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所作為縣級供電企業的最基層單位,承擔著轄區內電網改造維護、安全供電和營銷服務等工作。人員占企業總人數的80%。筆者以在基層工作20多年的安全管理實踐經驗認為:安全生產,必須以人為本,只有讓安全文化之花扎根于基層土壤之中,才能使其在茁長成長中讓安全生產取得豐碩成果。
一、基層站所安全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基層站所安全文化是供電企業安全文化的“細胞”和落腳點。在生產實踐中,基層站所是安全生產之基,是執行《安規》和各項規章制度的主體,是落實安全措施的實體,更是事故的多發之源。因“人”的失誤引起的許多事故造成了很慘痛的后果。據統計,98%的事故發生在基層生產站所,其中80%以上是人為因素造成。因此,安全文化建設的重心在基層站所,功夫在施工現場,措施必須落實在崗位和具體操作人員的每一個作業細節。
胡錦濤曾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關注安全,關愛生命,堅持不懈地把安全生產工作抓細抓實抓好。”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連鎖理論”認為,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而引發,而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由于人的缺點造成的。
今年,我們省集團公司提出了企業安全文化理念是“責任銘記心中,標準貫穿始終”,更為基層站所人員明確指出了安全源自責任,安全在于遵規的安全思想。目的是通過一種現代全新的方式讓廣大員工把安全文化植于心、健于行,結碩果。
二、目前基層站所安全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
(一)領導層認識片面、模糊。個別領導錯誤地認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上級領導和機關管理部門的事,與基層站所關系不大。
(二)基層認識狹隘、浮淺。個別人認為安全文化建設是虛的,喊喊口號掛掛牌,裝裝門面做做秀,不切合實際,只要按照上級的要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監督和標準化作業工作就行了,基層搞安全文化建設是多此一舉。
(三)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工作中認為,搞網改建設時間緊、抓指標提升任務重,閑了搞一搞,忙了擱一擱。
(四)不好把握,無從下手。認為基層站所農電工較多,文化水平低,整天爬高摸底、吃力干活,安全文化對基層站所這個題目太大,不知道從何處著手,該干什么。
三、做好基層站所安全文化建設相應對策或建議
(一)廣泛宣教,牢樹理念。通過安全文化是提高基層站所人員的安全意識的最佳有效途徑。安全規程、制度再完善,如果各級人員的安全意識跟不上,規程制度就成為“紙上談兵”,安全事故也將頻繁發生。因此,必須有計劃、分階段、按層次、有目的開展安全文化宣貫活動,省集團公司付出人力物力制定的企業光譜文化,其中員工安全行為規范、安全管理理念等若沒有人去推廣和領會它那就只是個擺設,要充分利用多種宣傳方法和手段,通過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媒體傳播渠道,宣傳推廣安全文化知識等,要通過采取專家授課、崗位練兵、案例教育、觀摩學習、分析討論、預案演練等措施激發員工興趣,確保教育培訓效果。通過好的文學作品、好的攝影作品、金點子、先進事跡、先進人物、情感故事來鼓舞感召員工在參與中逐漸由了解到認知,由認知到認同,由認同到成為自覺的行為,樹立起“安全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安全認識觀,在安全工作上要時刻保持危機感和使命感,最終達到讓員工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的安全理念。
(二)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作為各級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既是企業生產經營、制度建設的負責人,也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和示范者,在塑造新型企業安全文化中要積極學習和應用安全文化,身體力行,讓員工看到企業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樹立“依法治安”的安全觀念,以及以什么樣的準則和規范從事工作。堅持改革和創新,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探索加強基層安全文化建設的新做法,營造出良好的基層站所安全文化氛圍,逐步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會安全”的轉變,自覺按國家、行業安全標準與施工規范、規程來組織施工,嚴格執行“兩卡兩票”制度,始終堅持把精細化、標準化、責任化、激勵化、軍事化、安全文化“六化”管理貫穿于安全生產全過程,以人為本,把保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作為工作重心,樹立管理“零失誤”、行為“零違章”、設備“零缺陷”、安全“零事故”的工作理念。
(三)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安全文化即人類安全活動所創造的安全生產和安全生活的觀念、行為、物態的總和,它包括安全精神文化和安全物質文化。作為基層站所必須一手要抓安全精神文化建設,向職工灌輸安全理論,增強他們的安全觀念,組織職工學習安全技術知識和安全規章制度,提高職工的自我防護能力,規范職工的安全行為;另一手要抓安全物質文化建設,配齊勞動防護用品、安全工器具,完善各種安全設施,改善作業環境。不僅要務虛,而且要務實,應使安全精神文化與安全物質文化共同進步,協調發展。同時,根據安全文化建設具有層次性的要求,只有破除“上下一般粗”的做法,形成各自的特色,才能保持企業安全文化的生機與活力。
(四)縱橫結合,形式多樣。一是把安全文化建設與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找準切入口和結合處。應從基礎抓起,讓職工了解什么是現代安全文化,什么是電力安全文化建設,包括哪些內容,怎樣加強這方面的建設。二是把傳統的安全文化和現代安全文化結合起來,防止出現兩種偏向,既不因循守舊,又不徹底否定傳統安全文化,認知內在聯系,在借鑒互補創新;三是要與員工各自崗位工作特點結合起來,提煉安全警句,使員工牢記在心;通過征集親人的囑托、職工警言、召開家屬座談會、《致全體員工家屬的公開信》及辦公場所、更衣柜上貼家人照片等,開展親情囑咐活動,班前會上念一念,上崗之前看一看,以感人肺腑,觸動心靈;四是經常開展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文藝演出、安全漫畫展示等安全活動,做到人人參與,文化滲透;五是安全色彩化標識,在所有的工作場所、作業場地,用色彩標識警示作業人員。
(五)和諧互助,聯防互保。在基層站所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工作是加強團隊建設,培育團隊的協作精神。發揚站所的優良傳統,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消除員工之間的沖突,根據各自的技能、責任、心理素質等因素,做好人員的合理搭配和組合,建立“互愛聯鎖”制度,同一崗位上的員工,結成對子,工作時互相提示、互相監督,你安全、我光榮,你違章、我有責;建立和形成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安全文化氛圍,使員工有歸屬感,快樂感,以提高對組織個崗位的忠誠度,增強職業安全感,進一步促進隊伍的穩定,使員工在工作的同時,同步提高文化素質、業務素質,提高自我治理、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能夠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心,保持良好的心態,提高防范事故的意志能力,戰勝人本身的惰性,嚴格執行規程和治理制度,自覺地進行自我保護,逐步形成共存于員工思想中的安全理念,很好地進行聯防互保,形成對這一價值取向有共同熟悉的“基層團隊”。
(六)既嚴亦愛,“組合”有佳。在培育基層站所安全文化的整個進程中,自覺擯棄過去只知道用制度和規程死板地命令束縛員工的行為,而沒有用溫馨、人性化的企業文化來引導、感化員工的做法,積極探尋和追求“嚴”與“愛”的平衡統一及最佳結合點。“嚴”即嚴格、嚴厲。在安全生產治理中,強調“嚴、細、實”的同時更不忘“愛”。“愛”即是關愛、愛護。我認為包含了六個方面:一是各級領導對下屬的關愛;二是黨、政、工、團、婦組織對黨、團員、員工的關愛;三是管理層對操作層的關愛;四是員工之間的關愛;五是員工對自己身體和生命的關愛;六是親情之間的關愛。通過安全文化的“潤物細無聲”作用,喚起員工心中的情和愛,加深對生命價值的理解,才有利于員工的健康成長,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取得員工的支持。從而是安全文化之花常開不敗。
(七)齊抓共建,合力筑基。在基層站所安全文化建設中要充分發揮黨支部、工會、女工委、基層工會小組、共青團等組織的作用。做到“橫向控制、縱向到底”,讓員工理解安全與企業的生存,安全與企業經濟效益的關系。員工在政治素質上的提高,必將提高人員的精神面貌和責任心,也會大大增強員工的自我治理和約束能力;工會組織可關注員工的思想動向,身心健康等問題,提高站所團隊的凝聚力,借助自身完備的組織體系,找到與安全文化建設的結合點;在各類事故中,經驗相對不足,獨立思考、業務能力相對欠缺的青年員工占的比重相當高,所以共青團組織生活中應融入安全文化的內容,拓展新的工作思路,利用老帶少、黨員帶團員、黨員身邊無事故、青年安全崗位承諾、青工技術比武等為企業安全文化構筑扎實的基礎,形成共同建設站所企業文化建設的合力。以實現整個組織的安全目標。
安全文化是一個企業長期積淀形成的,供電企業和基層站所安全文化建設也應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完善的過程,就像安全生產工作一樣,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加快“兩型兩化”的供電企業建設發展工作中,我們還應在總結經驗和借鑒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企業安全文化深層次問題,如:物質層,即表現為物質實體的文化的為提高安全系數設計的各類安全保護裝置、設備、設施等和職業安全健康治理工作,盡快建立適用于本行業的職業能力測試體系,嘗試推行OSHMS職業安全健康標準治理體系等。只有這樣,讓安全文化之花深深扎根于基層土壤之中,才能使其在茁長成長中讓安全生產取得豐碩成果。
主要參考文獻
1、徐德蜀 邱成 .《企業安全文化簡論》.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安全科學與工程出版中心,
2、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準則AQ/T9005—2008
3、安全文化建設的相關文章。
上一篇:應當高度重視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