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筑牢安全大堤
2007-04-1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安全是鐵路永恒的主題,鐵路安全文化建設對于保障鐵路職工的身心健康和運輸生產安全十分重要。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形成強大的“文化力”,切入根本,用安全文化不斷提高職工素質,營造“大安全”氛圍,從而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確保實現鐵路運輸有序可控基本穩定的目標。
提高隊伍素質備足“原動力”
在安全管理中,應引入“大安全”“大文化”理念。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大膽思考和創新,不斷總結、提煉,形成全體干部職工所認同的安全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逐步建立和完善獨具特色的安全文化體系。
安全文化體系包括以安全價值觀為核心的安全理念,以完善安全管理體制為重點的安全管理文化,以提高運輸設備科技含量為前提的安全科技文化,以規范職工作業過程中的安全行為準則為內容的安全行為文化,以改善安全文明生產環境與秩序為載體的安全文化。
要把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提高職工的標準化作業能力作為安全管理最重要的環節,抓實抓牢。通過定期召開職工大會,認真宣講全路近期的安全形勢和工作要求;以安全教育警示室為載體,引導職工明白安全生產與企業、個人的關系;利用黑板報、宣傳欄等多種宣傳形式,營造出“人人談安全、保安全”的良好氛圍。
提升安全理念
我們常講:“安全在于管理,管理在于干部。”安全管理工作者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應該樹立什么樣的安全管理理念,對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十分重要。
就當前鐵路安全管理的層次和水平而言,無論是從它的科學嚴密度,還是從方法適應性,都形成了一整套較為科學全面的管理體系。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鐵路跨越式發展,安全管理理念也需要進一步提升。
把安全文化作為體現時代前進方向的人本文化。安全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維護人的生命權、健康權。鐵路安全文化建設應順應社會進步的要求,使職工把安全生產的價值與自身的勞動價值、人生價值統一起來,建立起嶄新的安全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
在管理理念上,要從以生產過程、生產工藝和運輸質量為管理的主體轉變為以人為管理的主體,重視人的因素,實現人的價值最大化。
依法管理和以情管理在管理上,缺一不可。“法”與“情”都有著其本質的文化特征,以“法”為重心的管理,體現人與人之間是平等基礎上的契約關系;而以“情”為特質的管理,則是以道德精神為背景,講究群體氛圍和群體關系,重視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個體對群體的義務和奉獻。
要在“大安全”環境中體現“人文關懷”。在安全管理中,管理者要變控制為信任,給職工以施展才能的空間;變剛性為柔性,營造人性化的工作氛圍。
管理者既要用先進的安全理念、安全知識、安全技術、安全行為方式培育每一名職工,掌握每一名職工的心態和行為,使其具有現代化的安全素質,又要從以人為本,關愛職工的角度,提高職工自覺保證車站旅客和貨物安全、高效、有序運輸的積極性,最終形成長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提升機制管理夯實防護網
鐵路安全文化注重分析人的行為誘因、設備狀態誘因、環境誘因等因素與安全事故的關系,這為我們安全管理機制的創新提供了理論基礎。安全管理機制的建設也要建立在對各種因素正確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更加科學、嚴謹的安全管理機制。
規章制度在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能夠得到較好履行。那么在單獨作業、無人監控時,如何保證安全呢?我們要嘗試將安全文化融入到安全管理體制長效機制中,注重安全監督管理技術進步,采用新方法、新技術和新設施,建立全面覆蓋企業各部門的信息網絡以及現代化的集信息采集、業務處理為一體的信息系統。建立現代化管理包括反應快速化、管理信息化、執法規范化、監管現代化的標準和有關的安全管理制度。
要有針對性地消除各種事故隱患,不留死角,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人員及設備,逐步完善安全監督管理、監控措施,大力推廣和開發應用安全監管新技術、新設備和新設施,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全力確保運輸生產安全。