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室是金屬結構的組成部分,提供司機操作所需要的作業空間。司機室內布置有操縱設備、司機坐椅和成套的控制顯示裝置,應考慮為操作者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使司機工作安全、舒適、高效。
1.司機室的種類
(1)按是否運動分類。它可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類。橋架類型起重機的司機室一般是固定的,裝在無滑線一側的橋架上。操縱司機室也有移動式的,隨小車一起運行,例如,大跨度的裝卸橋、港口卸船機等的司機室,大多與起重小車連接在一起。
(2)按與外界的關系分類。它可分為敞開式和封閉式。對于無特殊要求、室溫在10~40℃的廠房內工作的司機室一般都制成敞開式的(見圖9一6a);在有粉塵和有害氣體的場所、露天以及高溫車間工作的起重機,司機室一般制成封閉式的(見圖9一6b)。
圖9-6 起重機的司機室
(a)敞開式 (b)封閉式
2.司機室的安全技術要求
除流動式起重機外,司機室一般都連接到較高的金屬結構件上。其安全要求應從司機室的鋼結構、與其他金屬結構的連接、安裝位置、室內的空間尺寸,以及環境的要求等各方面綜合考慮。
(1)滿足結構安全要求:
①司機室必須安全可靠。司機室與懸掛或支承部分的連接必須牢固。
②司機室的頂部應能承受25kN/m2的靜載荷。
③橋式起重機司機室,一般應設在無導電裸滑線的一側。
(2)滿足高處作業安全要求:
①開式司機室應設有高度不小于1050mm的欄桿,并應可靠地將司機室圍護起來。
②司機室底面與下方地面、通道、走臺等距離超過2m時,一般應設置走臺。
③除流動式起重機外,司機室外面有走臺時,門應向外開;沒有走臺時,門應向里開;有無走臺都可采用滑動式拉門。
(3)滿足人機安全要求。該安全要求設計的主要依據是人體測量參數、操作參數和視線參數。
①司機室應提供足夠的操作和檢修空間,一般能容納兩個人。除流動式起重機外,司機室內凈空高度不應小于Zm,滿足坐站交替的活動需要。
②操縱器的布置應符合人手臂和腿腳的運動特性,顯示器、信號和報警裝置應符合人視聽器官的感覺特性,并便于操作和維修。
③窗的尺寸與位置應保證司機有良好的視野,坐在座椅上應能看到工作范圍內的取物裝置在任何位置時的情況。還應根據需要設置下視和上視窗口。閉式操縱室玻璃窗的設計還應考慮到擦拭外側玻璃的方便。
④司機座椅應安裝可靠,舒適可調,使人不易疲勞。
⑤提供必要的照明,保證夜班作業需要。固定式照明裝置的電源電壓不應超過220V,可攜式照明裝置的電源電壓不應超過36 V。
(4)滿足勞動衛生要求:
①在高溫、有塵、有毒等環境下工作的起重機,應設計成封閉式司機室。露天工作的起重機,應裝設有防風、防雨、防曬的司機室。
②內部工作溫度高于35℃、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或低于5℃的司機室,根據需要可安裝取暖和空氣調節設備。
③在高溫環境直接受熱輻射的司機室,應裝設有效的隔熱層。受熱輻射的窗玻璃應采用防紅外線輻射的鋼化玻璃。
④司機座一般都懸掛在金屬結構件上,考慮到起重機運行的動載效應,要有防振措施。
(5)其他:
①除流動式起重機和司機室底部無碰人危險的起重機外,與起重機一起移動的司機 室,其底面距下方地面、通道、走臺等凈空高度不應小于2m。
②窗玻璃應采用鋼化玻璃或夾層玻璃,并應只能從司機室里面安裝。
③裝設必要的應急措施,保證在事故狀態下,司機能安全地撤出,或避免事故對司機的危害。配備滅火器、電鈴或警報器,必要時還應設置通訊聯系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