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監測
企業在運行過程中,要進行許多活動,執行很多任務,需要保持對自身狀況的正確認識,以確定自己是否始終滿足了法律和其他應當遵守的要求,評價對目標和指標的實際情況,并為實施和改進提供依據,為此,企業在運行過程中,應通過科學儀器對其活動的各種特性進行持續或例行的監測,以獲取有關數據。這一過程所提供的數據對評價體系動作的正確程度具有重大影響,這樣才能發現不符合并及時糾正,才能有效地報告事故并適當處理。
對于監測活動,應制定程序,確定例行監測的內容,并進行記錄,例如對公司的表現、運行控制、對目標和指標符合情況等進行跟蹤記錄。應保持監測設備的良好狀態,根據其技術要求進行定期校準,做好日常維護,并保持校準和維護的記錄。另外,企業還應當定期獲取監測數據,以評價對有關法律、法規的遵循情況。HSE管理體系應規定:
①監測范圍:環境監測,包括空氣質量、污水、噪聲等常規監測項目;技術安全監測;有害場所監測。
②明確的年度監測計劃;
③指定不同監測目標的監測任務和監測單位。
2.糾正和預防措施
為了消除實際或潛在的不符合因素,應制定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程序,以防不符合的重復發生。在HSE管理體系中,“不符合”這個專用名詞,指各種不符合健康、安全與環境方針、目標、指標或其他任何體系要求的情況。HSE管理體系及其表現是在不斷糾正不符合過程中實現或持續改進的。企業制定程序,規定糾正不符合的職責和權限,針對不符合的原因進行糾正,采取措施以防再發生不符合。對于糾正與預防措施引起的有關程序的修改,應當做出記錄。糾正與預防措施應與相應不符合的嚴重程度及其伴隨的影響相適應。
糾正和預防措施通常是在對管理體系進行了監測、評審之后,發現有不符合、潛在不符合和缺陷時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監測、審核和評審結論或發現的收集和傳遞;
②針對結論或發現確定產生問題的援引;
③針對原因所擬采取的措施;
④措施有效性的評價;
⑤措施的責任部門或人員;
⑥措施有效性的記錄;
⑦如發生事故,立即開始調查處理并向有關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