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邱職業學校畢業后,在一家民營企業干了近兩年時間的車工,最近,由于需要照顧家庭,他辭掉了那家民營企業的工作,應聘到離他家不遠的一個大型國有企業仍然干他的車工。到了新單位工作以后,讓小邱感到明顯不同的是他現在務工的這個企業,對安全工作十分重視,不僅在上崗前要進行嚴格的安全教育培訓和考試,在崗期間還要經常開展安全教育和崗位安全檢查,每接受一項新的生產任務,在開工前都要組織大家進行安全風險評估,然后提出安全注意事項,設置安全防范措施,辦理安排許可證,在一切程序進行完畢以后,才能正式開機生產。對這種嚴格的安全要求,大家都能認同,沒有一個人感覺煩瑣或者提出反對意見。小邱說,他原來務工的那家企業,只要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大家就會有抵觸情緒,認為培訓考試誤工誤時,影響個人計件工資收入,不少人總是以種種借口逃避安全教育培訓活動。
筆者以為,小邱所感受的兩家企業職工對待安全工作的不同態度,實際上反映了這兩個企業安全文化的不同,大家在不同的安全文化氛圍下,對安全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心理認知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表現在日常工作中,前一企業的職工處于“要我安全”的狀態之中被動接受安全管理,甚至抵觸安全管理,后一企業的職工則在“我要安全”的思想支配下把安全工作當作自己的追求,作為應盡的崗位職責,主動參與安全管理,積極發揮自己在安全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安全保障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和重視。從現實情況來看,少數企業的安全工作不得力,經常發生這樣那樣的安全生產事故,缺的不是硬件建設,關鍵是安全文化建設力度不夠,“我要安全”的文化養成不到位。
安全的最大隱患源在人,最容易受安全事故傷害的是人,安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營造事事強調安全、處處追求安全的環境氛圍,必須注重安全文化的養成教育,通過先進的安全文化長期熏陶,達到人人發自內心的重視安全,個個自覺自愿的支持安全。為此,在安全文化建設中,企業必須注重加強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宣傳教育,增強職工群眾“我要安全”的認知性;必須注重加強制度建設,通過制度的剛性約束力,增強職工群眾“我要安全”的主動性;必須注重加強操作規程等標準的執行,增強職工群眾“我要安全”的規范性;必須注重加強安全技能培訓,增強職工群眾“我要安全”的可靠性;必須注重加強典型的選樹,用正面典型引導和反面典型警示,增強職工群眾“我要安全”的自覺性,在全方位、多形式、長期性的安全文化沐浴下,使“我要安全”的主動意識在職工群眾的心中深深扎根,成為每一個人的堅定意志,從心理上、思想上、行為上筑牢安全工作的“防火墻”。
上一篇:“破窗理論”與制度精神的培養
下一篇:論煤炭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