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創造各種價值的活動中,為維護自身免受傷害而創造的各類產品及形成的意識形態領域成果的總和,是人類在生產活動中所創造的安全生產、安全生產的精神、觀念、行為與物態的總和;是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的總和;是保護人的身心健康,著重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價值的文化。
倡導、弘揚和宣傳安全文化,營造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圍,形成科學的安全習俗和安全行為,是實現安全生產和生活的重要途徑。
引入“企業安全文化”這一新概念,是改變安全生產現狀,提高生產安全保障的新舉措,是安全生產形勢發展的客觀要求,目前,雖然管理有很大的效果,但是在相當的程度上是依靠管理者的監督和反饋,如果被管理者對于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存在抵觸或輕視情緒,必然會產生不安全行為,雖然不安全行為不一定都導致發生事故,但是總會有發生事故的可能,在安全管理上,時時、事事、處處監督企業每一位員工,使他們完全遵章守紀是很困難的,甚至不可能,這不僅會增加管理成本,也會產生漏洞。
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夠補充安全管理的不足,正是因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觀念、道德、倫理、態度、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通過教育、宣傳、獎懲創建群體的手段,不斷提高員工的修養,改造其安全行為和意識,從而使員工從被動服從的管理制度的狀態,轉變為主動自覺的遵章守紀的行為。
實踐證明,單純靠改善生產設施、設備并不能完全保證企業安全、高效、有序地運行,還必須有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質的職工。不論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還是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安全文化都是最根本的基礎。講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安全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
安全文化的建設要從以下方面推進:
一是,推進安全文化建設,要抓觀念文化建設。就是要不斷強化安全意識,這個觀點一定要深入各級領導和全體干部職工的頭腦中,不能有絲毫的含糊和動搖!鞍踩谝,預防為主”、“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有了安全不等于有了一切,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嚴在管理、嚴在領導、嚴在規章、嚴在標準”等,都是在安全生產實踐中創造出的寶貴經驗的升華,要堅持經常講,反復講,使之扎根在頭腦中,融于血液里。
二是,推進安全文化建設,要抓制度文化建設。安全規章制度是安全生產、管理和運行的依據和保證。安全規章制度是要完善、科學、規范,在運行中能否被嚴格遵守,是企業安全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違章違紀常常是引發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也是頑癥。所以必須下大力氣抓制度建設,不健全的要健全起來,不合時宜的要及時修訂,對實施中的情況要加強監督檢查,對違章行為加大處理力度,只有做到人人、事事都不折不扣地按規章辦事,才能真正杜絕生產安全事故。
三是,推進安全文化建設,要抓行為文化建設
一個企業,如果員工業務技能生疏,工作作風粗枝大葉,遇到緊急情況手忙腳亂,管理者管理不嚴,經常發生違章違紀行為,不起模范帶頭作用,是不可能做好安全工作的,必然導致差錯不斷,事故頻發。所以,必須把培養員工良好行為當作基礎性的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來抓,建設行為文化,第一位的是嚴,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違規行為,不允許有一個人在規章面前搞特殊,執行技術標準、操作規程必須絲毫不走樣,只有通過嚴的氛圍才能使員工逐步養成規范嚴謹的行為習慣。要真正重視員工業務技術培訓,從員工進入生產經營單位第一天起,就進行分級分類的系統培訓,包括安全培訓、技能培訓、新知識新技術培訓等,要舍得在培訓上投入,重實效戒形式,使員工人人訓練有素,安全有就有了保證。
企業安全文化是以具體的形式,制度和實體表現出來的,并可分為不同的層次。
表層企業安全文化:是指可見于之形、聞之于聲的文化現象。如企業的廠容廠貌、廠風廠紀、安全文明生產環境與秩序等。
中層企業安全文化:是指企業的安全管理體制。它包括企業內部的組織機構、管理網絡、部門分工及安全生產法規與制度建設。
深層企業安全文化:是指沉淀于企業及其員工的心靈中的安全意識形態。如安全思維方式,安全行為準則,安全道德觀,安全美學觀,安全價值觀。它是企業員工對安全問題的個人響應與情感認同。
這三個層次中最重要的是深層企業文化,它支配著企業職工的行為取向,而表層企業安全文化、中層企業安全文化的狀況也會反作用于企業的深層安全文化。
上一篇:安全要抓好潛層次管理
下一篇:如何加強職工安全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