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人為本,構建安全文化主體
煤礦企業安全文化的主體是職工,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安全觀念、安全行為等都離不開人的因素。以人為本,構建安全文化主體的目的就是為了全面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要把“安全第一”當作首要的價值取向,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提出明確的要求,使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并作為確定安全文化建設目標的中心環節,精心安排各項活動,構建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主體。在此基礎上,還要建立激勵機制,嚴格考核,特別要把過去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好做法和經驗上升到文化理論高度來認識,以人為核心,突出員工的安全意識、思維、哲學和價值觀,增加職工全員培訓、質量標準化、安全生產等活動經費,做到全員激勵與重點激勵相結合。針對安全事故“血的教訓”采用“反彈琵琶”的形式教育職工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抓住“訪、談、辦”的形式,使安全生產深入人心:“訪”就是深入職工家庭、崗位、宿舍、醫院,把企業的關懷送到職工的心坎上,使“一人安全、全家幸!背蔀槊總職工的共識!罢劇本褪菍Α叭`”人員談心交友,摸清思想脈搏,用“潤物細無聲”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三違”人員的轉化工作!稗k”就是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解決實際困難,調動職工管安全、保安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之在企業安全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圍繞安全生產實際,營造濃郁的安全文化氛圍
安全教育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統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和安全態度三部分,缺一不可。安全知識教育的目的在于“知”,安全技能的目的在于“會”,安全態度的目的在于“行”,三者的有機統一是圍繞安全生產實際,營造濃郁安全文化氛圍的關鍵,對于能否實現安全教育的最大效果,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教育網絡至關重要。一要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工具,大張旗鼓地宣傳推廣安全生產先進典型和工作經驗,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職工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爭當安全生產的模范。二要發揮安監員、群監員、青崗員和協管員的作用,實施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監督檢查和宣傳教育,筑牢安全生產防線。三要經常性地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和競賽活動,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鼓勵職工爭當“安全文化標兵”,班組爭創“安全示范崗”,增強職工自;ケD芰。努力在實踐中形成“六員八網”的安全文化氛圍,即:抓黨員,發揮黨組織的保證作用;抓團員,發揮突擊隊作用;抓崗員,發揮骨干作用;抓網員,發揮監督作用;抓安檢員,發揮對現場事故的控制作用;抓協管員,發揮宣傳和規勸作用。以各種媒體為中心的宣傳教育覆蓋網;以安全展室為中心的陣地教育網;以職工群眾廣泛參與安全活動為中心的寓教于樂網;以區隊(車間)和班組為中心的安全知識學習網;以強化領導干部轉變抓安全工作作風為中心的公開透明監督網;以各單位工業廣場為中心的安全環境氛圍網;以職工之家活動室為中心的滲透網;以職工家屬和青少年學生為中心的吹風勸心網
三、遵循環境效應規律,優化安全文化環境
共同的生活群體能產生一種共同的心理追求,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有利于強化安全生產,提高安全水平。
1.強化生產現場管理,消除隱患,優化安全生產的“硬環境”。生產現場既是干部職工的勞動作業場所,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實行現場管理的標準化,加大資金投入,改善作業環境,增大安全系數,提高安全生產的質量。既可以通過創建文明生產,創造整潔文明的勞動環境,使職工產生舒適感,保持良好的勞動情緒,提高作業環境的安全系數,又可以通過加強作業環境的巡查和督察,并與考核獎懲結合起來,及時消除現場安全隱患,來保障安全生產。
2.強化安全意識教育,優化安全生產的“軟環境”。一是領導干部要發揮示范帶頭作用,運用人格的力量感召職工講安全,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指令,不違章指揮,不違章作業。二是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做到安全生產時時事事敲警鐘,繃緊生產這根弦,增強安全意識教育不斷線。三是要建立互相監督與約束機制,職工與職工之間按照“三不傷害”原則生產,及時制止職工違章作業,形成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和諧穩定的生產環境。
3.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與職工收入的利益關系,優化職工內心的“小環境”,使職工的積極性沿著正確的取向發展。實踐表明,物質利益的誘惑也是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確處理好安全與利益的關系有利于提高安全生產系數。鑒于煤礦職工收入與承擔的安全生產責任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安全罰款與安全獎勵差距失衡等,都不利于安全生產系數的提高。因此,要把收入與安全生產嚴格依人、依事掛鉤,處罰的力度要達到警醒的目的,獎勵的幅度要達到令人心動的目的,確保職工內心“小環境”的平衡。
四、強化法制觀念,保障安全文化建設健康發展
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既是煤礦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加強法律法規建設,使安全文化建設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保持安全文化建設健康發展的武器。一是要根據煤礦企業安全管理的需要,重點組織干部職工學習《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夯實依法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礎,使廣大職工充分認識到崗位的法律責任、行為準則和工作標準,把自身的個人行為變為社會的法律責任行為,求效益、求進尺、求產量、求省時都只能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二是要經常組織“違章”就是“違法”、“安全與法”知識競賽或討論等活動,讓職工在活動中受到浸染,得到釋疑解惑,掌握有關法律法規知識,明確“章”與“法”的內在聯系,尤其要結合在安全方面的正反事例進行分析,弄清違章與違法的關系,樹立法制觀念,提高遵章守法的自覺性。三是要對各類事故一查到底,進行嚴肅處理,不手軟、不姑息、不遷就,并將處理結果廣而告之,做到懲戒前人,警示后人,使職工深刻懂得依法搞好安全生產、自覺守法來不得半點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