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創建省一流縣供電企業在鄧州市電業局已經全面開展,在三年內“創一流”也已經成為該局全體干部職工在未來的一個共同目標,而安全生產則是“創一流”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創一流”的過程中建立“安全文化”也將成為我局當下非常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什么是安全文化呢?安全文化就是使安全形成一種文化氛圍,在這個氛圍里,人人都能不自覺地被其所吸引,達到一種主動保安全的狀態。安全文化能夠改變我們在安全生產上的被動局面,彌補安全管理的不足,矯正職工的不安全行為,從而實現安全生產的可控、在控。
安全生產在“創一流”過程中的必要性和長期性決定我們必須建立企業“安全文化”。保證“人身、電網、設備”安全是成為省一流縣供電企業的必備條件,另外在“一流縣供電企業”動態管理過程中,如果該企業發生重大事故,省公司將取消其“一流”稱號,只有建立起企業“安全文化”,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時刻保安全、自覺保安全的主動狀態,才能使我們在“創一流”這條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道路上始終保持安全,使我們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創一流”的其他工作中去。
如何在“創一流”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企業“安全文化”?
首先,要圍繞“創一流”這個戰略目標來建立企業“安全文化”。我們把安全生產作為“創一流”過程的第一要務來抓,就是認為安全運營能力是我們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部分,是構成核心競爭力的前提和保證,無法想像一個事故頻發的電力企業能夠在市場競爭中長盛不衰,更無法想像一個事故頻發的企業能配得上“一流”這個稱號。所以我們要利用“創一流”這個戰略目標來引領員工,使員工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安全文化” 建設的關鍵也就是“創一流”成敗的關鍵。
其次要建立企業“安全文化”就要通過教育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來塑造具有安全能力的員工,使其從自身需要、從本質、從理性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行為,規范自己的行為,主動地、甚至潛意識地克服自己的不安全行為,從價值觀開始培養員工對安全的發自內心的渴求,達到這種狀態,我們的安全就真正實現了可控、在控,我們在“創一流”過程中面對安全問題就會不再“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最后,建立企業“安全文化”領導干部要做好帶頭作用,在企業安全生產上以身作則,用行動詮釋“安全文化”的含義,用高度的責任心和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來感染身邊的每一位員工。
總之,建立企業“安全文化”是實現“省一流縣供電企業”目標的可靠保證,是加快“創一流”進程的有力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