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企業的三大問題中,戰略是企業的行動綱領,制度是企業的行為準則。企業文化則是行為準則和行動綱領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也就是說,企業的戰略選擇和制度安排,有賴于人們在價值理念上的認同。
今年東航確定為“安全文化建設年”。安全文化正式提到企業文化的層面上加以強化,加以認同。不難看出,建設“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是確保東航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有鑒于此,本文就構建“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談點膚淺的認識。
一、安全文化建設的理論依據。
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是理論的基礎。東航在認真總結十多年發展壯大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于2004年推出了以“精誠共進”為核心價值觀的東航心語,也就是東航企業文化的內核。從企業戰略、制度安排、企業文化的三大問題的關系中,可以清楚地得出一個結論,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靈魂就是精神支柱。東航心語的推出,使東航從此有了自己的文化,有了自己的價值觀,有了自己的使命和奮斗目標。
“讓旅客安全舒適地抵達”這一東航使命,把保證飛行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確保旅客安全放在第一位,把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放在第一位。使命就是歷史重任。正如中國共產黨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一樣,東航把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
在“讓旅客安全舒適地抵達”的使命中,還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人的生命安全是人的最大利益。當一個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時,他就會放棄其他利益與行為的選擇。倘若東航的服務產品不能滿足旅客的需求,不能保障人的最大利益,那么,旅客就會放棄東航,放棄東航意味著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失。
正因為如此,公司以旅客利益至上,把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自己的使命。集團公司總經理、股份公司總經理在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實現安全目標,打好安全翻身仗,必須建設“以人為本”的先進安全文化?梢,安全文化建設的理論依據也就顯而易見的了。
二、安全文化建設的現實要求
李豐華總裁在2003年關于東航發展戰略的演講中指出:“我們的發展目標是以企業綜合價值最大化為總目標,領先發展,高速發展,績優發展,五年內成為亞太地區優秀的區域航空公司之一,十年內成為全球優秀洲際航空公司之一。東航的核心發展戰略就是建設以上海為核心的中樞航線網絡運營模式(樞紐戰略)。
十分清晰的發展戰略告訴我們,東航要抓住未來二十年的戰略機遇期,呼應我國經濟政治發展的良好態勢,把企業做大做強,做精做優。這些戰略目標的實現,首要任務就是確保安全;實現“零事故”的安全戰略目標,必須有先進的安全文化為依托。
第二,快速發展的航空運輸業客觀上要求航空公司重視安全文化建設。眾所周知,航空運輸企業是高科技高風險行業,安全工作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特別是在全球航空運輸業迅猛發展、航空運輸業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安全已成為衡量一個企業優劣的重要標志。據IATA統計,2004年全球航空業每百萬飛行小時的失事率僅為0.78。IATA的目標是,到2006年使飛行失事率再下降25%。世界航空運輸業的安全目標在不斷降低,旅客運輸量在不斷增長,要解決這一對矛盾,毫無疑問,航空公司是主體,是歷史重任的承擔者。航空公司必須建立起以安全管理、安全監控、安全審計、安全培訓為主要內容的安全文化,以適應快速發展的航空運輸業,并占據競爭的主導地位。
第三,嚴峻的安全形勢必須是把安全文化建設擺在突出的位置!11•21”空難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給東航的企業形象和聲譽蒙上了濃重的陰影。這一血的事故深刻地告訴我們,建設“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刻不容緩。
三、安全文化建設的本質內涵
在對安全文化的表述中,理論工作者和從事安全工作管理方面的專家作了許多的詮釋。概念上的積極探索也為安全文化建設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幫助。但在安全文化建設中,光有概念的清晰是永遠不夠的,必須有對安全文化的本質內涵的深刻理解,才能夠在安全文化建設中抓住關鍵,探索出加強安全管理、實現安全目標的有效途徑。筆者認為,安全文化建設的內涵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一是實現安全目標的使命感,保證安全的責任感,抓好安全的緊迫感。安全是航空運輸企業的生命線,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實現既定的安全目標,保證飛行安全,不僅是公司的發展需要,而且是東航每個員工的使命。在“讓旅客安全舒適地抵達”的使命里,規定了我們的第一使命就是確保安全。完成使命,也就是每個東航人的神圣職責。
使命決定責任。要實現自己的使命,就得為之奮斗。在實現安全目標這個系統中,東航的每個人都負有不同的責任。飛行員是確保飛行安全職責的重要承擔者,機務人員是維護好飛機、保證飛機時刻處于良好狀態的責任人,運行控制員承擔著優化航線資源、提供安全信息的重要任務,機關同志有為生產一線服務的職責。一言以蔽之,每個東航員工都必須為確保安全努力工作盡職盡責。
如果在某一個環節出現安全隱患,或者某一個人因疏忽大意而發生安全事故,由此而產生的瀆職行為,必然是對安全工作不負責任的表現。
抓好安全的緊迫感,既是使命與責任的深化,又來源于嚴峻的安全形勢和航空運輸業快速發展的現實要求。抓好安全的緊迫感,實質是要求我們要有一種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加快東航發展步伐、做強做精東航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來加強安全管理,根治安全隱患,實現安全戰略目標。
使命是我們職業行為的最高準則,責任感緊迫感是我們保證安全、做好安全工作的思想基礎,它們的核心內容就是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觀念。
二是認同東航安全管理的價值觀,遵守規章制度的自覺性,依法辦事的自制力。在安全管理上,實際上就是強調用科學的世界觀指導實踐。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在航空安全管理日臻完善、走向規范化、法制化的當代,我們強調抓好安全管理就是要認同規章制度、安全法規在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世界航空運輸的發展歷程,國外先進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的經驗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多年的安全管理實踐,東航也形成了符合自身發展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了以“民用航空法”為核心內容的安全工作管理制度體系,而且被多年的安全管理實踐證明了是行之有效的,符合科學規律的。這些制度是安全工作實際經驗的理論升華,它已經融入了東航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因此,認同東航安全管理的價值觀,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認同執行規章制度,按程序操作是確保安全的基礎,并有強烈的制度觀念和法制意識。
規章制度是科學實踐的總結,是人格化了的行為準則。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們有民用航空法,有安全管理,飛行、機務維護手冊和運行管理等手冊。這些法規和安全生產運行程序文件,為我們規范出了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為確保飛行安全提供了科學指南。在安全工作的實踐中,強調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強調一切按程序操作,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自覺遵守規章制度,不僅是安全管理的需要,而是確保安全的有效途徑。
法律具有強制力實施的特征。在航空安全系統中,涉及到國家與國家之間權利與義務,涉及到空管、機場等相關部門,為了使航空運輸有序地運行,國與國之間簽訂了航空運輸協定;空管、機場與航空公司之間的行為,也有法律界定。因此,強調依法辦事的自制力,就是要遵紀守法,做法律允許做的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就是維護了公司的權利。
三是大力營造“說有利于安全的話,做有利于安全的事,獻有利于安全的策”的文化氛圍。企業文化像旗幟一樣,指引著員工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奮斗。安全目標的實現,企業使命的完成,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精誠共進,既與企業結成命運共同體,又需要企業每一位員工把促進企業的發展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
建設安全文化,說到底,就是要為實現安全戰略目標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我們所說的大力營造“說有利于安全的話,做有利于安全的事,獻有利于安全的策”的文化氛圍,其目的也就是為安全管理創造一種和諧的氛圍,創造一種干事業的氛圍,創造一種依法辦事,按程序操作的氛圍,創造一種以安全論英雄、以安全業績作為評判一個領導班子是否具有五種能力的氛圍。努力營造一種人人保安全、人人講安全、人人為安全的文化氛圍。
要創造積極的安全文化氛圍,必須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積極進取、敬業愛崗、崇尚科學的主人翁精神,把在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作為企業的學習榜樣,宣傳他們的事跡,以此激勵全體員工為安全工作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建設,著重強調人在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人是最活躍的因素,只有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安全工作才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安全第一,第一是安全的文化理念才能深入人心。
下一篇:淺談班組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