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建設與構建和諧企業
2009-07-2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摘 要 企業文化建設是樹立企業品牌形象,提升企業創造力,提高職工凝聚力的必由之路。以安全文化建設為著力點,從而引領全體干部職工的安全行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確保安全生產,構建和諧企業。
關鍵詞 安全文化;和諧企業
企業文化建設是樹立企業品牌形象,提升企業創造力,提高職工凝聚力的必由之路。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構件和諧企業是政治工作“融入生產、服務大局,以人為本、服務職工”的客觀需要,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和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規范、發展創新的新體制下,安全管理工作逐步深化,安全生產就是永恒的主題,是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只有分析當前安全生產的狀況及事故隱患,順應形勢、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建立起“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共同價值觀為核心的安全理念,以安全文化建設為著力點,從而引領全體干部職工的安全行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確保安全生產。
一、安全文化建設,必須更新觀念,找準定位。
準確理解和掌握安全管理的文化特征,是有效運用文化手段,充分發揮文化的廣泛滲透力和影響力的前提。加快新體制下的安全管理,突出抓好專業管理和現場巡檢,把安全管理的強制性和文化建設的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用“文明生產、安全第一”、“安全創造效益,安全促進穩定”等安全價值觀,指導、優化安全管理思路,更新安全管理理念,著重解決職工安全意識不強、安全行為不自覺的問題,使干部職工都能充分認識到“保安全就是保自己的飯碗”、“保安全就是保自己和家庭幸!钡纳羁痰览恚朔氨粍痈惆踩薄ⅰ鞍踩窟\氣”的錯誤觀念,逐步形成企業職工普遍認同的、科學的安全價值觀、安全生產理念、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使每一名職工能深刻認識到:“安全是效益的前提”、“非計劃停爐停機就是事故”的深刻涵義,清楚自己應承擔的安全責任,進而明確自己的安全規范,把個人道德修養要求與本單位安全文化建設目標統一起來,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統一起來,樹立起每名職工都是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觀念,從而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不斷提升現場安全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
二、開展形式靈活的安全文化建設,培養團隊精神。
安全文化建設能夠培育干部職工自律意識和良好工作作風,在安全文化的影響和滲透下,職工在工作的每個標準、環節、工藝、流程和細節上,都能自覺地重視安全、關心安全。因此,必須把安全文化建設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抓,首先培養干部“科學、務實、嚴格”的作風和職工“勤奮、敬業、忠誠”的品質,提高職工業務素質。按照年度培訓計劃,依據不同專業和技術工種分期分批脫產培訓,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安全知識競賽,創建學習型組織活動,全面提高職工素質,培養團隊精神。其次把安全文化建設與安全宣講、事故案例展覽、安全活動月、百日安全生產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組織編印安全文化學習資料和宣傳手冊,舉辦安全文化知識講座,開展案例教育,讓安全觀念滲透到方方面面,使工作標準變成行為習慣,切實把規章制度的執行、以及對職工培訓和獎懲、激勵等貫穿到安全行為養成的全過程,使管理制度變成伸手可見的實實在在的操作指南,使每一項工作達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問,事事有標準”。再次要不斷深化以共同價值觀為核心的安全理念教育,培養職工自覺遵章守紀、執行標準化作業的行為習慣,提升職工保安全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技術業務素質,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使安全管理逐步走向規范持久的軌道。
三、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建設目標,構建和諧企業。
以人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的價值,安全文化建設也應堅持以人為本,要發揮人的才能,承認人的勞動,關愛職工的生命和身體健康,企業安全資金應該投資到位,為職工創造一個安全的生產環境。多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提高職工收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只有不斷提高職工素質,才能實現安全的高質量、生產的高效率、企業的高效益。因此,首先對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管理干部進行再教育;其次對管理人員進行上崗前任職培訓;三是鼓勵職工自學成才。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管理層次上,即管理他人,又被別人管理。管理過程中的環節,靠人去實現,要實現有效的管理必須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不斷創新,整和管理資源,構建企業內部管理體系,促使企業的效益穩步上升,最終達到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