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煤礦安全文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企業的客觀要求,也是煤礦企業極力尋求新型管理途徑,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的必然趨勢。現結合開灤范各莊礦業公司塑造本質性安全人的實踐,談談煤礦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實現途徑。
一、培育煤礦安全文化,必須充分體現人本性特征
煤礦安全文化的首要特征就是人本性。所謂人本性就是以人為本的特性,就是要以人為基礎,以人為前提,以人為動力,以人為目的,一切以人為中心,確立一種尺度、遵循一種原則,使人的安全需求和人的安全價值觀得到充分體現。人本性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人本性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屬性。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人民群眾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的第一需求就是生命安全,只有遵循一切以人的安全為首要前提的原則,保證了人身安全不受傷害,才能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所有社會性實踐活動。煤礦安全文化建設不能脫離這個大前提,否則,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2)人本性充分反映了煤礦企業中人的主導地位。煤礦生產實踐表明,在煤礦安全生產的人、機、環境這三個要素中,人的因素發揮著更多的主導作用。相對于機和環境因素來講,人的行為的不確定性是安全生產中的最大變數,人的行為是否規范直接決定著安全工作效果。因此,培育煤礦安全文化必須從培育人的共有價值觀、提升人的素質、規范人的行為入手,以人為主體,圍繞人的安全開展一切主題活動,努力打造本質型安全人。只有抓住煤礦安全生產中“人”這個關鍵要素,強化人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主導地位,才能牢牢把握安全工作的主動權。(3)人本性是煤礦安全文化提倡生命無價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煤礦安全文化建設從其目標愿景出發到其所有舉措,無時無刻不體現生命無價的目標導向,其主體思想提倡的就是在煤礦企業所有進行的生產、加工、交易、升值過程中,唯一的定數價值就是人的生命價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實踐煤礦安全文化的人本性,就是要以更充分地發揮人在安全工作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著眼點,把尊重人的價值、滿足人的需求、實現人的愿望、促進人的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引導員工認清自己在安全工作中所處的地位,激發和引導員工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抓安全,并通過實施安全激勵政策,大力營造一個“以人為本抓安全、抓好安全為了人”的積極向上的安全氛圍。
二、培育煤礦安全文化,必須充分體現規范性特征
安全文化是煤礦管理文化的核心,其根本目的是鑄就每個員工良好的行為規范和安全習慣。具體就是要求員工在每一項流程的每一處細小環節上都要按章操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安全文化的提倡不會沉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這也是安全文化規范性的應有之義。規范性特征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體現在企業管理行為的規范性,即管理行為規范。企業管理行為是企業中所有管理者管理行為的綜合反映,管理者的管理行為規范了,企業的各項制度就能夠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實。安全文化的規范性就是通過具體的安全規章制度約束,使管理者正確履行職責,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要求,落實好企業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規章制度,建立起規范管理模式,使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始終保持在執行規范、完善規范的過程,促進日常每一個管理細節的規范化,從而為實施科學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最終完成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的成功過渡。(2)體現在自我行為的規范性,即規范操作行為。操作行為的規范程度是企業管理行為規范與否的客觀表現,更是對管理行為規范性的檢驗,管理行為越是規范,操作行為也就越趨規范,安全文化的規范性體現在自我行為的規范上,就是以規范員工的行為為主攻方向,通過觀念引領與行為養成訓練,使員工擺脫對制度監督管理的依賴,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實施自主管理,最終成為“想安全、會安全、能安全”的本質型安全人。我們范礦公司自2004年“6•4”事故以來,主要圍繞實現以上兩個方面的規范性,通過采取教育、管理、培訓并重的方法,通過堅持不懈地實施員工行為養成訓練,進一步規范管理者的管理行為和操作者的操作行為,取得了安全文化建設方面的長足進步,充分體現了煤礦安全文化的規范性。
三、培育煤礦安全文化,必須充分體現延續性特征
煤礦安全文化的延續性是由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其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規律決定的。首先,培育煤礦安全文化是一項企業將安全理念融入、滲透到每一個員工的思想,督促員工把握精髓和實質,落實在自身行為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它需要煤礦人用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去研究和探索。它的建設過程是一場持久戰,這是安全文化延續性的具體體現之一。其二,煤礦安全文化建設是動態的,是隨著客觀環境發生變化而不斷成熟、不斷完善、不斷發展的趨近過程。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推進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依據客觀實際,不斷更新觀念,豐富安全文化的內涵。其三,從現階段看,煤礦安全文化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只是煤礦人對自身文化研究的初始階段,其發展的空間還很大。實踐煤礦安全文化的延續性,就是要深刻認識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持久性,準確把握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內涵和基本方向,真正將其作為打造本質安全型煤礦、實現企業長治久安的重要戰略舉措,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加強研究探索,在新的歷史時期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四、培育煤礦安全文化,必須充分體現文明性特征
打破煤礦企業給人留下的“煤礦工人桀驁不訓、野蠻粗俗,煤礦企業環境‘黑、臟、亂、差’”的印象,是煤炭生產企業一直為之努力,但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工作。煤礦安全文化作為煤礦特有的行業文化、提升煤礦工人和煤礦企業的文明程度則是其建設的落腳點之一。煤礦安全文化的文明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個體文明。通過文化引領,不斷提高煤礦員工的文化素養、職業文明和道德操守,使員工成為舉止大方、談吐高雅、文明作業、具有現代工業文明品格的新時代礦工。(2)群體文明。通過對個體的培育,在企業內部形成群體共同持有的文明理念,循序漸進地形成健康向上的群體文化氛圍。實踐安全文化文明性特征的主要途徑有:一是以企業共同愿景為引領,培育員工共有價值觀。使文明理念成為員工認可并強力執行的日常規范。二是以開展井巷文明、文明語言和文明行為進工作面等活動為載體,通過企業文明行為養成訓練提升員工自身的內在素質,并將內在素質通過外在行為得以充分體現。三是注重文明環境的塑造,通過實施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工程,進行環境刷新,改變煤礦企業的外在形象。四是通過開展如“品百首經典名曲、賞百首經典詩詞、讀百篇經典文學作品”等文學藝術賞析活動,用高雅文化熏陶員工,提升員工審美文化品位和思想境界。
五、培育煤礦安全文化,必須充分體現創新性特征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同時也是賦予煤礦安全文化生命力的力量源泉。煤礦安全文化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安全文化是一個新生事物,它是企業安全管理從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過渡的橋梁和紐帶,如何優化改進管理是它的工作出發點,它出現的本身就是創新。(2)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先導作用,要求安全文化必須來源于安全管理并高于安全管理。(3)安全文化與員工之間的互動性,決定了安全文化必須以符合不同時期、不同群體的需要為基礎來發展,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漸進升華的過程。實踐煤礦安全文化的創新性,要把握創新的核心與本質,堅持集中優勢,重點突破。一是要堅持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相統一的原則和方向,結合實際進行理論創新,在實踐中完善和提升理論層次。二是要把握煤礦企業安全管理特點,大膽借鑒并消化吸收不同行業的管理模式,夷人之技為己之長,為安全文化創新開闊思路,提供經驗借鑒。三是要夯實文化基礎,加強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為安全文化的創新奠定扎實的文化根基。四是健全完善創新機制,為實施文化創新提供可靠保障。
上一篇:核安全文化和質量文化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