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的安全問題已成為當今人們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開灤煤礦集團公司圍繞著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目標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和探索,完成一整套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培育煤礦安全文化,塑造本質型安全人”的研究成果,并于2005年10月在開灤集團公司進行全面推廣,得到很好的效果。解放思想以人為本,從煤礦安全基礎上,塑造本質安全人是開灤煤礦集團公司的中心工作。
安全管理思想面臨新突破
面對國內外安全管理的先進水平,開灤集團公司用科學發展的戰略眼光來審視自身的安全工作,百萬噸死亡率始終在特定值上徘徊,仿佛遇到了一個難以跨越的障礙。近年來,開灤集團公司實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改善技術裝備、強化安全技術培訓等綜合措施,努力構建適合本企業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面對現代管理思想日益發展和企業管理創新的時代潮流,
通過對企業現狀的認真分析,他們認為,各級領導雖然重視安全,但在安全決策上,是重結果、重指標,而缺乏對全部過程的精細控制,從決策上就謀求為員工創造“想不安全都不容易”的指導思想還有欠缺;開灤集團歷史上形成的安全制度很多、很復雜,但這些制度,更多強調的是約束、控制和事后的處罰和整治,缺乏注重對人的自覺性的培養與啟發。這使得近年來,雖然技術裝備有了大幅度的改進,生產力水平也有了較為明顯的提高,但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卻仍沿用傳統的經驗管理方式,人的素質還遠遠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塑造本質安全人迫在眉睫
煤礦生產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礦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煤礦企業這些特點,不僅直接影響著員工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也直接影響著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走向。從人在安全生產中的主體地位來看,安全文化的本質就是安全人化,而安全的人化也即人的本質安全化。相對于環境、制度等方面,人的行為處于安全生產的基礎地位,人的行為的不確定性,是安全生產中的一個極大變數,人的行為不規范,再好的條件也難以從根本上保證安全生產。
基于上述分析,開灤集團公司相關課題的研究者們認為,煤礦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尊重人的價值、滿足人的需求、實現人的愿望、促進人的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有效地發揮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安全生產的最大目的。
結合企業實際,開灤集團公司把煤礦安全文化定義為“煤礦全體員工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形成并共持的,以安全價值觀為核心的安全理念、安全愿景、安全心態,及其在行為、制度和企業形象上的反映!被诖耍摴菊J為,煤礦安全文化建設基本內容主要有兩條:一是理念的倡導與滲透,二是行為的規范與養成。理念建設是先導,行為養成為落腳點,二者的紐帶是制度。作為最終目的來說,企業所要塑造的本質型安全人,就是“想安全、會安全、能安全”的人。這種本質型安全人包括兩類人:一是本質型安全管理者,二是本質型安全操作者,二者涵蓋了所有的開灤人。
追求本質型安全人的動態目標
本質安全人是一個相對動態的概念,是一個不斷趨近發展中的目標。員工的安全行為是隨著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斷進步而逐步養成的。它伴隨著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過程表現為四個階段和特征:第一階段,自然本能反應;第二階段,依賴嚴格的監督;第三階段,獨立自主管理;第四階段,互助團隊管理。目前開灤的安全管理基本上處于第二個階段,即嚴格監督階段。距獨立自主管理和團隊互助管理階段尚有較遠的距離。
為此,開灤集團公司確立了塑造本質型安全人的7個導入因素,分別是:理念共鳴、行為養成、應激調適、危險預知、走動管理、系統追問、安全識別。它們涉及理念、行為、制度、環境等多方面,是“塑造本質型安全人”的重要途徑,是整個塑造工作必不可少的必要條件。
塑造本質型安全人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本質型安全人是一個動態的目標,通過塑造,不間斷的提升人的安全素質,使之不斷地趨近本質安全。對開灤集團公司來說,煤礦安全生產的決定性力量來自于從事煤礦生產人員的本身,把人作為安全生產的主體,培養人的安全意識,規范人的安全行為,改善人的安全環境,造就人、造福人,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不懈追求。
上一篇:安全文化是煤礦建設的迫切要求
下一篇:談安全管理與企業文化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