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防止靜電危害十條規定(5)

2006-02-16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五、嚴禁穿戴易產生靜電的服裝進入易燃、易爆區,尤其不應在該區穿、脫衣服或用化纖織物擦拭設備
    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冬天脫毛衣或腈綸等化纖衣服時,會聽到噼噼啪啪的響聲,在黑暗處還能看到藍色靜電閃光,這就是人體靜電放電引起的。因為人穿著化纖材質的服裝如滌綸、尼龍等衣服在活動中,由于摩擦等原因就極易產生靜電使人體帶電,上述看到藍色電閃光的放電現象,其靜電壓可達3000伏,最高可達上萬伏。人體帶電的初期電荷分布在局部地方,由于人體對靜電有一定的傳導能力,因而經過一定時間后就會形成人體周身帶電,電荷流散到全身表面,達到靜電平衡。一旦發生靜電放電,就極易引爆周圍的易燃、易爆區。石油化工生產中的裝置區、裝卸站臺和罐區,一般均為易燃、易爆危險區。在這些區域內大多接觸各種易燃、易爆物料,加之設備、管道可能泄漏等原因,往往形成了可燃性爆炸混合物氣體,一旦發生靜電放電,就極易引爆周圍的混合氣體空間而造成火災爆炸事故。
    例一:1993年1月8日7:30,某煙花爆竹廠工人手拿搪瓷盆到儲藥庫內裝取已經配好的煙花混合藥,身穿化纖衣物的配藥員往搪瓷盆倒儲藥時產生靜電火花,引起高感度的煙花混合藥爆炸,死亡12人,重傷2人,生產車間全部炸毀。
    例二:1988年2月22日8:30,某石化公司石化廠聚丙烯裝置由于反應不好,被迫停工檢修。上午將人孔打開進行通風置換,14點由3名維修工進行清釜作業,1人在釜內清理結塊,2人在釜外人孔處接料,3人輪流進釜清理。14:15釜外人孔處產生靜電火花引燃釜內可燃氣體,發生閃爆,3人燒傷。事故直接原因是釜外接料的職工身著滌綸服裝,在接、傳料的活動中,粘塊與衣服摩擦產生靜電火花,并引燃可燃氣體(事故后對被燒的滌綸衣服進行檢查,發現前胸左側有燒黃痕跡,面積為10× 10毫米);通風置換不徹底,釜內殘存可燃氣體,在清理搬運結塊的過程中,殘存于不易被置換部位的可燃氣體不斷逸出,充滿空間,遇靜電火花發生爆炸也是主要原因。
    例三:1987年11月30日,某石化公司煉油廠裝油臺在給東風140型汽車槽車裝0號柴油時,槽車突然發生爆炸著火。爆炸氣浪將在槽車頂部看油位的司機掀落在地上,臉部和雙手燒傷。儲油罐爆炸變形,并有7處破裂而報廢。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身帶電造成的。因為在裝油口看油位的司機,上身穿羽絨服,內穿的是毛衣,下著化纖褲。這種服裝起電性能強,曾造成過不少事故。
    例四:1982年10月16日,某煉油廠罐區,時值隆冬,一名取樣員上航煤油罐頂取樣,身穿了易產生靜電的服裝有滌綸衣褲、毛衣,腳穿尼龍襪、塑料鞋,人體帶有較多的靜甩電荷。第一次取樣后接觸了取樣盒使其帶電,當第二次取樣盒接近油面時形成靜電放電,引起著火,取樣員被燒傷。
    嚴禁穿戴易產生靜電的服裝進人易燃、易爆區的這一規定的另一層意思是出于火災情況下從減輕人身燒傷嚴重程度的考慮。因為易產生靜電的化纖服裝,其化學纖維料質如維綸、滌綸、腈綸、錦綸等為高分子化合物,它們在不同溫度下呈現三種不同的物理狀態:玻璃態、高彈態、粘流態。這些化學纖維在常溫條件下呈現玻璃態,當溫度超過玻璃態溫度時,呈高彈態。如溫度繼續升高,達到一定程度(如錦綸6#180℃2左右;錦綸16#220~230℃;腈綸190~240℃;滌綸235~240℃;維綸 220~230℃)時,它們便開始軟化。如果溫度再上升20~40℃,它們就會熔融,呈粘流態。因為燃燒爆炸時溫度一般都在數百度以上,化學纖維會立即熔融,熔融物溫度可達200~300℃,甚至更高,粘附在人體皮膚上,不易脫落,必然會造成更嚴重的燒傷。而棉、毛、麻、絲等天然纖維則不同,它們的熔點比分解點高,一旦受到高溫作用,尚未熔融即先分解或炭化了,即使工作服燃燒起來,也不致于粘貼在人體皮膚上,容易脫下或撲滅。
    穿戴易產生靜電的服裝進入易燃、易爆區已經是帶進了一個事故之源,留下了隱患。如果再在上述區域內穿、脫衣服或用化纖織物擦拭設備,那就等于點火自焚。
    這是因為易燃、易爆區一般來說是存在著有易被引燃的可燃氣體或可燃蒸氣與空氣的混合物,這些易燃物最小著火能量都很小,一觸即發。如氫氣為0.019焦,這個能量約相當于一枚訂書釘從1米高處自由落下時的能量,可以說是微不足道。而穿、脫化纖織物服裝時,由于衣服在迅速分離時所產生的靜電放電能量是可觀的。據測試,人身穿著的服裝,兩件相互摩擦就帶上了極性相反的電荷。當脫去(分離)一件之后,人體就帶電了。若用滌綸上裝的兩個袖子快速摩擦百次左右,測得有 9500伏靜電壓;尼龍衣服從毛衣外面脫下時,,人體可帶10千伏以上的負電;穿尼龍羊毛混紡服再坐到人造革面的椅子上,當站起時人體就會產生近萬伏的電壓。據粗略計算:當人體對地靜電電壓為V=2000伏時,設人體對地電容為=200pF=200×10-12F,則人體所帶靜電能量為E=1/2CV2=1/2×200×10-12×20002=4×10-4焦=0.4毫焦。這比汽油蒸氣的最小點火能量0.15毫焦高2倍多,并大大超過了氫氣的安全界限。因此,這個能量足以引起易燃、易爆氣體混合物的燃燒爆炸。
    同樣道理,在易燃、’易爆區內也不允許用化纖織物擦拭設備。因為化纖織物一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其電阻率較高,如用它來擦拭機器設備、拖抹地板或其他物體,則極易產生靜電積聚,一旦放電,將會使周圍空間的可燃性混合氣體被引燃,以致發生爆炸。此類事故案例在石化系統也時有發生。
    例一:1978年2月17日8:30,某煉油廠液化氣裝瓶車間,兩名同志正在充氣。其中1名家屬工戴了一條尼龍頭巾,在她用手推頭巾時,室內被引燃爆炸。
    這次事故的發生,是因為充裝車間內無通風設備,大量液化氣泄漏并充滿房間,達到爆炸極限。當女工推動尼龍頭巾時,產生靜電火花,引起爆炸。
    例二:1978年4月29日,某化工車間停工檢修,一名工人用化纖碎布抹擦設備上的油污。事后把擦布放在設備蓋上就離去。另一人進來看到一團擦布正在冒煙,當提起來看時,布迅即燒了起來,這是因在擦拭設備時化纖油布發熱,且帶上靜電不易消散,當把它扔到蓋子上時發生了靜電火花,引燃了布縫間的油氣,隨即冒煙,當他拿起布時,則與空氣接觸面積增加而立即燃燒起來。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制定的《易燃、可燃液體防靜電安全規定》第十三、四條中明確規定:在爆炸危險場所不應穿易產生靜電的服裝和鞋靴;在爆炸危險場所不應穿、脫衣服、鞋靴,不準梳頭;除雨天和在積水場所進行作業時可穿著橡膠雨衣和高統皮鞋外,均不應在爆炸危險場所穿用;人工清洗油罐和后Ij槽車時,應穿著防靜電工作服和防靜電雨衣、導電膠靴;在易燃、易爆場所不準使用化纖材質制作的拖布、抹布來拖擦物體和地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和硕县| 尤溪县| 西乌| 呼玛县| 秭归县| 札达县| 兰西县| 云林县| 叙永县| 大竹县| 屏山县| 绥阳县| 得荣县| 邻水| 华容县| 云浮市| 梧州市| 开阳县| 九寨沟县| 吴桥县| 手游| 嘉义县| 越西县| 龙海市| 建平县| 视频| 贞丰县| 石首市| 兴化市| 房山区| 翁源县| 高邮市| 大埔区| 大新县| 宿迁市| 景洪市| 武夷山市| 平定县| 普格县|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