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企業安全文化 需要堅持四個創新
2008-06-05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安全工作是企業管理的永恒主題。安全關乎員工的切身利益,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特別是對于安全風險較大的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安全生產尤為重要。在當今建筑市場競爭更加規范有序的形勢面前,切實加強安全管理,提升安全工作的文化含量,進而形成一種全員自覺追求的安全文化,對于完善企業文化體系,構建和諧企業,促進企業發展,實現基業長青,意義重大而深遠。根據建筑施工企業實際,筆者認為培育優秀的安全文化,需要從四個方面努力進行創新。
理念創新。培育安全文化,首先要與時俱進,創新理念,對安全工作進行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從而使我們在考慮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同時,以更深刻的安全理念,以更科學的工作方法,以更嚴謹的工作作風來抓好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一要牢固確立“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安全關系到人的生命與家庭幸福,關系到社會穩定與和諧。安全文化是保護人的身心健康、珍愛生命、實現人生價值的文化,要突破就安全抓安全的傳統思維,從人本思想入手實施管理,真正確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價值觀,始終把員工的人身安全、切身利益作為頭等大事來認識、來對待,使員工時時刻刻感受到企業的呵護、組織的關愛。有了這種理念和和諧氛圍,才能更有效地激發廣大員工的創業熱情和鑄造昂揚向上的團隊精神。二要牢固樹立“安全即效益”的理念。安全是經濟效益的基礎,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企業以追求最大經濟利益為目標,但不以忽略或輕視安全生產為代價。只有施工生產安全了,才能減少事故帶來的經濟、信譽損失和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才能讓員工在人身安全有保障的最佳狀態下發揮最佳工作效率,企業才可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要牢固樹立有諾必踐的理念。世界大型跨國公司的創業歷程,無不是依靠一流的產品質量、可靠的安全保障、良好的社會信譽、先進的管理理念實現跨越的。作為我們施工企業,在安全理念上要借鑒德國人對待安全規范循規蹈矩,執行制度毫不含糊的人文態度,凡對社會、對業主做出的安全承諾,都要不折不扣、毫不含糊地去踐行、去兌現。
機制創新。柔性的文化力需要剛性的機制來承載和釋放,要大力實施安全目標、責任、獎懲等機制創新。一是要建立長效機制。要建立并完善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機制和規章制度體系,包括建立一套科學客觀的安全目標管理機制,不斷完善配套的安全性評價、動態管理機制、安全健康環境體系、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安全監督體系等,為安全生產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明晰安全責任。人是生產關系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各項管理中最具決定性的因素,企業管理最根本的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最根本的是責任管理,沒有責任管理也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企業管理。作為我們中鐵十五局集團公司,正是切實構建起了行政領導負總責,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目標同一、同頻共振以及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安全管理網絡體系,并通過逐級簽定安全質量包保責任狀,對總體目標實行層層分解,明晰各級責任,廣泛開展“安康杯”勞動競賽等,形成千斤重擔眾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局面,從而確保了企業安全責任目標的實現,近幾年來,企業沒有發生一起等級安全責任事故,連續六次獲得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稱號。三是要強化激勵約束。完善責任機制的關鍵環節,就是強化有利于責任執行的激勵約束。正像吳邦國同志指出的:“當前安全生產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獎罰分明能夠規范人的行為、遏止不良習慣。在安全生產中,我們一直十分注重對工作出色、成效突出的實施大力激勵,每年都進行奪“安全杯”評比表彰,以激發各級管理者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性;而對安全工作不重視,履行職責不認真,規章制度不落實,造成嚴重影響和經濟損失的單位和個人,則進行了嚴格問責、認真追究,從而確保了安全責任制的落實和執行。
手段創新。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入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全面進步,建筑施工企業承擔的高、精、尖項目越來越多,技術標準科技含量越來越高,要實現安全生產目標,必須實施手段創新。一要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特別是通過開發、吸收和利用實用技術、先進工藝工法以及精心編制和改進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來確保施工安全。二要進行裝備更新。在做好安全工作基礎防護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配置地質雷達、TSP203超前地質預報系統等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技術裝備為安全工作保駕護航。三是要拓展活動載體。如我集團在所施工的項目上廣泛深入地推行“一法三卡”(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安全檢查提示卡、危險源點警示卡、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信息卡)安全生產預警、預控、預防工作法,搭建黨員帶頭、全員參與、重在現場的安全文化平臺,突出廣大職工群眾在安全管理中的主體地位,使安全管理實現了從事后被動應對到遵循安全規律進行超前預防的轉變,實現了從專業管理到全員管理、自上而下管理到自下而上管理的轉變,實現了由單純依靠剛性制度約束到重視人的安全素質的轉變,實現了安全管理由物化管理向安全文化管理的轉變。
實踐創新。培育安全文化,關鍵在于實踐。一要規范管理行為。各級領導干部要看重責任,帶頭倡導、引領和踐行安全文化理念,養成科學組織,法治管理,凡事都嚴格按照法規制度辦事的習慣,逐步實現安全工作的科學化、程序化、制度化、規范化。堅決杜絕想當然、瞎指揮的事情發生。二要規范操作行為。實踐證明,凡發生的大小安全事故,除自然災害外,基本上都是違反規程人為造成的。因此,要根據不同工種、不同崗位、不同環境等實際,制定科學嚴謹的安全崗位標準,全面實行標準化管理,做到事事有標準、工作按標準、檢查依標準,獎懲照標準,堅決杜絕違規操作、違章作業的現象發生。三要營造良好氛圍。安全文化既是管理者文化,也是一種群體文化,它離不開管理者的身體力行,更離不開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配合與堅決貫徹落實。我集團各施工項目部通過廣泛制作工地安全文化墻,唱響安全歌,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活動,實施安全培訓,選樹典型引路等有效形式,在全體員工中堅持不懈地進行安全文化理念引導和塑造,使保安全成為廣大員工的共同追求與崗位的自覺實踐,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形成了人人替安全著想,人人對安全負責、人人為安全努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