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述了電力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及相關方法,從安全意識、員工綜合素質、安全制度制定、安全獎懲制度等方面闡述了建設電力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關鍵詞】提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中凝結起來的文化氛圍,是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思想觀念、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工作態度,是全員對生命與健康價值的理解,是領導及員工所認同和接受的安全原則或安全生活的行為方式。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電力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決定了電力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概括起來講,搞好電力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需要認真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 首先必須明確安全文化建設的深刻內涵
安全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豐富和延伸,是在長期安全生產實踐中對科學技術和安全管理手段的發展與補充,是剛性管理和柔性約束的有機結合。安全文化觀念的引入,是對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豐富和發展,不僅能夠進一步整合原有的安全文化資源,而且能夠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全面推進安全工作的穩步發展。同時,安全文化建設還是加強安全基礎建設的動力源泉。它以確立安全價值觀為核心,以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為目標,以保護企業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為宗旨,體現了以安全為永恒主題的精神。將安全文化這種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導入電力企業管理,不僅能夠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提升安全管理和保障水平,而且有利于促進技術創新和企業穩定。第三,安全文化建設是提升職工安全理念,確保安全生產良性循環的必然要求。安全是企業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業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前提。確保企業自身的安全生產,歸根到底是員工能否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能否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責任感的問題。安全文化堅持人性化和科學化的人本主義思想,以確立安全價值觀為最終落腳點,強調通過系統的教育和管理,使員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實現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思想觀念上的徹底轉變。在實際工作中體現為自覺遵章守紀、主動抵制違章的行為,安全文化所獨具的輻射性、穩定性、傳承性等功能,不僅能是員工良好的安全習慣和風氣得到傳播,而且還可以在日積月累中逐步沉淀和深化,從而使員工安全價值觀、安全理念不斷提升。
二、 認真落實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的重點
1.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以堅持強化現場管理為基礎。一個企業是否安全,首先表現在生產現場,現場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員工在企業生產過程中不僅要同自然環境和機械設備作斗爭,而且還要與員工自身的不良行為作斗爭。因此必須加強現場管理,搞好環境建設,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同時要加強員工的行為控制,健全安全監督檢查機制,使員工在安全良好的作業環境中及嚴密的監督監控管理中安全作業。為此要抓好現場文明生產、文明施工、文明檢修的標準化工作,保證作業環境整潔安全,規范崗位作業標準化,預防“人”的不安全因素,使員工干標準活,放心活,完美活。在強化現場基礎管理的同時,盡可能的加大安全投入,不斷采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向科學技術要安全。
2.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規范化,不斷完善管理機制。人的行為的養成,一要靠教育,二要靠約束。約束就必須有標準,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機制,是搞好企業安全生產的有效途徑。首先要健全管理法規機制,讓員工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違反規定應該受到什么樣的處罰,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據可查。對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特別是關鍵崗位、特殊工種人員,要進行強制性的安全技能培訓,使員工真正懂的違章的危害及嚴重后果,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要解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關鍵在于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和各專業員工的安全責任制。其次是要在管理上實施行之有效的措施,從公司到車間、再到班組,建立一套層層檢查并鑒定整改的預防體系,每周、旬、月對公司重點設備、場所進行重點檢查,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項目進行鑒定、分類,由車間整改,生產技術部門負責落實,車間無法整改的由公司協調處理。同時,重獎在工作中發現和避免重大隱患的員工,調動每一個員工的積極性。形成一個由上到下的安全預防體系,在管理上堵塞安全漏洞,防止事故的發生。
3.要通過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不斷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和心理狀態,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人是企業財富的創造者,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有了高素質的員工,企業文化的品位就高,安全意識就強,生產技能和自身防護能力就好。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在提高人的素質上下功夫。例如,根據對近幾年事故的分析,引發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人、設備、工具、管理指揮和生產環境。人是其中最活躍、最難掌握的因素,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約占總數的80%。在這些人的因素中,大多數是由個體方面的原因習造成的,如心里、態度、意志、精神狀態、注意力等。因此,在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時,應認真研究員工的事故心理因素,幫助其克服不良心理與心態。這就需要我們從思想上、心態上去宣傳、教育和引導,使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從而造就員工良好的心理狀態:正常操作時心靜如水;事故處理時臨危不亂;平時工作中居安思危。這是一個微妙而緩慢的心理過程,需要我們做到艱苦細致的教育工作。
4.加強安全教育,增強教育效果。提高員工安全文化素質的根本途徑就是根據企業的特點,進行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以創造和建立保護員工身心健康的安全氛圍為首要條件。同時加強安全宣傳,向員工灌輸“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安全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你自己”等安全觀,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形成重視安全,為安全盡職盡責的良好氛圍。電力行業的技術性、系統性、風險性特征要求有一個統一的職業規范。職業規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嚴格的培訓可以幫助員工形成統一的行為準則和思維方式,使員工各就其位,各負其責,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監管水平。因此,職業安全培訓工作,規范職工的安全技術行為,是電力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又一個重點。
在加強安全教育的同時,建立一套科學并行之有效的考核機制,對于促進企業的安全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一般而言,管理者抓“三違”現象更多的是依賴批評教育和經濟處罰。不可否認,批評教育和經濟處罰也能使員工的思想受到觸動,但通過經濟手段使員工與“三違”現象決裂,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個別管理者在執行制度中,方式、方法簡單粗暴,很容易使“三違”人員在感情上受到傷害,進而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使經濟處罰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為增強管理效果,管理者應從培養員工的基本素質為突破口,注重柔性的管理方法。
5.活動熏陶。安全文化建設需要開展豐富多彩、集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為內容的文化生活。企業要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經營上的高效益和員工生活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但員工心靈的認可、感情的交融、共同的價值取向也必不可少。可以通過開展“安全知識競賽”“評選優秀班組”“先進個人”等活動,進行安全競賽,實行安全考核,一票否決制,進而向員工滲透企業的安全理念。不過,活動的落腳點要放在車間和班組,也就是說要貼近生產實際、扎扎實實開展、不走過場,這樣才能收到實效。
總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內涵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企業的方方面面務必要貫徹落實“安全第一,以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認清安全生產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安全文化建設,加大安全投入力度,進行安全管理,促進各級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安全自覺性,才能把各類事故控制住。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抓住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質和根本內涵,才能推動企業的安全、健康、穩定、和諧、持久、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