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的內涵,就是以人為本,而實現本質型安全生產,維護職工的生命權益,是煤礦企業履行以人為本理念的首要任務。因此,安全文化應當是煤礦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是煤礦企業的第一文化,認識它、把握它、運用它,充分發揮其功能,是提高安全可控度,實現本質安全的根本途徑。我認為,建設安全文化應搞好“五個提升”——
一是提升領導力。領導者在文化建設中的導向作用不可忽視,如果領導者只是“唱高調”,那么,再好的文化體系和計劃都是不可能實現的,相反將會成為安全文化建設的最大阻力。因此,提升領導力要建立完善學習機制,每月定期組織礦、科、隊“三長”學理論、學標準,對當月安全工作進行全面反思討論,這樣既能提高領導者了解掌握安全信息、安全法規、安全科學技術、安全技能、事故預防技能的能力,又能進一步統一領導干部安全思想;加大問責追究制,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確保領導者在安全文化落實過程中的領頭羊作用;領導者利用各種方式傳播自己的安全文化,開展干部“講一課”活動,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讓領導干部成為安全文化建設的“布道者”。
二是提升執行力。安全文化需要有強有力的執行力。在安全生產方面,推行正規循環作業,重點“考”過程,努力實現全過程監督,閉合循環。在安全行為和安全培訓方面,重點“考”結果,用定期和不定期抽考、抽查等方式,強化紀律意識,規范職工行為,提高職工素質,制約不安全因素。在查隱患、反“三違”方面,推行“隱患市場化管理辦法”和“追問整改辦法”,以此調動安監人員的積極性,增強工作落實力度。
三是提升認同感。宣傳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全員認同企業文化。我認為文化宣傳應由文化硬性“灌輸”轉變為文化“共享”,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共識。文化“共享”的前提是參與,因此,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讓職工參與到文化共享活動中來,讓大家覺得文化是大家的文化,是自己的文化,是自己與礦井一起走向成功的指南。只有這樣職工才能認同安全文化,才能自覺在實際工作中實踐企業文化。如開展“師帶徒”技術比武、大中專畢業生座談會和各類知識競賽以及在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中樹立“小楷模”、開辟“小園地”、征納“小點子”、實行“小懲罰”、解決“小問題”等工作,都體現了“參與實現共享,共享達成共識”的重要作用。(風險管理世界網-安全員之家)
四是提升故事性。領導布道也好,制度執行落實也好,以至員工共享也好,文化的傳播不能靠生硬的說教,而應該寓教與事,寓教與樂。我們聽一堂課,很多的理論一般都記不住,記住的就是幾個例子尤其是故事。所以文化的傳播和落實,故事的作用非常大。安全文化體系中同樣需要有故事。那故事來源于哪里呢?很簡單,我們可以用職工身邊的人和事教育職工;發揮老職工具有的經驗和經歷優勢,開展講故事等活動;還可編制安全漫畫手冊、組織各類宣講團,提升職工對安全文化的興趣。
五是提升助推力。助推安全文化,培養文化人才是當務之急。有些企業文化建設推行了幾年,仍保停留在理念口號和制定制度的階段,其原因就是文化人才缺乏,使文化在企業里成為了寫在本上、掛在墻上的標語口號,成了新的“兩層皮”。懂企業文化的人才不是自然產生的,必須營造多種客觀的環境,讓懂企業文化的人才脫穎而出。我認為,文化工作者,需要加倍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不能滿足一知半解,千方百計的學習和掌握企業文化知識,要肯動腦、常思考,把思考貫穿學習過程中,要勤于實踐,大膽探索,在探索和實踐中,不斷提高對企業文化的認識,成為一個合格、優秀的企業文化工作者。
上一篇:以人為本抓管理,塑造企業安全文化
下一篇:安全文化建設要從習慣養成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