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煤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地質構造,如斷層、褶曲等。這些地區往往出現頂板破碎、傾角變化、煤層變軟、淋水增大等現象,最容易冒頂。
斷層破壞了煤層的完整性,造成裂隙和破碎帶。過斷層時,先要把工作面與斷層走向的交角弄清(交角越小,工作面出現的破碎帶寬度大,冒頂的可能性越大)。斷層落差小于o.8米時,可以直接采過去;落差較大、范圍較小時,可采用挑頂、臥底或兩者相結合將工作面推過斷層。這時,必須加強工作面支架。為防止橫向來壓推倒支架,應當采用連鎖棚子;在斷層破碎地點,要垂直斷層面打戴帽戧柱,柱根要支在硬底上,在斷層兩側都要加打木垛。挑頂過斷層時要丟底煤,所以支柱應穿鞋,防止下沉;臥底過斷層時要丟頂煤,為防頂煤片落,造成空頂引起冒頂,留頂煤處要剎嚴背緊。如果斷層落差很大,頂底板巖層堅硬,或斷層平行工作面、挑頂臥底很困難時,就只有重開開切眼繞過斷層,不然硬過頂板不易管理,就會發生大冒頂。
褶曲就是工作面的煤層和巖層起伏彎曲。這時頂板經受過擠壓變得破碎,底板傾角變化較大,煤巖層變得松軟,支護比較困難。如果褶曲變化平緩,工作面可以直接采過去;如果褶曲變化較大,就要根據情況采用挑頂或臥底的方法了。工作面通過褶曲帶,可能要留下頂、底煤,如果頂煤留不住,要及日十挑落,并在支架上用小木垛接頂。留底煤時柱子下要穿鞋。在挑頂、臥底處附近,要架設木垛,加強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