和發生事故后,必須立即切斷電源,并保護好現場,報主任進行處理。
3)操作人員只準按規程操作儀器設備,不得擅自拆卸,更不準任意亂動儀器設備內部元件。
4)啟用儀器設備不得超過規定的工作時間。
5)儀器設備應經常進行維護保養,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
5相關記錄
1)儀器設備購置計劃
2)儀器設備臺帳
3)儀器設備維修記錄
4)儀器設備檢定記錄
上一篇:安全評價合同風險分析和評審程序
下一篇:預防措施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